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汨罗市2023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936266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汨罗市2023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南省汨罗市2023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南省汨罗市2023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南省汨罗市2023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南省汨罗市2023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汨罗市2023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汨罗市2023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质分子中均存在化学键BNH4Cl受热分解时共价键和离子键均被破坏C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可能含有离子键D只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是离子化合物2、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

2、原因是( )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B元素的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C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3、2SO2(g) + O2(g)2SO3(g) H=a kJmol-1,反应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0B过程II可能使用了催化剂C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D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物成键释放能量之和4、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油脂B淀粉C葡萄糖D塑料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S2-+2H+=H2SB硫化氢气体通入氯水中:H2S+Cl2=2H+2Cl-+SC硫酸

3、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OH-+Ba2+SO42-=BaSO4+H2OD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6、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热稳定性:HFH2O H2S 原子半径:NaMgOS酸性:H3PO4H2SO4HClO4 还原性:S2- Cl-F-A B C D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是化学变化CC4H9C1有4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8、高铁酸钠 (Na2FeO4)是一种高效的饮用水处理剂,可由下列方法制得: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NaCl+5

4、H2O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e(OH)3 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只有氧化性B反应中 NaClO 是氧化剂,NaCl 是氧化产物C反应中每生成1 mol Na2FeO4,转移6 mol电子DNa2FeO4 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9、新型NaCO2电池工作原理为:4Na3CO2=2Na2CO3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是氧化剂 BCO2在反应中失去电子CCO2全部被还原 D每生成1 molNa2CO3转移2 mol电子10、如图为铜铁原电池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铜棒逐渐溶解B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电子由铁棒通过导线流向铜棒D正极反应为Fe-2e - =Fe 2+11

5、、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氯气B铜C硫酸钾D蔗糖12、VmL Al2(SO4)3溶液中含a g SO42-,若把此溶液取一半加水稀释至2VmL,则稀释后溶液中A1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 Bmol/L Cmol/L Dmol/L13、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豆油长期放置变质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B食物中含有的纤维素,可在人体内直接水解成葡萄糖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棉麻、蚕丝织品可通过灼烧时产生的气味来进行鉴别14、下列物质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ACH3CH=CH2BCH2=CH2CD15、下列

6、在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C(s)+H2O(g)=CO(g)+H2 (g)BBa(OH)28H2O(s)+2NH4C1(s)=BaCl2(aq)+2NH3H2O(l)+8H2O(l)CC(s)+CO2(g)=2CO(g)DCH4(g)+2O2(g)CO2(g)+2H2O(l)16、能用来鉴别乙醇、乙酸、苯的试剂是A水B液溴C氯化钠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17、下列关于甲烷、乙烯、苯三种烃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只有甲烷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除甲烷外,其余两种分子内所有原子都共平面C甲烷和苯属于饱和烃,乙烯是不饱和烃D在空气中分别完全燃烧等质量的这三种烃,苯消耗的氧气最

7、多18、在我国的南海、东海海底已发现天然气的水合物,它易燃烧,外形似冰,被称为“可燃冰”。“可燃冰”的开采,有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可燃冰的形成说明甲烷易溶于水C常温常压下可燃冰极易挥发 D可燃冰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能源19、其他条件不变时,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对于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增加Fe的量B对于N2(g)+3H2(g)2NH3(g),容器体积固定不变时,充入ArC对于N2(g)+3H2(g)2NH3(g),容器体积固定不变时,充入N2D对于N2(g)+3H2(g)2NH3(g),容器气体压

8、强不变时,充入Ar20、在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 ,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21、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苯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B乙烯、甲烷、聚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分馏、干馏都是物理变化,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D纤维素、聚乙烯、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22、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短周期元素代号LMQRT原子半径/nm0.1600.1430.1120.1040.066主要化合价2326、22A氢

9、化物的热稳定性:H2T H2R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L QCM与T形成的化合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D离子半径:R2” “”或者“=”)。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方法是_。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B比较这两种元素所形成含氧酸的酸性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比较这两种元素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E.比较这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5)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探究元素N、C、Si非金属性强弱。实验装置如图:溶液a为_溶液、溶液b为_溶液(均写化学式)。溶液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经验证,N、C、Si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为_。24、(12分)已知X、Y均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0、,且几种物质间有以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X 、Y 、C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5、(12分)溴苯可用作有机溶剂溴苯是制备精细化工品的原料,也是制备农药的基本原料。其制备可采用下列装置:有关数据如下表:密度(gcm-3)熔点/沸点/溶解性溴3.12-7.258.8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等苯0.885.580.1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溴苯1.50-30.7156.2不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多数有机溶剂有关反应:()+Br2+HBr(溴苯制备反应)()+H2O+HBr(反应微弱)

11、实验步骤:在装置A底部放入少许石棉丝,然后加入2g铁粉;装置C中加入由22.0mL苯和10.0mL液溴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其他装置的试剂如图所示;打开装置 C的活塞,使苯、液溴混合液滴到铁粉上;取下装置B,进行下列流程图中的操作,最后得到11.1 mL溴苯。粗溴苯与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的铁粉可以用_(填试剂的化学式)代替,原因是_。(2)装置B中的NaOH的作用是_。(3)装置D中苯的作用是_。(4)分离、分离、分离分别为_(填标号)。a分液、蒸馏、过滤 b分液、分液、过滤c过滤、分液、过滤 d分液、过滤、过滤(5)流程图中加入的CaCl2的作用是_,若实验过程中省略该步操作,实验的产率

12、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6)本实验的产率为_。26、(10分)为验证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某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当装置B和装置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当装置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1)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_。(2)装置A中发生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装置B的溶液中NaBr完全被氧化,则消耗Cl2的物质的量为_。(4)为验证溴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元素,过程的操作和现象是_。27、(12分)资料显示:锌与浓硫酸共热除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能产生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二氧化硫可被CuO氧化。为验证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及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设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1)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气体XA_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