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林下养殖项目方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895096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禽林下养殖项目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畜禽林下养殖项目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畜禽林下养殖项目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畜禽林下养殖项目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畜禽林下养殖项目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畜禽林下养殖项目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禽林下养殖项目方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丰都县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畜禽养殖项目初 步 方 案一、丰都县畜牧业发展基本情况丰都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和重庆市版图中心,幅员面积2904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310个村,全县总人口82万,农业户数19.97万户,农村劳动力有19.8万人,是沿江首批对外开放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部市共建国家级畜牧示范区的肉牛产业核心区和全国肉牛优势生产区域。(一)畜牧业发展概况2009年全县畜牧生产发展势头强劲,各项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全县肉牛存栏16.3万头,比去年增长29.9%,出栏8.21万头,比去年增长27.7%;生猪存栏45.02万头,比去年增长8.8%,

2、出栏48.9万头,比去年增长8.9%;山羊存栏7.70万只,比去年增长13.4%,出栏8.15万只,比去年增长9.9%;家禽存栏457.98万只,比去年增长13.8%,出栏502.08万只,比去年增长10.15%;禽蛋和肉类总产量稳中有升,禽蛋产量2.79万吨,比去年增长23.5%,肉类总产量5.49万吨,比去年增长15.90%,其中猪肉产量3.63万吨、牛肉产量1.12万吨,羊肉产量0.12万吨、禽肉产量0.63万吨。(二)现有林(草)地资源全县林业用地207.9万亩,非林地可供造林30万亩,已建成竹林地26万亩,桑树6万亩,桉树15万亩,柑橘7.6万亩,龙眼5万亩,红心柚7.2万亩,可供用

3、于养殖的林地共65万亩,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5.29万亩。全县有天然草地面积158.8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143万亩,农作物秸秆产量33万吨,现存栏牛仅16.2万头,实施林下经济开发项目,利用林禽模式、林畜模式发展畜禽养殖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三)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林下经济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养殖、种植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我县发展林下养殖主要采取以下2种模式:林禽模式:主要发展林下养鸡和林下养鹅两个品种,充分利用林下昆虫、小动物及杂草多的特点,在造林密度较小,林下空气流通性好、湿度低的

4、林地内,放养家禽,每亩可投放5100只。林下为禽提供生存环境,禽食昆虫,不需再喂任何添加剂,同时,禽粪还可以为树木提供肥料,实现了林“养”禽、禽“育”林。丰都县将引导农户在5万亩林地内养殖土鸡500万只和6万亩林地养鹅30万只,禽肉和禽蛋价格比圈养鸡高出1525%平均每亩林地养鸡增收800多元。林畜模式:主要发展林下养牛和林下养羊两个品种,林畜模式是林草模式的延伸,也可以称为“林草畜”模式。在幼林生长阶段(郁闭度80%以下),林下空间大、光照条件好,可在林下种植牧草和肥源植物,适宜在林间发展的牧草品种主要有苜蓿、白三叶、黑麦草、鸭茅等;在林木成长为中龄林以后,可在林下适度放养猪、羊等家畜。该种

5、模式主要在平原区地势平坦的用材林地中进行,山地不宜发展。通过林下种植牧草发展养殖业,同时,养殖牲畜所产生的粪便为树木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料,促进树木增长,形成一条生物产业链。我县将利用林间种植牧草发展肉牛、肉羊养殖,在40万亩林地内间作牧草养殖肉牛4万头,在7万亩林地内间作牧草养殖山羊7万只。二、发展目标借助丰都肉牛重庆地理商标优势,以加速打造中国南方肉牛之乡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养殖业。利用林地55.1万亩发展林禽、林畜养殖,其中40万亩用于养牛、3.5万亩用于林下养土鸡、5.6万亩用于养山羊、6万亩用于养肉鹅。到2012年新增能繁母牛存栏15万头(可新增肉牛出栏7万头)、土鸡出栏500万只、山羊出

6、栏7万只、肉鹅30只;培育2家大型畜牧加工龙头企业,带动30个畜禽养殖企业,建设13个养殖专业合社,建设一批林下畜禽养殖示范基地,三年累计实现养殖产值10.79亿元、增加农民纯收入3.06亿元、户平增收14979元,人平增收6677元;其中:林下畜禽养殖产值4.8亿元、增加农民纯收入1.33亿元,林下养殖平均经济效益为290.82元/亩,户平增收6677元,人平增收1908元(详见下表)。年度产值(万元)纯收入(万元)人均增收(元)户均增收(元)项目产值林下产值项目收入林下收入项目增收林下增收项目增收林下增收2010161756752469519374054169213944582120113

7、595016024101894434431619241497966772012557252529615684693243981997153096949累计10785048072305671330342801908149796677三、工作思路(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大纲要求,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林业生态安全为前提,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和林业生产力水平为核心,整合林业资源,突出特色,科学规划,促进林业由单一营林向多目标复合经营转变,实现以短养长,增强林业持续发展能力。采取政府投入拉动,龙

8、头企业带动,做到产业有支撑,市场有载体,技术有保障,提升林下畜禽养殖效益,建成以肉牛、土鸡、山羊、肉鹅为主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山区林禽、林畜的发展模式,促进农民增收。(二)发展原则1、坚持以林为主,保护第一的原则。在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的前提下,重点开发平原区、低山丘陵区及沟谷川地的用材林地、经济林地林下资源。2、坚持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开发的原则。注重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配套发展,加快形成种养加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3、坚持突出特色,分类施策的原则。根据我县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市场经济条件,合理选择发展模式,聚集生产要素,重点培育区域化的特色基地、专业市场。4、坚持龙头带动,示范

9、引导的原则。强化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基层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引导林下产业科学发展。四、建设重点(一)肉牛1、建设目标到2012年底,实现新增能繁母牛15万头,实现养殖产值33345万元,纯收入10004万元,户均收入11115元,人均收入3715元;其中利用林地40万亩,养殖4万头,产值8892万元,纯收入2668万元,户均收入2964元,人均收入847元。2、建设内容良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人工改良冻配体系,到2012年全县建成1个冻精、液氮贮运中心,30个冷配站,300个冷配点。饲草体系建设。每年新增人工种草2.5万亩,开发林下草地10-15万亩,到201

10、2年新增人工种草75000亩,林下种草和草地改良400000亩。适度规模能繁母牛养殖户建设。每年新增肉牛养殖农户1万户,每户养殖能繁母牛5头,到2012年新增能繁母牛5头的养殖户30000户。龙头企业培育及市场营销。培育1个市级龙头企业、3个县级龙头企业;培育10个专业合作社、营销大户5个。3、生产布局能繁母牛适度规模养殖户重点在七耀山脉和方斗山的江池镇、龙河镇、包鸾镇、武平镇、南天湖镇、栗子乡、三建乡、太平坝乡、都督乡、暨龙镇、三坝乡和蒋家山脉和黄草山脉的双龙场乡、青龙乡、董家镇、兴龙镇、仁沙镇、许明寺镇和保合镇等18个乡镇。4、进度安排序号建设内容指标分年度计划单位数量2010201120

11、121良种繁育体系建设1.1县级冻精液贮运中心个111.2乡级冷配站个30301.3村级冷配点个300150100502饲草体系建设2.1人工种草万亩7.52.52.52.52.2林下种草及草地改良万亩401515103适度规模能繁母牛养殖户3.1能繁母牛养殖户数万户31113.2养殖能繁母牛数量头155554龙头企业培育及市场营销4.1培育市级龙头企业个114.2培育县级龙头企业个3214.3培育专业合作社个104334.4培育营销企业(户)个52215、分年度收入估算年度产值纯收入人均增收户均增收项目产值林下产值项目收入林下收入项目增收林下增收项目增收林下增收201011115296433

12、358892011222305928666917782012333458892100042668小计66690177842000753353175847111152964注:能繁母牛配孕率90%、犊牛成活率95%,断奶体重130公斤,销售价格20元/公斤,断奶犊牛繁殖成本1820元/头。(二)土鸡1、建设目标到2012年底,实现新增出栏土鸡500万只,实现养殖产值18000万元,纯收入4000万元,户均收入9338元,人均增收2667元;其中利用林地3.5万亩,养殖350万只,产值12600万元,纯收入2800万元,户均收入6537元,人均增收1867元。2、建设内容良繁体系建设。种鸡场及孵化

13、中心建设:建成存栏肉种鸡2万套、年孵化600万只禽苗的种鸡场1个。扩繁户建设:建成存栏蛋鸡1000只以上的扩繁户55个。具体建设标准参照种鸡场建设技术规范。养殖基地建设。按照示范园和示范户相结合的模式发展林下生态土鸡养殖示范基地。发展年出栏2万只土鸡的示范园6个、年出栏1000只规模的示范户5000户,到2012年形成年出栏500万只林下生态土鸡能力。龙头企业培育及市场营销。培育1个县级龙头企业;培育1个土鸡专业合作社、土鸡营销大户5个。3、生产布局林下生态养殖土鸡主要布局于林地及园地多的乡镇,主要涉及三元、仁沙、社坛、虎威、名山、兴义6个重点乡镇及董家、许明寺、崇兴、保合、树人、十直、三合、

14、湛普、双路、高家镇、龙孔、龙河、江池13个一般乡镇。4、进度安排序号建设内容指标年度完成量2010201120121扩繁场及孵化中心112扩繁户551520203林下生态养殖户50001000200020004培育县级龙头企业1个15培育土鸡专业合作社1个16培育营销大户5个237发展年出栏2万只土鸡示范园6个335、收入估算年度产值纯收入人均增收户均增收项目产值林下产值项目收入林下收入项目增收林下增收项目增收林下增收2010360025208005602011108007560240016802012180001260040002800小计3240022680720050402668186893386537注:养殖成本:土鸡每羽鸡需28元成本费:鸡苗5元、疫苗免疫1元、饲料20元、工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