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芋类蔬菜生产技术.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88294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薯芋类蔬菜生产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薯芋类蔬菜生产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薯芋类蔬菜生产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薯芋类蔬菜生产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薯芋类蔬菜生产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薯芋类蔬菜生产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薯芋类蔬菜生产技术.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薯芋类蔬菜生产技术 薯芋类蔬菜是以淀粉含量比较高的地下变态器官(块茎、根茎、球茎、块根)供食用的蔬菜总称,主要包括马铃薯、姜、山药、芋等。第一节:马铃薯生产技术 马铃薯为茄科茄属蔬菜。别名土豆、山药蛋,原产南美高山地带。马铃薯粮菜兼用,分布广,栽培面积大,生长适应性强,是北方淡季的主要蔬菜之一。马铃薯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又因其不含粗纤维,易消化吸收,有健脾补气之效。马铃薯可与粮、果、棉、菜进行间套作,充分发挥土地潜力,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一 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1根:由两部分组成:初生根:又称芽眼根,是主要吸收根系,块茎发芽后,从幼芽基部长出匍匐根:随着

2、芽的生长,在地下茎的叶节处,水平生长2 茎:地上茎:地面以上的主茎和分枝,高30-100cm地下茎:主茎埋入地下的一部分,一般6-8节,10cm左右,其上着生根系和匍匐茎匍匐茎:由地下茎的腋芽长成,一般一个主茎上能长出4-8条,长度为3-10cm,匍匐茎尖端膨大形成块茎。块茎:与匍匐茎相连的一端叫署尾,另一端叫著顶,表面分布着许多芽眼。每个芽眼有1 个主芽2 个副芽,副芽一般保持休眠状态,只有当主芽受到伤害后才萌发。薯顶芽眼较密,发芽势强,具有顶端优势。3叶:叶片深绿色,密生茸毛,马铃薯最先出土的叶为单叶,心脏形或倒心脏,全缘,叫初生叶,以后发生的叶为奇数羽状复叶。4 花:顶部花白色或紫色,着

3、生于枝顶端,为伞形或聚伞形花序5果实、种子:球形果桨果,种子小,肾形。马铃薯多数品种花而不实,应早期摘除,促块茎生长。(二)生长发育周期:发芽期:种薯上的幼苗萌动至出苗,需20-35天幼苗期:从出苗到团棵(6-8片叶展平),完成一个叶序,15-20天,此期匍匐茎全部形成,先端开始膨大。发棵期:从团棵至显薯,25-30天,侧枝陆续形成,根系继续伸展,幼薯渐次增大结薯期:从显薯开花到茎叶变黄败秧,30-35天,此期主要是块茎膨大和增重休眠期:收获后即进入休眠期,属于生理休眠(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喜温和气候,块茎在4以上就能萌发,块茎膨大适温为16-18,25以上不利于块茎发育。湿度:结薯期需

4、要充足的土壤水分,适宜的土壤湿度为80-85%,马铃薯根原于茎内,播种后发芽慢,发芽期长,为了确保苗全苗齐,要求保证土壤湿润。在旺盛生长期应供给充足水分,促苗早发,后期适当控水,以利转入结薯期。结薯期要求土壤始终保持湿润状态,若供水不匀和土温过高过低,则影响块茎正常的形态。 光照:喜欢光照,短日照有得于块茎形成 土壤:喜欢微酸性砂壤土,粘重土壤,不利于根系发育和块茎膨大。二、分类:按块茎皮色分有红、紫、黄、白等;按肉色分有黄、白两种;按块茎形状分有圆、扁圆、椭圆、卵圆等。但生产上一般按生育期长短来进行分类。 1、早熟品种:50-70天 2、中熟品种:80-90天 3、晚熟品种:100天以上三、

5、栽培季节:全国各地匀有栽培,因为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所以构成了不同的栽培区例如:北方一作区,例如:沈阳,呼和浩特,兰州,西宁,乌鲁木齐,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气候凉爽,适于马玲薯的生育,但因霜期短仅110-170天,所以只能进行一熟栽培。一般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9月份收获,所以在选择品种时,应选择休眠期长,贮性强的中晚熟品种。中原二作区,例如:北京,西安,上海等地,无霜期长,为180-300天,但这些地区夏季持续时间长,温度高,不利于马玲薯生长,所以进行春、秋两季栽培,春季2月下旬到月上旬播种,5月下旬到6月中旬收获,秋季:8月份播种,11月份收获。南方冬作区:例如:贵州,四川等地,主要

6、是利用冬闲期种马铃薯(秋冬10月份,冬春1月份)西南单双季混作区:像广东,福建,广西等高寒山区一年一作,春种秋收,而在低山河谷区或盆地适于春秋两季栽培。四、栽培技术(春薯)1、整地作畦:施基肥,垄畦作都可:东北、华北垄作, 华南、西南畦作2、种薯处理: (1)暖种,晒种 播前30-40天,将种薯放在20左右黑暗条件下暖种催芽,10-15天后,当芽长到1cm时,再将种薯放在阳光下晒种,15左右,大约20天期间及时剔除个别烂薯。 (2)赤霉素浸种:未经催芽的种薯,在切块后用0.4-0.5mg/L的赤霉素溶液浸种10-15min3、切块及育苗 (1)切块: 每块必须有1-2个芽眼,一般20-25g,

7、切块应大小均匀,尽量多带薯肉,切到病薯要随即剔除,切好的薯块要放一段时间,使伤口愈合后再进行播种。 (2)育苗: 于晚霜前20-30天晒种后进行,苗高20cm左右时及时定植,定植前可以进行炼苗。 播种:于晚霜前20-30天,气温稳定在5-7时即可播种,亩播4500-6000块,播深10cm左右,覆盖地膜可以提早10-15天收获,而且可以增产5%以上 田间管理(1).出苗前:春播后地温比较低,需20-30天才能出苗,应及时松土,消灭杂草,如遇干旱严重应浇水(小水)促使出苗,并中耕防止土壤板结。(2).幼苗期:齐苗后早追肥,浇水,并中耕松土(3)发棵期:现薯后,封垄前,培土,并深耕垄间土层,促薯控

8、秧,初花期亩追尿素10-15kg,茎叶徒长时用多效唑喷洒心叶,控制旺长,(4)结薯期:保持土壤湿润状态,遇旱浇水,遇雨排水,收获前几天停止浇水,以利贮运。五、收获 早霜到来前后,土壤干爽时进行。六、马铃薯种性退化及防治措施马铃薯用块茎繁殖,植株长势逐年削弱,矮化、分枝变少,结薯变小,产量下降,甚至绝产的现象叫做种性退化。马铃薯种性退化是综合因素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品种抗病毒,抗逆性差,再加上高温,低营养水平所致。马铃薯种性退化可靠正确的栽培措施来控制。.冷凉季节复壮种薯可利用早春或晚秋季节栽培,使结薯期避免高温季节,同时可与避免有翅蚜迁飞高峰期相结合,防病毒侵染。.采用整薯播种法减轻病害引起的退

9、化,马铃薯病毒可借切刀传染,在退化严重地块结合防治传毒昆虫,采用整薯播种。可使苗齐苗壮,早发棵、抗病性强,以图减轻病毒危害,提高单产。选用整薯播种时不宜选过小块茎,因为早期感病枯死的植株多结小薯或畸形薯。应选用大小以最大直径3cm,40g左右为宜。.利用种子繁殖生产无病毒种薯,除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毒外,病毒不能借感病株的实生种子传毒。因此可利用种子繁殖不带病毒的健株,但后代性状分离大。马铃薯种子细小,幼苗期占时间长,达7080 天。需先育苗后移植,定植密度60008000株/亩。种子繁殖应选健株采种。.利用茎尖培养脱毒健苗在一些退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可采用茎尖培养排除病毒。由于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

10、不匀,在种子的胚、茎尖、根的生长点上不带病毒。由这些组织产生的植株,为不带病毒的健苗。5.控制生态条件综合防治马铃薯感染病毒后,环境条件既影响病毒的发展,又影响马铃薯的生理状态。在综合的生态条件下,加速马铃薯退化的严重程度和降低块茎产量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水分和营养等。首先选好播种期,使结薯期尽量避开高温期,高温季节可小水勤浇,以降低田间温度抑制病毒的发展。同时增施肥料以补偿由病毒破坏使马铃薯体内的营养下降,从而获得较高的块茎产量。在栽培的全过程,若发现病株早拔除,同时在出苗后即喷洒杀蚜药剂,消灭传毒媒介。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在有感病毒的情况下,也能就地留种,并且保持相当高的产量水平。第二节 生

11、姜栽培技术生姜原产于中国南方及印度等热带地区,俗名黄姜,为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地下块茎用途广泛。生姜辣味温和 ,芳香浓郁 ,清心开胃 ,主要用做调味品 ,其辣味不因加工而改变。生姜除生食外 ,还可腌制、榨汁、切片 ,加工后出口创汇。生姜是餐桌上的保健蔬菜 ,“冬吃萝卜夏吃姜 ,不劳医生开药方” ,这句谚语对生姜的保健作用作出了高度评价。生姜性辛 ,微温 ,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之功效 ,主治伤风感冒和呕吐等症。生姜根茎切下的外皮称为生姜皮 ,性辛、凉 ,和脾行水 ,能治疗水肿。生姜集药用和菜用于一身 ,产量高 ,耐贮存 ,效益好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

12、年来远销日本、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出口创汇重要产品。一 生物学特性(一) 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茎肉质,肥厚,扁平,有芳香和辛辣味。叶子列,披钍形至条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约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平滑无毛,有抱茎的叶鞘;无柄。花茎直立,被以覆瓦状疏离的鳞片;穗状花序卵形至椭圆形,长约5厘米,宽约2.5厘米;苞片卵形,淡绿色;花稠密,长编印2.5厘米,先端锐尖;萼短筒状;花冠3裂,裂片披针形,黄色,唇瓣较短,长圆状倒卵形,呈淡紫色,有黄白色斑点,下部两面三刀侧各有小裂片;雄蕊1枚,挺出,子房下位;花柱丝状,淡紫色,柱头放射状。蒴果长圆形胀约2.5厘米。花期6-8月。生

13、姜: 指姜属植物的块根茎。本品为姜属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有嫩生姜与老生姜,做酱菜都用嫩姜,药用以老姜为佳。(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姜喜温暖,不耐霜,幼芽在16-17开始萌发,但发芽很缓慢,在22-25生长较好,高于28幼苗徒长而瘦弱。茎叶生长期以25-28为宜,高于35以上生长受抑制,姜苗及根群生长减慢或停止,植株渐渐死亡。根茎生长期要求昼温22-25,夜温18以上,温度在15以下则停止生长。2、 光照:姜喜阴凉,对光照反应不敏感,其发芽和根茎膨大需在黑暗环境进行。幼苗期要求中等光照强度而不耐强光,在花荫状

14、态下生长良好,旺盛生长期则需稍强的光照。3、 姜的根群浅,吸收水分能力较弱,且叶面积保护组织不发达以致水蒸发快,因此不耐干旱,对水分要求较严,出苗期生长缓慢,需水较多,但土壤湿度过大,则发育出苗趋慢,并导致种姜腐烂,生长盛期需水量大大增加,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若土壤湿度过高,则易导致根茎腐烂。4、 土壤:生长要求土层厚度在30厘米以上。5、 养分:氮、磷、钾的比例为1:0.4:1,即3斤尿素、1斤磷铵、2.5斤氯化钾。二高寒地区大棚 生姜栽培技术种姜处理选择姜块肥大、颜色鲜黄、有光泽、不干缩、未受冻、无病虫害的姜块作种姜。一般于2月末至3月初,将种姜放在细沙子上晾23d,剔除松软、发黑、紫色、

15、瘪皱无光、凹槽的病姜,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或高锰酸钾200倍液浸种10min进行消毒,然后用清水洗姜,放在草苫上晒干,再把种姜堆放到屋内或温室内上盖草苫放置57d。 催芽采用电热催芽和火坑催芽法。电热催芽是在温室内或屋内铺地热线,上盖2层草苫,草苫上再盖2层报纸,将姜块铺5060厘米厚,上盖2层报纸,再盖草苫或棉被。火炕催芽是在火炕上催芽,方法同电热催芽,只是下部垫起15厘米高,以利通风,使温度均匀。催芽期间温度保持2025,隔几天倒一次姜,一方面选姜,另一方面调换种姜位置,使其受热均匀。后期姜出芽时注意防鼠。约经2530d,待芽长到1.01.5厘米时,用手将姜掰成5080g小块,每块保留1个壮芽,其余芽用刀削去,然后平摆在草苫上使芽绿化变软,以防栽植过程中将芽碰掉。整地、施基肥准备种姜的地块应在头年封冻前深翻3040厘米,进行冻垡。在3月上中旬扣棚,闷棚化地。一般每公顷施腐熟优质农家肥75t以上、磷酸二铵50kg,撒施均匀后,精细整地,使土壤松散而平整。然后按5055厘米行距开沟起垄,晒土增温,45d后再重新开沟,使沟变垄,垄变沟,继续晒土增温,如此反复23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