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实习报告八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976697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学实习报告八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生态学实习报告八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生态学实习报告八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生态学实习报告八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生态学实习报告八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学实习报告八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实习报告八篇(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学实习报告八篇生态学实习报告篇1实习目的1:(1)巩固和加强生态学课程的理论知识,为林学、森保、环境、生物学专 业课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2)使学生掌握生态学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方法;(3)使学生懂得并能正确地使用生态学调查一些常用的工具;(4)熟悉和掌握野外工作的一些安全操作常识,增强实习学生的野外生存 能力;(5)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习目的2:1通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独 立工作与与人合作的能力。2. 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生态系统,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 能力。3走出课堂,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

2、认识 相结合,激发学习热情。三实习意义:1通过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实践检验理论, 以达到知识的升华。2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统3. 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会合作达到成功所带来 的乐趣。4. 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 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四实习内容以及体会:我们于6月16日开始了生态学综合实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是在实 习实习期间我感触很多,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野外实习是个很好的机会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

3、能力,此次实习实习的第 一个项目是在青岛崂山北九水景区进行的,我们主要的任务是认识崂山地区的植 物,并了解其经济药用价值;对崂山地区的植被进行调查。虽然我们只有一天的 时间领略北九水的美丽风光,但是由于我以前去过北九水,所以这次实习也就没 太注意已经看过的美丽风景。一天的时间,我们置身于风景如画的北九水,亲身 领略大自然的奇特风光,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也更加的激发了我对生态学学 习热情。爬山总是很累的,但是如果是集体爬山就会变得很有意思。所有人聚在一起, 爬山的过程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让我们暂时忘记了疲惫。最喜欢的是中午吃饭的时 候,大家三五一群坐在石头上,吃着自己从学校带来的东西,看着崂山美丽

4、的风 光确实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崂山的路还算比较平坦,但是由于路途比较曲折蜿 蜒,爬上山顶还会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不过,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终于相伴爬 到山顶。在山顶休息的时候,大概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一种或大或小的成就感。野外实习的第二天上午是在教我们生态学的柳新伟老师的带领与指导下进 行的。我们主要是在崂山脚下做植被调查,选了两块不同类型的样地来进行实地 调查,一是用样方法来对样地分别进行了乔木调查、灌木调查、草本调查了解了 样地的植被物种构成,并利用实验数据对调查地进行了物种多样性分析,得出了 物种多样性指数;二是采用了相邻样方法对样地进行了物种调查并绘制出来物种 面积曲线,以此来确定最小

5、样方面积。在这次野外实习中不仅学习到了生态 学的一些基本调查方法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另外在野外较 为艰苦的环境中也培养了我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独立自主、勇于探索的优良 作风。我们扩大知识范围,拓宽知识领域,正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为将来 胜任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实习第二天的下午,我们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去认识崂山地区的代表植物并了 解了这些植物的药用经济价值。同时也学会了使用植物检索表和植物志来查询不 认识的植物,不仅能够把课堂上所学的植物分类知识应用于现实的实践中也握了 在植物生态方面的一些研究方法与技巧。我个人觉得认植物是很好的一个实践活动。身在校园里

6、面的我们,对很多常 见的植物的基本信息感觉很陌生。很多植物我们天天见,却不知道它们的名字。 通过这次认植物,我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树木和草本植物的名称。比如,在 崂山最常见的黑松树,以及以前从没有见过的山茶黄杨还有樱桃树。但是我知道, 这样的认识只是表面性的。如果想要做进一步的了解,这就需要我在以后的日子 里,做一个有心人。多多动手多多动脑,遇见不认识的植物要多多翻阅资料或者 上网查询。在这短短的三天生态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生态学试验中划定样方和 数植物的全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的提高的重要性。 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

7、一; 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与理性认识的升华。这三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 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自思 考、团结合作、不停探索。也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最重要的是使我们 的专业知识上了一个新台阶。生态学实习报告篇2引言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 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 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 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 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

8、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 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 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 文情感及历史沧桑。20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 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 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 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 “当我们漫步于 城市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是无初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话、能够行 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

9、事件、很久 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作为城 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4月5日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习。一、实习概况我们于早晨8: 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 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 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 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 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 观做了一定的调

10、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二、实习内容及分析1、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作为北大少有的几条宽 阔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多的路,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 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全新的北大。这条路周围集聚着北京大学比较现代化的 建筑群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逸夫苑、理科教学楼等等。 而在这条路的尽头又是富有传统韵味的仿古式楼群。很多人认为,路面的宽阔与笔直与周围建筑的仿古式屋顶不大协调。除了整 齐的人工草坪,路的两面是栽种得整齐得近乎过分的小树,而路的尽头则是生长 多年的高大而遮荫的大树,不协调的感受更

11、加强烈。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谓的“视觉适应性”。在很多时候,我们很少考虑特定 的环境,只是单纯地去套用一种种看上去很好很先进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环境 对建筑等人为设施的特殊要求。也许这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问题。就如同北大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新式建筑与老 式建筑的交相辉映,也许不能算是完美的选择。2、校园里的世外桃源燕南园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燕园众多园林中较小的一个,园中只错落着十几幢精致雅 洁的二层小楼和平房小院,这里是北大教授一个住宅区。人们常说,“北大的名 教授不一定都住在燕南园,但燕南园住的都是名教授”。单说50年代,燕南园 里就住着马寅初、汤用彤、周培源、冯友兰、朱光潜、陈岱孙、侯仁之、林庚诸 先生

12、,后来又搬进来王力、魏建功等先生。冰心女士执教燕京大学的时候也曾经 在此生活过。这足以反映其内涵的深厚与文化积淀了。燕南园中独立的住宅模式正是老教授们学术研究的理想环境。正如一位老教 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指出,尽管略显古老,自己也不会想到要去改变房子的老 式格局,有一个原因是,尽管很多书都捐给了图书馆,家里的藏书也导致装修的 不便。然而更加关键的一点老房子的格局是一种可以使人安下心来读书治学的环 境。多年的积淀,已经使这个小小的园子充满了书香之气那么,除了书香,对于久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来说,它又意味着什么呢?在实习过程中接受采访的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这里居住时间都超过 了 35年。他们普遍认

13、为,燕南园有着良好的居住环境,首先它位于一个台地上, 地势比周围都高,这是一个良好的地理环境。而其间各色的植物,又为园子提供 了一个协调的生态环境。作为极具特色的住宅园林,燕南园吸引着各方来客,清 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还曾经在此写生,研究其建筑特色。然而燕南园也有其不足之处。被采访者普遍指出的有以下几点:其一是来游览观光的人群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和洁净,过路的汽车扬尘和制造 噪音,给园内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其二是公厕的问题。公厕占用的土地是过去孩子们的游戏场,而由于疏于管 理,公厕的建设不仅消灭了孩子的游乐,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实在燕 南园中,每户独立的住宅中都有独立的卫生设施,公

14、厕的设立只是为园外小商小 贩提供了便利。作为北大校园中少见的几个室外公厕之一,它的设立自然有其道 理,然而选址在富有文化底蕴和深厚内涵的燕南园,选址在老教授们读书治学的 燕南园,或许并不是很合理。其三是办公与住宅的矛盾。正如一位被采访者指出,燕南园中有的住宅已经 被学校划归某些行政机构,行政机构的办公进一步打破了园子的宁静,不能不引 起深思。燕南园的风韵,代表的正是北大风韵的一部分,是治学的风范和怡然的性情。 它的完整,是北大的不可分割的一分。也许,它的宁静不应该遭到打破和窥伺3、苹果园的变迁静园草坪著名的静园草坪过去是一片苹果园,作为草坪,它取代的是过去的东草坪的 地位。曾经的东草坪就在现在

15、的新图书馆的位置,它曾经是很为学生们所喜爱的 一片浪漫草坪。有一名北大学生这样写道:“东草坪是北大老图书馆东边的那块 地儿。这里曾经是高晓松那帮拿把破吉它到北大糊弄小女生的主儿极尽能事的舞 台,更是我们北大人读书休憩的好地方。很多北大的情侣相识、相约、相恋在东 草坪,他们对这块草地的感情更深厚。李嘉诚说:这块地儿空着怪可惜的, 我给你们点儿钱,再修半截图书馆吧。一年后,这里再没有一人一张报纸一本书 的景象了,一座比最高人民法院还庄严肃穆的建筑淹没了本来该发生的好多故 事。”后经学生强烈要求,原先的苹果园就被改成了草坪。草坪的浪漫又恢复了, 然而那片校园中不可多得的果园却永远地失去了。多少总是有

16、些可惜的。兼容,或许真的很难。这些年来,北大为了接纳越来越多的求学者,为了与 国际接轨,很多原有的自然和人为的独特的风景都只能让位给新的建筑,这引起 了无数老北大人的感怀。而发展总是要有的,关键是怎样发展,如何在适生态学实习报告篇3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 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 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 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 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 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 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 文情感及历史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