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模拟考试十一初中化学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88552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考模拟考试十一初中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省中考模拟考试十一初中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省中考模拟考试十一初中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省中考模拟考试十一初中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省中考模拟考试十一初中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考模拟考试十一初中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考模拟考试十一初中化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X年广东省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十一)说明: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分钟。选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C:1N:14O:6 Mg:2:40:127第一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C溶点、沸点 D.还原性、可燃性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表,正常情况下,这些液体中一定呈酸性的是血浆乳汁唾液胆汁胰液胃液p范围7.57.456-766.617.17.37.58.91.A.胃液 B.血浆.乳汁 D唾液3佝偻病患者体内缺少的元素是钙 B.铁C.锌 D硒4化学反

2、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需要开发新的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煤 B天然气C.石油 D.太阳能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溶液的pHB.用酒精灯的内焰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C.实验结束后将剩余药品倒入指定的容器中.为了节约火柴,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是同学们了解社会、扩大视野、培养科学素养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完成下列调查内容而选择的对象或渠道,不合理的是调查题目或内容调查对象或渠道A.调查一周空气的变化情况电视、网络、环保部门B调查家庭用水情况同学、家长、居民户C调查市场上补钙保健品的种类保健品经销商、保健医生调查家庭使用塑料的种类、数量气象部门

3、7.下列做法不会引起食品安全事故的是A用霉变大米煮饭食用B用铁强化酱油作调味品.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并食用D.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腌制食品8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B.用水区别氯化钠和硝酸铵固体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涤纶D.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O2和CO29.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酒精燃烧分子发生了变化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C.干冰升华分子间的间隔改变了D.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10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下表是不同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剧烈反应时的温度:氧化物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铜氧化镁剧烈反应的温度44035054

4、6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A氧化铁 B氧化铝 C.氧化铜 D.氧化镁11.铁和铜都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烧杯中有金属剩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剩余金属只有e 剩余金属一定有Cu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有FeCl3 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FeC2A BC D2.X、Y、Z、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YZ盐

5、酸Z的硝酸盐的硝酸盐.XYZ YWZCWXYZ DWZX13.下列各组中的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无关的是ABCD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酸雨蓝藻爆发治理措施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植树造林回收废旧电池污水处理后排放1向一定量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SO,下列图像中表示加入稀H2S4的体积,其中正确的是ABCD第二卷二、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共20分)15(2分)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请回答:(1)用活性炭除去冰箱的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性。(2)利用的_性,能把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2O)中的铁冶炼出来。16.(3分)测定pH值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_,测定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_上,然后再与标准比

6、色卡对照,便可测出溶液的H值。若用此法测得土壤的值小于,可以施用适量的_来改良土壤。17(4分)下表摘录了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的部分内容:项目锂锶锌硒溴化物碘化物硅酸溶解性固体指标(mL)200.200.200.00250100请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表中的锂、锶、锌、硒在这里是指_(填“元素”、“分子”或“原子”)。()饮用天然矿泉水对人体健康有益,原因之一是矿泉水的pH与人体血液的p相似。已知某种矿泉水的为.275,该矿泉水的酸碱性为A强酸性 B.弱酸性C.强碱性 D.弱碱性(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如果想知道得到

7、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我们可以用_来检验。8.(5分)金属钛及钛的合金被认为是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地壳中的钛矿石主要是金红石(TiO2),Ti中钛的化合价是_。目前工业上制取钛的方法是:第一步,在高温时,将金红石、炭粉混合并通入氯气(Cl2)制得TiCl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第二步,在氩气的环境中,用过量的金属镁在加热条件下与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氩气不参加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19.(6分)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之前,小芳曾用四朵紫色干燥的石蕊小花做了下图中所示的四个探究实验,得出了“CO2溶于水生成酸”的结论。请将各实验的目的或结论填入表格的空格中。 实验序号(

8、)()()()小芳的实验现象石蕊小花不变色石蕊小花变红色石蕊小花不变色石蕊小花变红色实验的目的和结论目的:_目的:证明酸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色目的:_结论:_请判断:若仅做实验(),小芳得出的结论是_;若不做实验(),小芳得出的结论是_。三、解答题(本大题小题,共15分)20.(8分)小庄因母亲感冒发烧,从药房买了某种阿司匹林水溶片(内服的非处方药,含有可溶于水、具有酸的通性的固体酸),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使她产生了研究的兴趣。以下是小庄用剩余药品进行实验的记录:a观察药片,为白色片状固体;将其放入水中,看到大量气泡,经检验产生的气体为A;c.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白色固体与无色澄清滤液;.

9、把白色固体分成两份,一份加入试剂B,产生气泡;另一份加入某单质的棕黄色溶液C,生成蓝色物质;e在滤液中加入过量试剂,得到白色悬浊液,过滤,在过滤后得到的白色沉淀与滤液中分别滴加过量试剂B,均产生气体A,且白色沉淀全部溶解。试根据小庄以上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可以确定:b步骤中产生的气体A为_(填化学式,下同),e步骤中所用的试剂D为_;该水溶片中肯定含有的物质种类有_(填序号);单质B.氧化物 C碱 D盐 有机物写出在e步骤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中加试剂B的化学方程式:_。(2)根据以上实验,小庄认为该药品成分中存在碳酸钡,你是否同意她的结论,为什么?2.(7分)A是

10、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其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是无色气体,且与G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请针对以下两种情况回答问题:(1)若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F是一种红色金属,则F的化学式为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若F与C常温下可以反应,、属于同一种基本反应类型,则的化学式为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四、实验题(本大题2小题,共23分)2.(11分)碳酸氢铵NH4CO3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即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分解产物为N3、CO2、H2O。碳铵遇碱放出密度比空气小的氨气

11、。()碳铵属于化肥中的_肥,化学性质_(填“稳定”或“不稳定”);保存时应注意_(写两点)。(2)某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利用如下装置研究碳铵的性质,请你一起参加,完成下列问题:选择装置_(填编号)进行碳铵固体受热分解的实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应用该装置,实验室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有:_(答一个);在装置B中加入碳铵和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取少量的碳铵和熟石灰粉末放入装置A的试管中,微热片刻立即移开酒精灯,将产生的氨气缓缓通入酚酞试液中,酚酞试液变红,证明氨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_性(填“酸”或“碱”),pH_7(填“”、

12、“”或“”);实验室收集氨气,应选用的一种装置是_。根据你所选择的装置,回答以下对应的一个题目:如果你选装置,气体应从_端导管通入;如果你选D或E装置,则烧杯中的试剂是_(填名称)。23.(2分)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2与N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下图(1)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上图(2)实验装置进行探究:A现象为_,B现象为_,现象为_。你认为以上设计能达到实验要求的是_(填序号)。(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