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的特点及转化.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898159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困生的特点及转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困生的特点及转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困生的特点及转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困生的特点及转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困生的特点及转化.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困生的转化学困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学困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自卑感强。学困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同学的讽刺,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二、逆反心理较强。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常常认为违反纪律是“勇敢”,向老师反映情况是出卖“朋友。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学困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有关,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的教育每一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

2、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事实上,学困生也有长处和优点,教师应该也能够做好每一个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一、 动之以情,消除戒备心理消除戒备心理的唯一途径,是教师对学困生要爱的真,爱的深,将严格求渗透到爱之中。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二、尊重信任,唤起自尊心自尊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表现我对个人的自我尊重,也要别人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人格。教师应该尊重、信任学困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自卑心理,唤起自尊心,培植自尊心。所以教师应该特

3、别注以下几点:(1)对学困生要求要适度。要求过高他们会认为高不可攀,望而却步。要求过低,不利于培养学困生的学习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2)让学困生获得成功。只有当他们真正体验到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时,才能树立起进步的信心和愿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完成之后给以适当的鼓励。(3)让学困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在挑选班干部时应加以考虑,让他们也能担负一定的责任,在集团中发挥作用。三、晓之以礼,增强学困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教师应晓之以理,提高学困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学困生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引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事压人。对他们说理要透彻,一定要结

4、合榜样教育和具体事例,利用集团舆论,附之以分明的奖罚。四、创设情境,锻炼学困生的意志针对学困生不良行为,光说理还是不够的,所以教师应凭借一定的手段有意识的创设特定的与之相宜的情境,如为培养学困生的意志力,教师应适当创设一些带有一定困难是情境,锻炼他们与各种诱因勇敢斗争的意志力,培养他们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顽强毅力。五、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巩固学困生良好行为习惯 学困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萌发,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学困生不断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