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真题.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921104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真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真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真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真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真题课程代码:000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人类四种基本的情绪是【 A 】A.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B.快乐、痛苦、恐惧和悲哀C.快乐、痛苦、恐惧和愤怒D.快乐、痛苦、愤怒和悲哀2.在意外紧急情况下,人出现肌肉紧张、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适应性,这种情绪状况是【 B 】A.激情B.应激C.心境D.道德感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人格的【 A 】A.独特性B.稳定性C.综合性D.复杂性4.沉思型认知方式的

2、特点是【 B 】A.反应快,精确性强B.反应慢,精确性强C.反应慢,精确性差D.反应快,精确性差5.人格特质说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C 】A.马斯洛B.舒茨C.奥尔波特D.弗洛伊德6.在群体中,人们有时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这种现象叫【 C 】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去个体化D.群体极化7.有关从众的研究发现:判断作业的难度较高,所呈现的刺激模糊不清时,个体顺从社会压力的倾向就会【 A 】A.越高B.越低C.不变D.难以确定8.与心脏病发作有密切关系的是【 B 】A.躯体性压力源B.心理性压力源C.社会性压力源D.文化性压力源9.为了研究一个儿

3、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最合适的方法是【 A 】A.纵向研究法B.横断研究法C.群体序列研究法D.问卷法10.研究发现,4个月大的婴儿能够区别红、绿、蓝、黄等颜色,而且特别偏好的颜色是【 A 】A.红、蓝B.红、黄C.绿、蓝D.红、绿11.因飞行时差所造成的睡眠困难属于【 C 】A.情境性失眠B.假性失眠C.失律性失眠D.药物性失眠12.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这反映了知觉组织原则的【 C 】A.连续性B.相似性C.接近性D.封闭性13.通常人们认为男性是勇敢的、果断的,女性是温柔的、细腻的,这反映了社会知觉的【 A 】A.社会刻板效应B.晕轮效应C.近因效应D.首因效应14.短

4、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 C 】A.5B.6C.7D.815.认识到目标与当前状态之间存在的差异,想出某种办法来减小这个差异的方法是【 B 】A.算法式B.手段目的分析法C.爬山法D.逆向工作法16.研究表明,亲生父母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儿童,一旦被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养父母收养,与生活在原来家庭环境中相比,IQ分数会明显地增加,这说明了【 A 】A.家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B.人的智力发展与遗传没有关系C.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是先天决定的D.学校教育对智力发展的影响17.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D 】A.华生B.罗杰斯C.冯特D.斯金纳18.对自己的行为似乎有所

5、意识,但又不太清晰的意识状态是【 B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C.白日梦状态D.睡眠状态19.用科学方法编制了智力测验的第一人是【 A 】A.比内B.推孟C.韦克斯勒D.高尔顿20.人们对初恋时的第一次约会往往记忆犹新,这说明了信息提取的有效性依赖于【 B 】A.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B.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C.情绪的作用D.动机的作用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一点的普遍性和稳定性,明显出阶段的顺序,每一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是稳定的、共同的22.挫折: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

6、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23.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24.学习: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建构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有所表现。25.认知方式: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6.智力发展的特征。智力的一般趋势:随年龄阶段的增长而变化,增长时期:出生到25岁,18-25岁,顶峰稳定时期:成年期,到60岁左右衰退时期:60

7、岁以后,迅速下降,进入衰退期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相对稳定但是可变27.复习的方法与策略。复习策略:复习的时间、复习次数,复习方式组织策略:群集、划线、列提纲等28.基本的听觉现象。声音的属性:音强-振幅、音高-频率、音色-波形听觉的适应和疲劳声音的混合和掩蔽29.高成就动机者的特征。n 具有挑战性和创造力n 具有坚定的信念n 正确的归因方式: 高成就动机者把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把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可变的内在因素),促人上进30.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自我能力,培养自我评价能力3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

8、段理论。n 感觉运动阶段(0-2岁)n 前运算阶段(2-7岁)n 具体运算阶段(7岁-12岁)n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2.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社会心理学家舒兹(1958)提出三种基本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是个人能被他人认同接纳,在群体情境中产生归属的需求,想要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支配需要是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情感需要是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个体的基本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3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知情意系统心理状态系统人格动力系统心理特征系统自我调控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