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优秀数学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92210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优秀数学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优秀数学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优秀数学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优秀数学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优秀数学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优秀数学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优秀数学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_发言稿 各位领导、同事们: 下午好!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圆满的艺术”。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展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仔细进展总结,找出有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学问,有有用性的学问,促使学生的进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可以归纳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有效的课堂”是我们训练实践者的不懈追求。通过一些学习,我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绽开了思考,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高效课堂重视课前的备课 (1)仔细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前,应当仔细阅读教

2、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详细、可操作,假如目标过高或过低,都简单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进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2)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根底、学习状态,细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局部内容学习困难大,应当如何实施,对哪局部内容学生简单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3)制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都熟悉

3、到应当“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制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制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制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仔细钻研教材的根底上,能依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展改良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效劳。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展“再加工”、“再制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效课堂重视课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转自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

4、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详细行为都应当细心地思索、精致地设计。如何提高教师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呢?我认为: (1)教师要着力打造公平、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沟通。只有在和谐、公平、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进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效劳的思想。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参加者。此外,教师还要时刻牢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学问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承受学

5、问,而是主动、乐观地建构学问。 (2)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详细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教师要擅长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乐观、主动参加到学习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乐观投入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 (3)高效课堂来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设置。力求从学生熟识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动身,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学问背景亲密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究新学问的乐观性,主动有效地参加学习。公务员之家 三、高效课堂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圆满的艺术”。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展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仔细进展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肯定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