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音乐课教案6篇.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881614 上传时间:2024-03-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音乐课教案6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幼儿园小班音乐课教案6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幼儿园小班音乐课教案6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幼儿园小班音乐课教案6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幼儿园小班音乐课教案6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音乐课教案6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音乐课教案6篇.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幼儿园小班音乐课教案6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赏童声独唱大海摇篮和管弦乐海上风暴,并用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对不怜悯绪、表现力的乐曲的感受,增加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2、引导学生用中弱的力度、严厉的声音、贴切的动作表演唱海,使学生体会并表现歌曲中大海波浪起伏、宽广无边的意境。 3、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育学生三拍子的节奏感,增加他们对音乐的美感体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倾听、演唱、争论、律动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学生能用中弱的力度、严厉的声音演唱,体会并表现歌曲中,大海波涛起伏、宽广无边的意境。 教学难点:观赏童声独唱大海摇篮,能从歌声中感受抒情的旋律、诗一般的歌词及少年儿童心中

2、漂亮的大海,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更好地表现音乐形象。 教材分析: 海是一首海的抒情诗、海的赞歌。歌曲为3/4拍,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构造。歌曲的节奏很有规律,其旋律前两乐句一伏一扬,第三、四乐句各自形成起伏,使得歌曲的旋律似大海的波涛,浪与波交融起伏、跌宕。这五个音的旋律布满了吟唱性,质朴无华。由于节奏的疏松,旋律显得宽广,有着海的气概,又因旋律多为级进式的起伏,音调带着严厉的美,描绘了月光初上碧浪 相逐远去的海面。这首短歌诗画一般的意境,让人遐想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学生伴着音乐拍手进教室 2、师生问好 师: 2/4 1 2 3 4 | 5 - | 1 5 0 | 1 5 0 | 5

3、 4 3 2 | 1 - | 同学们 好! 你好 ! 你好 ! 教师 您 好! 二、发声练习、节奏练习 三、复习歌曲下蛋咯 四、歌曲学唱(尽情地表演“大海”)。 1.PPT播放海的画面、大海的音效,(设置情境)教师将学生带入一个海的世界。 初听海,感受歌曲心情。 师:刚刚小朋友们跟着张教师一起来到了大海边,看到了漂亮的大海,小朋友想唱唱我们的海吗?让我们悄悄倾听海的声音吧! 2、复听歌曲,熟识旋律 师:这首歌曲给你带来怎么样的感受?海面是安静的还是波澜壮阔的?你从哪里听出来是安静的而不是波澜壮阔的? 3、熟识四三拍节奏 师:跟张教师一起学做一朵海里的小浪花好吗?-参加三拍子浪花的动作 4、为歌

4、曲配上打击乐(三角铁、铃鼓),熟识旋律 三角铁节奏:X O O 铃鼓节奏: O O X 5、学唱歌曲 (1)听教师范唱,用手拍节拍,心里悄悄跟唱。 (2)学生随钢琴伴奏:用“lU”模唱旋律,身体轻轻晃动。 (3)学生随伴奏哼唱旋律,教师唱歌词。 (4)学生按节奏,跟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教师伴奏,师生一块儿唱歌词。 (6)学唱其次段歌词 (7)师生合作演唱歌曲;男女生合作演唱 五、拓展表现歌曲。 1、引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美丽地演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唱的是安静的大海,还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学生自由争论答复)。 师:那应当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呢?谁来试一试? (学生争论、答复、试唱、评议

5、)。 2、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表现歌曲。 提示学生,可用舞蹈动作,打击乐或者朗读(配乐海韵)的方式自由表现。 学生争论、沟通,或独立创作,或小组合作等。 教师随时指导学生沟通与合作。 (背景音乐:反复播放海)。 六、小结: 今日我们来到海边,感受大海母亲一样宽阔的胸怀,听赏了歌曲大海摇篮、学会歌曲海还懂得了发挥自己演奏小乐器的本事,画画的本事,为大海画上一副最漂亮的图画,盼望小朋友象大海学习,拥有一颗比海洋还要宽阔的、美妙的心灵。大海妈妈真美,小浪花们更得意,小朋友,让我们一起爱护好我们的大海妈妈吧! 教学反思: 四三拍的歌曲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并不算生疏。如小象、布谷、法国号这些都是典型的四

6、三拍节奏歌曲,四三拍有明显的强拍,强弱规律为:强、弱、弱。孩子们在听到四三拍歌曲时会随着歌曲的节拍自由律动起来,这是特别好的现象。但是孩子们唱四三拍歌曲时总有一个通病简单越唱越快,拍点不稳,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抢节奏。假如遇到一字多音的歌曲时,一字多音总是作为重难点来解决。 所以,本节课我采纳画三角形的手势来帮忙孩子们解决抢节奏的问题,同时利用手势训练边念节奏边解决一字多音难点。在此根底上,我将原先的“为歌曲配打击乐”环节调整到熟识歌曲旋律后,这样不仅起到了再次熟识旋律、做到有效倾听的目的,也为孩子们稳定节拍、抓住四三拍重拍起到了稳固的作用。海中的歌词布局类似海浪-一浪又一浪。孩子们歌词看不清,很

7、难找到歌词的正确走向,简单将第一段看到其次段、其次段看到第一段,但在第一次上课过程中,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念歌词前没有提示孩子,导致孩子们无法念准歌词。于是在其次次执教时,我先将歌词的走向提 前告知孩子们:淘气的歌词就像一朵朵小浪花,跟着海浪一浪一浪的飘,小朋友们随着海的波浪一起来找找歌词飘摇的方向吧。这样孩子们念起歌词就顺多了。念歌词时,将节奏、一字多音解决后再用LU哼唱歌曲,让孩子们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模唱旋律,这样孩子们唱旋律的同时就能感受到一个宽广无垠的大海、一个无限温顺的大海妈妈。 幼儿园小班音乐课教案 篇二 设计思路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幼儿园里,和孩子们一起跳集体舞,主要目的是

8、让他们感受舞蹈的乐趣以及人际交往的欢乐。三月,春暖花开的季节,小蜜蜂是孩子们常见也很喜爱的小动物,这一内容很贴近孩子的生活。于是,我针对小班孩子肢体动作进展的程度,设计了小班集体舞教学活动“小蜜蜂”,创设了花园的情境,让孩子们自己扮演成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在勤劳采蜜、欢乐玩耍的情境中,感知音乐节拍,学习小碎步,也从中获得一种对小蜜蜂勤劳、不懒散表示认同的情感体验。 活动目标 1、学习跟随音乐较合拍地小碎步行进,并做蜜蜂飘舞的动作。 2、初步学跳单圈舞,尝试在圆圈上逆时针换位置。 3、体验集体舞带来的乐趣。 活动预备 小蜜蜂头饰,与人数一样的椅子围成圈(椅子上面插上花),左手戴上皮筋,音乐“

9、小蜜蜂”、剪切好的音乐A、B两段。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学习蜜蜂飘舞的动作 (教师和幼儿戴上头饰) “春天到了,小蜜蜂你们看,花园里的花儿都开了,真美啊!妈妈一会儿带你们去花园玩儿,好吗?” “现在先跟妈妈学学本事:踮起脚尖走一走,翻开翅膀飞一飞。” “排好队跟着妈妈飞到花园去吧。”放整段音乐。 (评:活动开头,我就创设了嬉戏情境“小蜜蜂去花园采蜜”,将一朵朵盛开的花儿粘贴在椅背上,再将贴花的椅子围成圆圈,变成了漂亮的大花园。教师和孩子头戴小蜜蜂的头饰,就变成了蜜蜂妈妈带着一群得意的小蜜蜂去花园采蜜了。 在去花园时,我带着小蜜蜂们在音乐的背景下飘舞,将动作重点提前练习,并让孩子们在飞飞玩玩

10、的过程中感知了音乐的旋律。) 二、分段学习动作 1、学习A段动作 “飞呀飞,找到一朵花站站好,站到点上。” “我们一起来动动翅膀吧:先翻开戴皮筋的这只翅膀,再翻开另外一只翅膀,两只翅膀一起翻开,飞呀飞,飞呀飞,嗡嗡嗡嗡,嗡嗡嗡嗡。” “跟着妈妈的口令一起来做动作:有一个小蜜蜂,飞到西又飞到东,嗡嗡嗡嗡,嗡嗡嗡嗡,不怕雨也不怕风。” 放A段音乐,做一遍动作。 (评:为了减轻孩子们的记忆负担和动作负担,我尽量压低动作难度,在动作的设计上主要是让孩子学习小碎步行进,学做蜜蜂飘舞的动作,并且飘舞的动作由单臂轮番翻开到双臂同时翻开。在学做动作时,依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又采纳了与音乐节奏匹配的儿歌来帮

11、忙孩子把握节奏学习动作。孩子们在语言节奏的引导下,很轻松地就学会动作了。) 2、重点学习B段逆时针交换位置 “小蜜蜂们,先在花园里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一下。” “我们已经学会了飞的本事,现在要去采蜜了。先看看妈妈是怎么采蜜的。” 放B段音乐,教师示范采蜜。 “刚刚妈妈是怎么采蜜的?”(飞到前面的一朵花站好,采蜜的时候翅膀往后伸直,摇摇小脑袋。) (评:为了增加趣味性,我引导孩子们换一朵花采采蜜。空间位置的更换是活动的难点,所以采蜜的动作设计也相比照较简洁,就引导他们两只“翅膀”往后伸直,小脑袋靠近花儿摇一摇。得意、好玩的动作,孩子们做起来特殊有兴致!) “跟妈妈一起来采蜜吧!找一朵花站站好,有皮

12、筋的翅膀靠着花。” “跟着妈妈一起往前飞,飞到前面的一朵花就站好了,一起采采蜜。再往前飞,采采蜜。” “现在跟着妈妈的口令一起去采蜜:飞呀飞呀飞呀飞,采采采采采采蜜,飞呀飞呀飞呀飞,采采采采采采蜜。” 放B段音乐,带幼儿一起逆时针交换位置采蜜。 (评:小班孩子年龄小,空间意识弱,方位感差。因此,活动中我用了舞蹈器具“手腕花”来帮忙孩子区分左右,学会逆时针交换位置。这一器具的运用,很简单就解决了难点,只要通过语言提示“有皮筋的翅膀靠着花”,孩子立刻就能区分左右,跟着教师一起逆时针飞了。) 三、随音乐,完整地表演 “今日小蜜蜂真能干,学会了飞的动作,还学会了采蜜,现在我们要把刚刚的本事一起来表演表

13、演,好吗?” 带幼儿完整表演两遍,最终完毕时让幼儿做花的造型。 (评:在固定动作的根底上,我还设计了让孩子采蜜后自由创编花的造型。这样,整个活动既有相对稳定的形式和固定的动作,又给了孩子们即兴发挥、制造的空间,尽量使孩子们能在集体舞活动中学得轻松开心,感受到乐趣。) 活动反思 活动之前,我依据需要将音乐进展了剪切,把音乐变成A、B、A三段,满意了活动中情节进展的需要,也更适合小班幼儿听辨。 整个活动,我创设了嬉戏情境“小蜜蜂去花园采蜜”,让孩子们欢乐地玩、轻松地学。依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又考虑到孩子第一次学圆圈舞,我就用椅子作为圆上的标记,再将花朵固定在椅子上,整个活动室就成了一个漂亮的大花

14、园。活动中,我在A段和B段的动作安排上留意到了动静交替,A段音乐根本上是让孩子原地挥动翅膀,B段再让孩子飘舞采蜜换位置,孩子学得比拟轻松,效果比拟好。在重点学习B段逆时针交换位置时,我先示范,再让孩子说,接着再通过语言节奏帮忙孩子学习动作,动作把握得就比拟快。在教孩子们学习逆时针换位置这个难点时,我用了舞蹈器具来帮助,让孩子戴花环的翅膀靠一靠花,他们自然而然就逆时针转圈了。孩子根本把握逆时针换位置后,就带着他们跟随音乐做动作,几遍后他们就已经能随音乐完整地动作了。最终,孩子们都很兴奋地摆好各种花的造型,而且每次造型还不一样,使得整个活动布满了愉悦的气氛。 :徐辉琴 江苏省江阴市市级机关幼儿园 最新音乐课教案 篇三 设计理念: 大海是一首以表现无边无际的大海为主题的儿童歌曲,它借助其他姊妹艺术融诗、画、音乐为一体,让学生观赏各种形态“海”的画面时,在布满海的品尝的音乐声中去朗读大海这首诗,通过歌曲学习,体验歌曲的内涵及意境,提高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