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土木工程毕业设计【2018年极具参考价值毕业设计首发】.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897534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改革土木工程毕业设计【2018年极具参考价值毕业设计首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改革土木工程毕业设计【2018年极具参考价值毕业设计首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改革土木工程毕业设计【2018年极具参考价值毕业设计首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改革土木工程毕业设计【2018年极具参考价值毕业设计首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改革土木工程毕业设计【2018年极具参考价值毕业设计首发】.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年度获奖文档首发!教学改革土木工程毕业设计【2018年极具参考价值毕业设计首发】【注意:本文为2017-2018年度最新文档,极具参考价值,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打赏,谢谢!】1现有专业桥梁课群方向培养方案问题分析第一,由于分方向时间较晚,学生接触桥梁专业课程时间偏后。土木工程学院下属有多个系所,分别开设桥梁工程,地下工程,建筑工程等多个课群方向。各专业本科生前二年统一上课不分专业,当读至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择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因此,桥梁工程系的学生名单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才能确定,而桥梁系最重要的课程桥梁工程此时开课,时间较晚。对于桥梁系本科教育最重要的几门课都是

2、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才能上完,如桥梁工程(上)、(下)分别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上课,作为桥梁课群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开课时间偏晚,对桥梁教学不利。又如结构力学这门课其中有些内容对桥梁系学生偏重不一样,很重要的却讲得不够细致有针对性。第二,桥梁工程课程设置内容缺乏全面性。土木工程教育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是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相关原理和知识,获得工程师良好训练,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实践能力强,能胜任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育,以及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等工作,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

3、和领导意识的卓越人才。目前我院现有的教学方式,注重了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桥梁课群方向专业课程信息量大,而每门课程学时有限。桥梁系学生从土木学院中分出较晚,对桥梁系后续本科生教学等有些不利影响,有些课程对本专业并不十分重要,可理解、了解,而有些课程或者内容对于桥梁系学生将来学习和工作非常重要,应加以强调。桥梁工程课群方向现有教学方案偏向公路桥梁课程设计,疏于其他形式桥梁工程课程内容的教育教学。新的桥梁技术专业课程将全面培养掌握各类相应专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公路、桥梁、铁路、城市道路、地铁和地基处理等领域从事施工、管理和初步设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如何提高学生的工程

4、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如何使公路与桥梁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更加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都是桥梁工程课群方向积极探索的问题。第三,思考和建议: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因此,为改善教学质量和效果,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探讨如果桥梁课群方向的学生能早点分出,如大二上学期就确定,则可由桥梁系老师来承担核心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这样会更有针对性和效果。对培养专业性强的桥梁人才更有利。建议学校教务处和学院能够考虑桥梁系的要求。桥梁专业课程信息量大,而每门课程学时有限,往往教师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也无法完美地表达桥梁建筑的空间和时间

5、广度。2小结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对于桥梁专业教师来讲,在教学中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要求教师精通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时代前沿课题和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和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还要不断拓展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多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及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如今,我们虽然对土木工程专业桥梁课群方向教学改革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但在科技和社会发展的今天,教学改革还需不断的前行,需要教育界全体同仁一起奋斗,开创教学改革的新局面。张志超 吴迅 学校: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结束语:我们全都要从前辈和同辈学习到一些东西。就连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我们全都要从前辈和同辈学习到一些东西。就连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塌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