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古诗两首12.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910612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 古诗两首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4 古诗两首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4 古诗两首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4 古诗两首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4 古诗两首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 古诗两首1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2、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的意境。3、通过朗读,感受西湖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吟诵古诗。教学难点:感受、欣赏西湖美景,体悟作者的情感。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走近古诗1、师生背诵送别诗。2、读题,揭示诗题中包含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意在记诵,强化学生积累的意识;从诗题入手,引导学生对透过“文眼”的深层解读,激发阅读兴趣。】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诗人在早晨送别友人林子方,写下了这首诗,接下来

2、就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诗:1、指名读,读准字音;2、自由读,读顺诗句;3.指导读,读出节奏;4.配乐读,读出情感。【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训练重点。高年级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时,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来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三、品读赏析,感悟古诗1、同桌互相交流会和不会的地方。2、指名说不会的,全班交流。3、学生再读古诗。4、用一个词来概括自己的感受。(壮美)(板书:景)5、这首诗除了写景,还写了什么?(情)6、出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你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板书:不同)【设计意图: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中的语言极其简练但却很传神

3、,教学古人的精华诗篇,要引导学生对文本深层解读,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当悟出诗人愉悦的心情后,再融入诗人的心情,读出诗境,感受诗的美,品出诗情。】四、读写结合,内化古诗过渡: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果把杭州比作人间天堂的话,那么西湖无疑是天堂里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了。接下来我们就去西湖哪里看一看。1、出示西湖美景图片,看着此情此景,想说什么?2、出示后两句诗。从中你看到了什么?3、你能把心中西湖的美景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吗?写一段话即可,请大家拿出笔来,开始写,过会儿我们交流。4、交流完,欣赏六月的西湖美景图片。5、指名读后两句。6、生读上一句,师读下一句

4、。7、指名读整首诗。8、师读(配乐)9、生齐读。(配乐)过渡:在世人的心目中,西湖、荷花都是柔美的象征,一提到它,就会想起柔美的女子。但是在诗人杨万里的心目中,它却是壮美的,是热烈奔放的。他的诗正是写出了西湖的不同,才流传千古,经久不衰。提问:同学们再来看看这首诗,有什么问题吗?1、指名说:(看课题是送别诗,可是内容却是写景,这是为什么呢?)2、师评价。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理解,而这理解又这样的富有见地。那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杨万里为什么以写美景的方式来写送别?我们谁也不知道了。不过这个没关系,因为有了这一送,给我们留下了这一篇经久不衰的佳作。,关于送的问题,课后大家还可以继续研究,带着这个问题走出我们的课堂。下课!【设计意图:语文课应当实现读写的结合。写,既是理解诗意的一部分,也是深入诗境的一步骤,更是“诗情”转变为“画意”、生动呈现的过程。再通过想象诗人告别友人的话语,将“景语”化为“情语”,进入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学生充分地感受了这文美、景美、情美之后的诵读,情感得到一种升华,此时,引导学生吟诵诗句,必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板书设计: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情 景 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