以课堂评价促进有效教学实践.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976822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课堂评价促进有效教学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课堂评价促进有效教学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课堂评价促进有效教学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课堂评价促进有效教学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课堂评价促进有效教学实践.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课堂评价促进有效教学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由此可见,新课标呼唤民主、平等、愉快、和谐的生态课堂教学,因此,构建生态的语文课堂,促进有效教学,是深入课改的需要,是语文教学实践探索的必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

2、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然而,因为“填鸭式”“灌输型”的教学,因为繁琐的应试训练,使学生形成了当前“最喜欢看的是语文书,最不喜欢上的是语文课”“厌语文,怕作文”的局面。因此,构建生态课堂,增强“生本意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平等、民主、自由、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伙伴”关系,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而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而充实,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成为语文生态课堂推进过程中的主体,把语文生态课堂教学定位于平等对话,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积极、主动、平等地参与对话,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的

3、动态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和权利展示自我,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有相对于个体进步和创新。让教师成为语文生态课堂的服务者、引领者,应主动与学生平等对话,并是与学生站在同一战壕中的战友,与学生“亲密接触”,收回“话语霸权”,努力营造适宜“种子”生长的阳光、水分、空气、营养等“生态园区”,从而使学生能投入地读、专注地思、主动地学、轻松地得,在读、思、学过程中找到对话的切入口,实现学生与教师、文本的沟通,从而产生个性化的理解。让文本成为语文生态课堂中对话的媒介。但要能不断挖掘、拓展、创新、超越,以满足更深层次对话的需求。使学生在学、思、说的过程中,进入文本世界,超越文本资源,掌握教材以外的更多知识,形

4、成更完善的技能,为自己的终身学习、创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从而切实促进有效教学。在绿色的生态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征服与被征服”,而是信任和平等的关系,他们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共同创设自由对话的“心理场”。在这个自由对话的“心理场”中,教师要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欣赏。学会倾听可以听其言,可以观其行,可以思其想。教师要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努力解读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积极捕捉学生的各种想法,有时还要凭借教学敏感帮助

5、学生把口欲言而不能的内容表达出来。学会接纳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观点,接纳奇思妙想,包括接纳错误。善于用“慧眼”与“机智”辨识、发掘隐藏在错误中的真金。学会欣赏欣赏是一种积极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师应充分了解孩子的独特性,再发现其自身的优点或一些成长中的问题,采取学会欣赏孩子的教育态度。包容接纳其不足,支持鼓励孩子,发展孩子最大的潜能,使学生树立自信,认为我是唯一的,我是不同于别人的独立的人。生态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信念和意识,在学习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和学习方式,按照自己的认知自觉主动地学习。生态课堂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生命感受,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生态课

6、堂充满“爱意”。在生态课堂上,师生间相互尊重与理解,学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也不会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教师不能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让生态课堂富有“诗意”。生态课堂上,将课文作为一个载体,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字里行间“悟读”出独特感受。让生态课堂饱含“情意”。在生态课堂上,教师要以自己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使师生的情感与所学内容(特别是文章)蕴涵的情感相吻合,当喜则喜,该怒则怒,师生一起激动、平静、愉快、悲哀、得意、紧张、悠闲,让整个生态课堂“情意”浓浓,充满着和谐、合作的氛围。构建生本化评价体系,实现自主、多元、多样结

7、合,促进有效教学。“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这是新课程评价的核心理念,因此,我们要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运用各种有效的评价手段,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等功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和谐的生态评价环境。1、评价内容广角多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多种方式参与活动,例如读书、思考、讨论、观察、质疑、回答问题、发表见解、想像探究等,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包括认知基础、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等给予积极的评价。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又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的评价。2、评价策略多样融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以学生评价为

8、主;统一性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批评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单一性评价与多样性评价相结合,以多样性评价为主;结论性评价与建议性评价相结合,以建议性评价为主;即时性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以延时评价为主。3、评价主体多向互动。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不同,优势各异,对学生的评价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利,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的及所获得的都可能超过教师本人。为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自省作用,应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学生个人与小组、学生与教师等可进行自评、互评双向沟通。4、评价语言风趣形象。(1)幽默评价意味深长。幽默作为一种生态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仅能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还能于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因此,幽默的语言是评价语言的首选。(2)形象评价意境深远。生动形象的语言是最富感染的。生态课堂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生态课堂教学评价恰当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能够使评价更富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