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继续教育转型与重构 迎接继续教育的明媚春天-严继昌.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912002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继续教育转型与重构 迎接继续教育的明媚春天-严继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加快继续教育转型与重构 迎接继续教育的明媚春天-严继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加快继续教育转型与重构 迎接继续教育的明媚春天-严继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加快继续教育转型与重构 迎接继续教育的明媚春天-严继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加快继续教育转型与重构 迎接继续教育的明媚春天-严继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继续教育转型与重构 迎接继续教育的明媚春天-严继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继续教育转型与重构 迎接继续教育的明媚春天-严继昌.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开放大学建设专题讲座时间:2012年6月8日加快继续教育转型与重构 迎接继续教育的明媚春天严继昌尊敬的吴书记,尊敬的天津电大各位领导,各位同仁:非常高兴再一次来天津电大,这已经是第四次到天津电大来了,过去都是因为参加中央电大执委会会议或者其他会议,这次是受天津电大邀请跟大家做一个交流,也非常高兴。今天我的报告有五个部分,第一是国际国内名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状况、第二是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已成为我国基本国策、第三是转型与重构是发展继续教育的必然选择、第四是加快发展继续教育转型与重构的若干建议、第五是中国开放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考。事先说明这都是我的个人观点,很有可能是不正确的,大家可以认同,可

2、以不认同,这个没关系,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就很好。因为内容比较多,有些方面的内容我讲得快一点。第一部分,国际国内名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状况2011年到2012年,根据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世界大学排名,第一名是哈佛大学,第二名是麻省理工大学,中国有三所进入到前50名,这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清华大学8.7分是第37名,与第二名的麻省理工大学的87.2分差距有多大大家可以看出来。虽然排在30几名,但差距实在太大了。好在2012年清华大学的排名比2011年上升了5位,分数也到了10点几分。我就举这些学校的继续教育的例子。第一是哈佛大学。哈佛大学的继续教育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专业院

3、系模式。哈佛大学是一所很有特点的学校,它有一个文理学部,培养本科生,里面有一些学院和系,除了文理学部之外其他都是专业院系,不培养本科生,只培养研究生。所以专业院系的继续教育是全世界最高层次的,像哈佛商学院的学生都是全世界跨国公司的老板之类的。从2000年到2004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累计培训继续教育高层学员34 438人次,其中2004年就有7 360名学员参加培训项目,学费收入7 107万美元,占商学院2004年度全部收入的23%。第二种模式就是专门的继续教育办学机构,由继续教育部作为专门性机构组织实施教育培训。继续教育部行政隶属于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培训层次都不是很高。继续教育部组织实施继续教

4、育培训的机构主要有哈佛大学专业进修学校,哈佛大学暑期学校和哈佛老龄学校。另外他们还有一个出版社。哈佛大学继续教育部下设专业进修学院,创建于1910年1月,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当时哈佛大学的新任校长A.Lawrence Lowell创立了哈佛大学专业进修学校,创办理念是基于“系统化大众教育”。这一点我要特别强调一下,哈佛大学总体上来讲是搞精英教育的,所以专业院系搞的继续教育都是高层次的,但尽管是这样一所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学校,它也在搞大众教育。哈佛大学认为,向社会敞开大门,利用大学资源服务国家和社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么顶尖级的学校,把大众化教育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点非常不容易。办学规模每年招收

5、14 000人,学员来自120多个国家,大部分可以获得学位。继续教育形式从单门课程到证书项目再到学位项目一应俱全,现在开设650门面授和在线课程。学员符合条件都可以来学,可以拿证书也可以拿学位。哈佛大学也有开放式入学,也搞远程教育,采用宽进严出的机制。专业院系办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门槛都很高,要考上哈佛大学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文理学院下设的继续教育部搞的继续教育是宽进严出的形式。继续教育课程具有多样性、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的特点,学习方式和时间也非常灵活。他们也非常重视校友服务,哈佛大学有自己正规的校友会,继续教育部也创办了继续教育校友会,这一点我们普通高校应该很好地借鉴,像清华大学搞的高端

6、培训每年都是十几万人次,但是这些学员都不是学校的正式校友,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因为他们都是政府官员、企业家,是很好的资源,所以我们可以借鉴哈佛大学的做法,搞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校友会,这是很好的想法。这是第一所学校哈佛大学。哈佛大学的继续教育形式分两类,一种是高端的,他们的正规教育是从研究生培养开始,没有本科教育,还有一个是文理学院的继续教育部,他搞的继续教育是大众化教育为主的,层次比较低一点。所以哈佛大学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继续教育,一个是继续教育机构办的继续教育,层次不算太高;而专业院系搞的继续教育,因为有专业和学科的依托,所以继续教育的层次非常高。第二所学校是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

7、继续教育的情况有所不同。麻省理工学院的继续教育是高层次的,不搞普及化的教育。麻省理工学院继续教育使命是面向世界范围从事科学技术的专业在职人士,研发设计高端的教育培训项目,向他们敞开MIT知识殿堂的大门,让他们了解、学习、获取、应用、推广MIT的科研成果。大家知道MIT是工科为主,每年都会出大批的科研成果,他们依托这些科研成果向社会推广,所以他们的课程都是基于学校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进行推广的。继续教育目标是将MIT的科学技术成果以最快的速度推广到社会,应用于实践,与工业界、企业界和政府保证密切联系,不断向实践学习,形成MIT的创新理念,并用科研创新成果推动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革新。他们有四种教育形

8、式,这个我想和中国差不多。有短期项目,有高级研修项目,也有职业再造项目,也有定制培训。有一种课程,就是MIT的课程,都是短期培训项目,3天到5天,平均每天学费是700到800美元之间。第三所学校就是剑桥大学。它致力于向最优秀、最有才智的学习者提供世界一流水平的、高质量的大学继续教育。剑桥大学认为,开展继续教育,提供终身学习机会是剑桥的使命和社会责任之一。这一点中国的大学完全不同,中国的大学继续教育是边缘化的,每个大学对继续教育都看得不重,不像我们电大,电大整个学校搞的都是继续教育。在普通高校里边,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是第一位的,成人教育都是边缘化的,所以它不会想到这是学校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9、。这一点和国外的名校有很大的区别。剑桥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是剑桥大学开展继续教育的专门机构。他们的做法是:重视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学院面向成人学习者提供各种研修项目和非全日制课程。他们的继续教育非常重视和专业院系的合作,将专业院系好的想法和理念变成继续教育的现实。他们和企业合作开展内训,和职业化的机构组织合作,开展一些小规模的培训,这和我们国内差不多。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面授的、远程教育在线的都和国内差不多。第四所学校是加州伯克利大学。他们的价值观是追求卓越、不断创新、随时随地皆可学、多元化、多样化、营造积极的学习发展氛围、专业品质保证、诚信可靠、积极履行责任。他们也是这样,像商学院,下设管

10、理教育培训中心,提供各类经济管理类培训。专业院系搞培训是天经地义,他们有学科和专业支撑,所以他们搞的继续教育的层次一般都比较高,而继续教育机构没有这个支撑,所以它办的继续教育层次相对专业院系要低一些。专业院系在本学科领域开展继续教育,一般都是这样。像工学院,一类是正规教育,培养造就未来的工程科技领军者,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另一类是为当今工程技术领域的开拓者提供支持,以非全日制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为主。下面我介绍一下国内的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大学,是我们大中华地区继续教育搞得最好的学校。我在1998年底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调到继续教育学院当院长,第二年我带着我的团队到香港大学学习。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发

11、展,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是在向香港大学学习。香港大学继续教育做得非常好,他们有专业进修学院,采用非营利独立法人模式,成立于1956年,是香港最早的继续教育机构。专业进修学院承担着香港大学为社会提供终身教育的使命,继续教育已形成规模化格局。1956年到2011年,总共招了2 210 000人次,上学年度招了87 797人次,接近9万人次,香港常住居民数才686万,每年有接近10万人到正规的继续教育学院专业进修学院进修,这个数字不得了,国内大学没有几个学校可以相比,而且香港从业人员几乎有大约20%的人都到这个学院去培训。2004年成立了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校友会,专业进修学院与香港大学其他专业院系密

12、切合作,为社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项目。这种合作很好,专业院系可以把搞继续教育的经验放下,因为有专业院系各个专业的合作支撑,专业进修学院的继续教育也搞得很好,这两者优势互补。开设的课程包括短期课程、证书课程、职业资格课程,以及学历学位项目,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规模大约各占一半,这些学历学位课程大多属于学位嫁接,很多国外学校的学位嫁接课程。课程一大特色就是由全职教学人员设计及管理,并由经验丰富、资力深厚的兼职教员辅助。学院的学术质量保证机制由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对继续教育的课程进行评审,获得认证才能推向社会,所以课程质量非常好。清华大学。清华大学1955年的时候创建了清华大学夜大学,1979年

13、的时候水利系主任张宏宪教授参加了世界第一届继续工程教育学会的会议,将国际上继续教育理念引到中国。1985年,水利系主任张光斗教授,担任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学会筹备小组组长,成立了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学会,并于同年成立了国内首家继续教育学院。非常可惜,这个学会没有落在教育部,落在了人事部。1993年我们进行了第一轮继续教育大改革,把继续教育学院和夜大学进行合并,使得清华的继续教育进入正规化的发展阶段。1996年在国内率先开展现代远程教育,1999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内的唯一一个继续工程教育教席单位。大家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的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教席有两个,继续教育在清华,远程教育在上海电大。2

14、000年清华大学任全国继续教育理事长单位和远程教育协作组组长单位,所以清华大学是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在全国范围的牵头单位。2002年实施了第二次继续教育大改革,进行了体制机制改革,开始转型调整。2007年成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09年成为中组部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2010年非学历、非学位培训总人数突破10万,2011年成为教育部高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清华大学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有两次大的改革,一个是1993年,继续教育学院与夜大学合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清华继续教育进入正规化发展阶段,从此继续教育学院成为清华唯一独立设置的专门从事继续教育的办学机构。这一点很重要,

15、今年教育部要出台一个高校继续教育指导性文件,要把高校从事继续教育的专门机构整合在一起,目前有些高校专门从事继续教育的机构有2个的,有3个的,将来要明确,必须要整合在一起,清华大学在1993年就完成了这样的合并。2002年的校长王大中院士在一学期里面讨论了8个半天清华大学继续教育的定位和发展,最后结果是建立“管办分离、职责明确”的管理模式。当前,在清华百年和国家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大背景下,清华又面临继续教育第三次大改革的机遇,现在正在全校继续教育层面开展大讨论,探讨如何完成第三次大改革和转型。有几个重要的成果,一个是完成了以成人学历教育为主到以从业人员为主要对象的大学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转型,我们

16、2002年向社会宣布,全面退出成人学历教育,就是说只要是成人学历教育,清华统统不招了,转到了非学历的高端培训上去,这是一个转型。第二个是继续教育学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成立教育培训管理处,另一部分下沉变为二级学院,成为专门从事继续教育的机构,不再具备对学校其他部门进行管理的职能,建立了“管办分离、职责明确”的管理模式和“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明确了大学继续教育办学方向和“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的办学原则,形成了以“创新理念为先导、以社会服务为宗旨、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资源整合为基础、以规范管理为保障、以质量评估为手段、以精品项目为核心、以办学效益谋发展”的教育培训特色。转型以后是大发展,2002年到2003年每年办的班都是高层次的,主要面向政府工作人员,包括企业家和专利人员。2004年是849个班,最多是2008年2 691个班。因为非学历教育培训受市场影响非常大,所以2009年金融风暴,使得培训一下子减少了500个班。2010年班数不少,去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