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让3G走下神坛.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913922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为让3G走下神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华为让3G走下神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华为让3G走下神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华为让3G走下神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华为让3G走下神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为让3G走下神坛.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为让3G走下神坛(中国电子报) 本报记者 刘英赫 (2003.09.23)背景上世纪90年代,随着“巨大中华”的出现,我国国产通信企业开始在激烈的竞争中,在交换机、光通信、数据通信等多个本土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将国际巨头的部分领地攻占。但是,移动通信,本土企业还没有取得同样的辉煌。随着华为、中兴、大唐等企业都研发并生产出了自己的2G产品,如GSM、CDMA产品时,他们还不得不面对我国2G市场已过于成熟、市场发展机会极小的尴尬境地。没有任何中国高科技企业比他们更渴望一个足够大的空间、舞台,与国际巨头们直接对话。现今,这个舞台慢慢露出了面容,它就是3G。在3G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代,我国通信产

2、业正在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能否在3G领域赢得曾经在交换机、光网络等领域的成绩,能否在3G上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将是我国通信产业全面腾飞的一个重要标志。特色今年,3G在世界多个地区的成功商用,似乎正在向我们说明,3G时代离我们不远了。近期,较早应用WCDMA的意大利H3G宣布其3G用户已经突破10万,同时日本的NTT DoCoMo向外界披露,该公司将业务重点转移至3G。与此同时,该公司还与荷兰KPN公司,联手在亚欧首次实现跨洲3G联网试验。一切让我们闻到了3G的气息。可是中国的3G似乎饱受国外3G发展的影响。业界人士一提起3G,脑海中立刻浮现的就是使用高端数据业务、视频业务的景象。拍照、视频、高端手

3、机,一切在中国会那么合适吗?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到了3G时代真的就这样吗?中国特色的3G是什么样的?适合中国人自己使用的3G到底是什么?作为中国通信企业的领头羊,华为公司在3G上的态度一直让人“牵挂”。近日,本报记者在采访华为公司时,该公司3G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华为每年将研发资金的1/3用于3G,就是要打造面向普通大众的3G,让任何人都能享受3G带来的便利、高效、“舒适”的服务。近期,国际市场调研机构TNS公布了其关于3G最新的调查结果,报告数据显示,亚洲人更乐意接受和使用第三代无线服务。今年4月在亚洲11个国家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四分之一的移动用户希望在未来6个月内开始使用2.5G或者3G业

4、务。虽然说一家统计公司的结果并不能代表什么,但同时这个统计结果也表明,未来3G已经毋庸质疑的成为移动通信的主宰,并已经在亚洲国家受到了追捧。因此,如何在自身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3G制造产业供应链。就成为中国国内通信企业需要积极面对的问题。发展3G需要从国情出发3G到底应该在中国如何发展,一直以来,这个问题令我国产业界“焦虑不安”。有专家在介绍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3G在发展初期被定位成高速移动下的、高数据速率的多媒体通信。从满足中国现实需求看,这种定位走了弯路,所以导致了对3G的观望、怀疑。3G在中国发展,首先还是要在2G的价格水平上解决基本通信问题,解决2G所面临的问题。毕竟3G的频谱效率高,话

5、音用户容量可以做得更大,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数据通信的单位成本,所以3G可以提供比2G更经济、更有竞争力的话音解决方案,也具有满足移动数据多媒体通信新需求的发展潜力。这样发展3G是必需的,但要从中国市场和用户的实际需求开始,起步于解决2G的扩容需求,循序渐进地向数据业务等高端领域迈进。虽然这种看法被业界所认同,但中国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如何从这种发展趋势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摆脱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弱者形象,是我们最该关注的。从我们的采访中不难得出结论,中国发展3G首要考虑的是利用3G新技术体系满足容量需求并保护运营商的长远投资。据有关机构的预测,到2006年,我国将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6亿,与发达国家不同

6、的是其中1.2亿为话音用户,与庞大的用户群体相比,只有4000万为新增数据用户。一位来自运营业的人士表示,若为满足新增用户需求而采用2G扩容方式,则扩容投资可在同等情况下新建2个WCDMA的网络,这笔账显然不划算。即使做到了短时期的投资保护受益,但随着2G向3G加速,显然这些投资将被浪费。同时,在2G领域,特别是GSM领域,没有新的频率补充,部分地区还将出现频谱紧张情况(其实目前中国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因此,他表示,3G在中国的发展初期被定位成高速移动下的高数据速率的多媒体通信,显然不合适宜。因此,在中国,众多通信产业界人士表示,要建立中国自己的3G,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众多普通手机用户需求,

7、其次要为一般的低数据速率用户提供更经济、更实用的服务,这是3G最终被中国用户接受的关键。显然,这才是中国特色的3G发展。正如一位运营商代表在日前举行的新业务新技术研讨会上所说的那样:“在中国建设3G网络,不会像发达国家那样只定位于高端或多媒体数据用户,而是要采用全方位的用户吸收策略,这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考虑的。”中国国情决定3G方向与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我国的手机普及率远远不及这些地区高达80%的平均渗透率,而有些国家的手机普及率甚至接近100%,可以说当地的移动话音用户已饱和,因此这些地区3G网络自然就瞄准了高端用户或多媒体数据用户。与之相反,中国手机用户渗透率依然很低,有关部门

8、的统计数据显示这一数字目前还小于16%,因此在我国话音业务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加之,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低速移动数据通信的需求还广泛存在。因此,在我国3G是满足新增话音用户和低速数据用户需求的最佳手段。事实上,这种3G领域的中国特色给了民族通信制造业以机遇。从根本上讲,3G在移动通信领域提供了强大的带宽支持,对于运营商特别是中国运营商来说,在提供多媒体通信和高速数据业务之外,还可充分利用其高频谱效率和大容量来低成本提供话音服务。这一点其实无论针对哪种3G标准都是如此。曾经有位专家举了个形象的例子,发展3G就如同北京大街上跑的车,既有宝马、奔驰,也有夏利,而初期普通的汽车肯定会占绝大部分,

9、3G也应该是多种需求并存、低端用户占绝大部分的市场。在这种未来趋势的指引之下,运营商首先要解决的是2G面临的问题,即用更低成本满足2G的话音通信需求;其次3G要面向未来的发展,要能满足更高标准的移动数据多媒体等新需求。运营商希望3G网络建设、维护和运营的成本要比2G更低。这是中国3G的发展逻辑。对3G发展的这种方向性变化给了中国运营商和制造业很多改变格局的机会。这是一个我国通信业一直渴望的机遇,它有足够的空间让我们的企业发挥:在提供比2G更经济、有竞争力的话音解决方案,在低成本满足大量的普通移动话音用户的需求方面,在满足移动数据多媒体通信新需求方面,能保护运营商的长远投资方面。我国企业已经证明

10、有一定优势,就像在交换机、光网络领域,我国企业曾经做到的那样。华为技术让3G走下神坛1999年,通信业界就开始接受3G的概念的熏陶,在神秘感逐步消失的同时,并没有带走一些对于3G理解的误区。一直以高投入、高回报形象示人的移动通信产业,总以“高贵”的形象出现。而事实上,3G在中国的未来应该是如何轻松地走入大众市场,而针对运营业的理性发展,高投入也意味着是极度理智的投资。因此,3G应该是理性的,也应该是“高贵不贵”的。据了解,国内的通信企业已经在3G领域成熟。据有关人士介绍,在由信息产业部组织的两次全面MTNet测试中,国内企业的WCDMA产品性能和指标在所有国内外厂商中名列前茅,使国内企业的WC

11、DMA产品具备了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3G如何发展,一直是全球业界最关注的。总的来说是对3G的平民化越来越给予重视。在9月17日,德国芯片制造商英飞凌(Infineon)和华为合作开发低成本3G手机平台发布会上,Infineo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Ulrich Schumacher称,该项目能够降低利用3G WCDMA技术进行设计的基本手机的成本,使其与当前2G GSM标准的手机成本达同一水平。华为公司董事长孙亚芳则说的更明确:“3G是普通大众的3G,高贵不贵是3G的致胜之道。3G能否最终成功,将取决于3G是否能真正从神坛里走下来,走向普通大众并被广泛接受。”这个发布会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3G第

12、一次与低成本挂上了钩。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性地认为,3G是一个费用高昂的技术,不仅3G厂商研发投入高,而且各国运营商付出的3G牌照费奇贵。全球基本上如此定位3G,所以在电信业发展低靡之际,谁敢在3G上做重大投资,肯定会被怀疑是冒险、是疯子。但熟知技术改变产业历史的人知道,“高贵不贵”的3G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它很可能扭转人们目前对3G态度的误解、两难困境,进而改变产业发展轨迹。按照这种思路,我们不必将3G看成一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只有有钱人才用得起的东西了。说白了,3G是2G的一次技术进步和更新换代而已,3G首先要解决2G面临的问题,要用更低成本满足2G的话音通信需求问题;其次3G要面向未来的

13、发展,要能满足更高标准的移动数据多媒体等新需求。应该说,对3G发展思路的这种转变,最大的受益者是电信运营商。因为运营商因此可以摆脱建设与认知的两难:一方面,运营商希望建设3G,以此获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又认为3G需要高昂的投资,要有真正的杀手业务,要有一批高端用户,现在建设难度很大,但不建呢,又担心别人先动手自己落在了3G浪潮的后面。现在,随着“高贵不贵”的3G的理念的出现,尤其是“高贵不贵”的3G解决方案的出现,运营商进行3G网络建设、维护和运营的成本就可以做到比2G更低。一个两难问题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解决。这一观念的转变实际是一举三得,因为移动终端用户可以用更少的资费获得比2G更优异

14、的3G服务。华为公司这几年在3G上的投入和专注众所周知,哪怕被人指责在PHS上错过绝好机会也似乎毫不“痛心”。这种精神使它在3G上取得了在国内的当然领先,并有能力不断推出3G技术进展。它早已经推出了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ASIC基带芯片,填补了我国WCDMA无线领域芯片开发的空白,而在系统产品领域,推出业界集成度最高的12载频宏基站,基站高度仅为1.4米,可容纳1200多人同时通话,甚至连海外媒体都对该款商用基站的推出进行了报道,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其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华为公司3G产品线总监余承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为发展3G依托了华为在光通信、交换设备、数据通信、核心网络、

15、无线网络等多领域长期积累的经验。据记者了解,核心网领域,华为很早就推出了控制和承载相分离的3G核心网电路域产品,基于软交换架构的核心网可以显著地提升系统的容量和集成度,可以适应网络的长期发展。甚至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的某专家也表示,华为3G核心网电路域与固网NGN硬件完全一致,只是软件不一致,成熟统一的硬件平台便于维护和管理,这对于未来运营业发展3G极为有利。而同时,华为还推出了2G/3G兼容的3G核心网分组域产品。通过商用WCDMA/GSM双模手机,可以实现2种不同制式系统间的无缝切换,采用同一套SGSN设备同时为2G/3G网络提供分组数据服务,兼容当前的GPRS骨干网建设,并能够支持数据业务在2G/3G网络间的自由切换。同样对保护运营商现有投资,实现“高贵不贵”的3G铺平的道路。来自标准组织的统计显示,华为同样十分重视在3G系统领域的专利与知识产权。截止到2003年4月,该公司已经累计申请专利600多项,其中10多项专利已写入国际标准,多项专利成为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的标准。同时,华为也注重在3G领域的合作,从1998年开始进行WCDMA商用系统研发,累计投入资金超过40亿元,投入研发人员3500多人。华为公司已全面掌握WCDMA核心技术,成为全球少数几个能够提供全套商用系统的厂商之一。华为WCDMA系统已完成与业界主流厂家的设备和终端的对接测试,建设了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