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工作制度.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881641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工作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应急预案工作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应急预案工作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应急预案工作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应急预案工作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工作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工作制度.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东林瑞那斯股份有限公司应急预案工作制度一、安全应急措施 如出现意外安全事故应急施如下:1、 首先将安全隐患或事故地封锁,施工人员撤离现场,减少不损伤亡;2、 立即组织专业人员排险,非专业人员不得进场,需外部支援应时求助专业急救,如120、119等;3、 施工前准备几套备用方案,如电路、器械及人员,使安全隐患或事故险情排除后能够立即投入生产。二、具体措施一、发生触电发生电击后必须首先切断电源,关闭开关或用绝缘物体挑开电线、电器,或用带木柄(干燥)斧头砍断电线,千万不可用手直接拉病人。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继以气管插管,用呼吸机维持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在心前区叩击数下,如无心跳,

2、则行胸外心脏按摩,有条件者可考虑开胸直接挤压心脏;病人复苏后尚须进行综合治疗。二、发现溺水对溺水者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不习水性而落水者,不必惊慌,迅速采取自救:头后仰,口向上,尽量使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不能将手上举或挣扎,以免使身体下沉。会游泳的人如肌肉疲劳、肌肉抽筋也应采取上述自救办法。溺水救护者要镇静,尽量脱去外衣、鞋、靴等,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看准位置,用左手从其左臂或身体中间握其右手,或拖头部,然后仰游拖向岸边。如救护者不习水性,可带救生圈、救生衣或塑料泡沫板、木板等,注意不要被溺水者紧抱缠身,以免累及自身。溺水者被救起后应立即清除口鼻中泥沙污物,将舌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尚有

3、心跳、呼吸,可将溺水者俯卧,头低,腹垫高,压其背部排出肺、胃内积水。其方法是:救生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横放在救护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下垂,后压其背部,使胃及肺内水倒出。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如口对口呼吸、气管插管、吸氧等。经过上述抢救后必须立即送医院继续进行复苏后的治疗。清除溺水者口鼻内异物,倒水,心肺复苏。忌呼吸道入口继续堵塞。三、出血止血1.人体在外伤后可出现伤口出血。出血分三种:动脉出血,速度快,呈喷射状、搏动性,色鲜红,大动脉出血可迅速休克、死亡;静脉出血,出血速度慢,色暗红,持续流出;毛细血管出血,伤后其伤口血呈水珠状渗出,色鲜红,常能自行

4、凝固。体表的出血称外出血,体内组织器官破裂出血称内出血2.正常人体有约40005000毫升血液,如一次失血超过总血量的20,即可休克,超过2530即可死亡。外出血一般可明确诊断。内出血则比较困难。一般失血病人可有休克、面色苍白、冷汗、心慌、头晕、心率快、血压下降3.外出血患者如出血量小,则仅将伤口冲洗干净用手压迫止血,或贴用创可贴,或涂用云南白药即可止血,而后再处理伤口。对于较大量的血管出血,伤口局部用棉包或衣物包扎、压迫止血,在伤口上方摸到跳动的脉搏后,予以包扎、按压。如手指出血,紧握拳头或捏指根两侧即可止血;面部出血可按压一侧或双侧下颌角;前臂出血,可将拇指放在上臂中1/3的内侧压迫,亦可

5、用止血带捆扎;双下肢出血,可在双大腿根部腹股沟中点找到动脉跳动处,用双拇指向骨盆压迫出血,亦可使用止血带。注意使用止血带时,必须每隔半1小时松开13分钟,以防肢体坏死。急行止血后应立即送医院处理伤口。如疑有胸部、腹部、胸内出血,应去医院检查诊治。四、发生烧伤1.因热力(气体、火焰、沸液)、电击、化学物质及放射线等所引起的皮肤损伤称烧伤,在战时和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烧伤的严重程度与烧伤面积大小及深度有密切联系。烧伤深度可分三级:度烧伤最轻,仅是表皮的烧伤,伤后皮肤红肿、灼痛,愈后无痕迹及色素沉着;度烧伤较重,伤及皮表和真皮,伤后皮肤出现水泡、红肿,创面有渗液、剧痛,愈后可短期遗有色素沉着或有疤痕形

6、成;度烧伤最重,伤及皮肤全层、皮下脂肪、肌肉及骨骼,受伤处皮肤呈焦碳,坏死,因神经烫坏无痛感,后期须行植皮才能愈合,伤后呈疤痕修复。度烧伤超过5或重度烧伤病人可能出现休克、肾功能障碍及伤口发炎情况,必须去医院诊治。有些烧伤可伤及其他部位,如火焰伤可有咽喉及气管烧伤,化学伤可有口、喉及食管烧伤。2.烧伤发生后应立即除去火源,脱去着火的衣物、被毯等;用干净凉水冲洗受伤部位或冷水浸泡,可减轻污染及疼痛;如有出血、窒息应迅速抢救;受伤部位可用干净毛巾、衣被包扎;疼痛剧烈可止痛,大量饮含盐凉开水;对5以上的度烧伤或创面污染严重者,则须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3.对于轻度烧伤,经上述处理后,可局部涂用清凉油

7、、烧伤油(动、植物油制剂),可促进愈合,一般不用包扎,35日后即可愈合。对度烧伤必须清洁创面,消毒周围皮肤,小水泡可不刺破,涂上烧伤油即可,大水泡经消毒后可用无菌针穿刺抽吸,后再涂用烧伤油或用烫伤膏包扎,再换药。一般23天即可愈合。度烧伤则须送医院治疗,尤其头、面、手、足、会阴部及有呼吸道、消化道合并烧伤者,更须急送医院治疗,以免发生休克、感染、肾衰,在其后期则须行整形治疗五、发生中暑1.中暑,民间也叫“发痧”,是指由于高温或引起高热的疾病使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发生的综合症。2.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

8、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再加上人呼吸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至0.71时,使人的嗅觉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低下,导致中暑发生。3.根据中暑症状的轻重,又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指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浑身无力及行走不稳。轻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还发生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血压下降、脉细等症状。重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常

9、突然昏倒或大汗后抽风、烦躁不安、口渴、尿水、肌肉疼痛及四肢无力1. 中暑发生后,应在现场及时迅速地开展抢救工作。首先应将病人迅速脱离高热环境,移至通风好的荫凉地方,解开衣扣,让病人平卧,用冷水毛巾敷其头部,扇扇,并给清凉饮料。轻型病人可服人丹、十滴水,也可采用针刺疗法(大椎、委中、合谷或曲池、百会、人中等穴)。对轻症病人要进行降温。可以根据现场环境特点,采取冷水、冰水降温或药物降温。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类,对能饮水的病人,给其喝凉盐开水或其它的清凉盐水。不能饮水者,给病人静滴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1000毫升(可根据具体情况掌握用量)。除非病人有周围循环衰竭或大量呕吐、腹泻的情况,不需要输入太多的液体

10、,以免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者,酌用呼吸、心脏兴奋剂,呼吸困难者吸氧,必要时人工呼吸。抽搐者可给予镇静剂。对病情危重或经适当处理无好转者,应在继续抢救的同时立即送往有条件的医院。六、发生传染性疾病1成立疫情工地管理机构(1)立疫情工地隔离控制指挥部。负责隔离控制协调指挥工作,指挥部由建设单位、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共同组成,总承包单位负责人负总责。(2)成立疫情工地现场隔离管理机构,对工地的疫情防治、隔离控制、生活保障、治安保卫及对外联系实施具体管理。现场隔离管理机构由建设单位驻场负责人、总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监理负责人和分包单位负责人组成。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

11、负总责。(3)对疫情工地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4)疫情工地必须做到工地大门、围挡的设置牢固严密,保证切断工地与外界的直接接触。(5)生活与工地分离的,生活区大门、围挡的设置工地的封闭管理工作,加派保安人员,做到每日24小时巡逻检查和门卫24小时值班。配备足够的保安人员,保证疫情工地人员不外出。2工地内必须采取严密的隔离措施(1)对于疫情密切接触者,进行重点隔离。密切接触者必须严格按防疫部门要求采取严密的隔离措施。(2)对于其他人员必须与密切接触者隔离。(3)隔离区不够的必须增设隔离区。建设单位和总承包单位可以利用已完工未交用的房屋设施作为隔离区;也可利用已完成结构施工设施作为隔离区,但该工程不得

12、从事任何施工活动。(4)加强对疫情密封接触者隔离区的管理。不得与隔离人员接触,隔离区人员不得到隔离区外活动。3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总包单位必须保证隔离区内人员的生活物质供应,并随时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联系,解决在隔离期间的困难。做好隔离区人员的思想工作,排除恐慌心理,积极服从和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防治工作。杜绝私自出走或不服从管理的事件发生。4加强疫情工地的治安管理在疫情工地隔离期间,加强工地治安管理,对不服从管理的,由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5加强工地防疫措施(1)配备专职卫生监督员。负责对工地防疫工作进行监督检查。(2)工地必须每天对施工人员进行体温测试,并作好记录。每天对居住和饮食环境进行两次

13、以上的消毒措施,对餐具要及时进行消毒。(3)完善施工人员洗宿设施,并配置相应的卫生用品。饭前便后必须洗手。(4)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对施工现场人员用餐实施统一管理,严禁食用无证、无照商贩的食品。(5)组织好施工人员的文化生活,为施工人员提供电视、书籍及其他娱乐设施。6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施工人员自我保护意识(1)发现疫情采取果断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2)教育施工人员不要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减少与疫情的接触。(3)工地一旦发生“疫情”,必须按当地政府、防疫部门的要求做好隔离控制工作。(4)强化领导责任,加强执法监督7加强执法监督,发现违反本实施方案的,必须进行严肃处理。七、其它病症1.发生猝死:宜胸外心脏按压,作人工呼吸。忌观而望之,不作任何救护。2.煤气中毒:须打开门窗,转移病人。忌继续紧闭门窗任煤气泄漏 或不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3.发生中毒:催吐-灌温水-催吐。忌不作任何处理送医院。4.发生昏迷:须将患者头后仰、开放气道。忌头抬高,剧烈搬运。5.发生骨折:先固定伤处,后搬运。忌盲目搬运。6.发生咬伤:被疯狗等动物咬伤后用水彻底冲洗伤口30分钟,如伤口深,可切开伤口,冲洗后用碘酊涂擦。忌挤压、缝合包扎伤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