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宪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936990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宪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易宪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易宪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易宪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宪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易宪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员易宪容撰文,城镇化的核心就是让农民进城,它是指农村居民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化过程,本文也分析了“伪城镇化”的结果。11月28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时指出,未来几十年中国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如果13亿人的现代化和近10亿人的城镇化走好了,那么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贡献。所以,在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公告里,就明确把城镇化作为未来中国经济扩大内需的主要方式。公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加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场化。”既然城镇化已被新一届政府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的

2、新增长点及最大潜在内需之源,因此,最近关于城镇化的讨论与信息蜂拥而来。但是多数讨论的重点都在放在城镇化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增加,放在农民进入城市住房需求增长上,放在城市化将培养6亿中产阶层的消费上。比如有观点就认为,未來10年新增城镇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按较低口径,农民工市民化以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算,也能夠增加40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因此,房地产市场不仅仍然是支柱产业,而城市房价会继续上涨。其实,这种对城镇化的理解,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也与最近中央所强调的城镇化的含义有较大偏离。如果说新一任政策的“城镇化”是这样一个思路,那么这与近十年来所进行城镇化没有多少区别。可以说,近十年

3、来,为了GDP的增长,政府对城市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一个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造城运动也就在这过程中兴起。近十年,不仅中国新建住房的总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而且城市钢筋水泥空盒的扩张也前所未有。其结果是城市规模扩大了,房价上升了,GDP增长了,但农民却无法进城(即所谓中国的城市化率2011年达51.3%,但如果按户藉人口2011年实际城市化率只有35%)。如果农民不进城,叫什么城镇化?有人把这种城镇化叫做“伪城镇化”。因为,城镇化的核心就是让农民进城,它是指农村居民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化过程,它反映了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空间扩张,景观、社会及生活方式等于城市环境的形成。在这种过程中,表现为城市数量的

4、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导致人口在一定时期内向城镇聚集,并在这种人口在城市聚集的过程中同时把城市的生活方式向城市周边扩散,并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演进过程中形成新的城市空间与地理环境等。也就是说,如果城镇化不能让农村人口城市聚集、中小城市人口向大中城市聚集,让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而仅是建筑更多的钢筋水泥空盒,那么这种城镇化不仅是伪城镇化,也不可能成经济增长之动力,不可持续的。比如,前十年的城镇化是让城镇化率上升到51.3%,但实际的城镇化率只35%,2亿多农民进入了城市打工,但他们并没有在城市真正住下来,更没有融入当前的城市经济生活中。这些生活在城镇化边缘的农民,既无法分享社

5、会增长之成果,也没有改变其生活方式。因此,他们面对的教育与就业机会少、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自然很弱。现在的资料表明,由于当前国内农民的收入水平不及城市居民的四分之一,农民的消费也就无从增长。这就是“伪城镇化”的结果。因此,未来的城镇化就是让农民进城,就是让农民进城后真正融入城市经济生活中。这才是未来城镇化的核心。所以,在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文件中,有一个特别有新意的提法,就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而这种城镇化不是钢筋水泥的城镇化,也是城市空间扩张的城镇化及推高GDP的城镇化,而是把城镇化与农村土地使用效率、与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即未来中国城镇化就是农民进入城市的城镇化,就是让成千上万的

6、农民真正进城。可以说,该文件所提出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个十分有新意的提法,是目前所要的城镇化。它也是中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因为农民进城,不仅需要提供大量的基本居住条件或住房,而且会完全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消费方面与收入水平,真正改变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这里,不仅会生发出大量的农村居民对住房的消费需求,而且也能够让进城后的农民各种消费水平全面提升,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就业机会增加。中国国内城市就能够在这个过程扩张与发展。如果这样它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巨大消费的新增长点。同时,在这种城镇化的过程中,也是农村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及土地使用方式等发生重大变革的节点。可以说,只有让农民真正成为市民的城

7、镇化它才能真正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消费增长点及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之动力。也就是说,新一任政府已经开始把城镇化作为未来经济增长之动力,要让“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城镇化”成为真正的城镇化。不过,政府要让农民真正进城,就得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进入城市后衣食住行。就得为他们提供一个好的公平的教育与就业传真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国内住房市场的性质不改变,如果住房市场不能由投机投资为主导的市场转型为消费为主导市场,那么农民想进城根本就不可能。因为,就当前中国住房市场的性质及房价水平来说,它对新政府所要求的城镇化好像没有准备好。因为,现有以投机炒作为主导的住房市场,其房价水平连在城市里的绝大多

8、数居民(85%以上)都没有支付能力购买,更谈不上让将要进城的农民有支付能力来购买了。如果当前国内住房市场的价格不向下调整,李克强所主张“农村人口市民化“也就可能成为空话。其次,要让农民进城,就得对现行的土地制度和户口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只有对现有的土地进行重大改革,农民对土地有交易转让权,这不仅让农民有了进城的第一桶金,而且也为农民土地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同时,户口制度的重大改革,保证农民进城自由迁移,农民就能够自由进入适应其生存的城市。如果户口制度不进行重大改革,农民进入城市后在教育与就业机会上的不平等,或者把农民驱赶到城市化的边缘,或是让他们又重新回到农民。当然,农民进城,政府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总之,中国所要的城镇化就是让农民真正进城,就是农村人口的市民化,而不是钢筋水泥空盒快速扩张及房价快速飚升的城镇化。这也是当前中国城镇化的核心。新一任政府已经把握到这个核心,就在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展开了。作者介绍:易宪容,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网站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传递信息。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