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881017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史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以史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以史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以史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以史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史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史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以史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时间:2021年6月18日星期二15:20 主讲人:马成业 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维护民族团结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促进各民族繁荣进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在多民族国家的内部,或者是在国际政治生活中,民族团结问题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政治问题。古今中外民族团结问题的状况,特

2、别是当今世界民族团结问题的热点情况充分表明,民族团结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对民族与民族之间、民族与国家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与发展,都具有极其深刻而重要的影响。 众所周知,稳定是福,动乱是祸。有了稳定的社会环境,才有百姓的幸福安宁,才有社会的发展进步。维护社会稳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只有稳定,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和各族群众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唐朝末年,中国大部分地区军阀割据,建立若干“节度使”割据证券。其中在安南地区,也就是现在的越南,有个姓曲的军 阀割据,建立“静海军节度”。后来的宋朝消灭了大部分割据证券,但有几个没有被消灭,包括安南的静海军节度。后来安南多次内乱

3、,最终独立,建立越国,也称为越南。但还是自认为汉族,自认为是中国的一部分。近代,民族主义盛行,越南人逐渐有自己的民族意识,于是,变为异族。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民族分裂。 从远古开始,中华先民就在华夏大地上繁衍生息,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祖国的大好河山。两千多年前,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大一统”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千百年来,国家政权虽屡次更迭,间有盛衰,但中华各民族在迁移、聚集和战争中形成的民族大融合却从未中断过。崇尚统一,反对分裂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正如孙中山指出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

4、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是长期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在中华大家庭内部,各民族团结统 一、和睦相处,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同 心同德、并肩战斗,携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壮丽史诗。在党的民族政策支持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5、民族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文化持续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内蒙古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由1947年成立时的5.3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7761.8亿元,经济发展增速7年保持全国第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由1955年成立时的12亿元增至2021年的4203亿元,各族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广西壮族自治区由1958年成立时的146亿元增至2021年的7172亿元,贫困人口锐减;宁夏回族自治区由1958年成立时的3.29亿元增至2021年的1098.5亿元,粮食自给有余,工业由零到强;西藏自治区则由1959年成立时的1.74亿元增至2021年的395.91亿元,成功实现两大跨越。这组

6、闪亮的数字充分证明,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团结的生命线,社会稳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社会主义法制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作为一个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稳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保证。 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大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根本利益所在。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社会动荡、人民遭殃。 历史和实践也一再证明,团结就兴旺,就繁荣;分裂就动乱,就衰败。这是各民族发展进步的一条客观规律,也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强烈愿望。国际上因民族问题处理不当而引发国家分裂、

7、民族纷争、社会动荡的事,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警惕。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民族团结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高度重视民族政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从历史课上我们知道。元朝的统一为中外交流以及国内各民族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进入中原的契丹人,女真人等与汉族逐渐融合。当时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族、蒙古族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今天的回族的祖先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汉族、蒙古族互相融合而成的。换言之现在回族的血统中有汉族的血脉。因此,回汉两族可谓一奶同胞的兄弟,在生活中团结友爱是必要

8、之举。 我们坚信。只要具有仁义之心,互相尊重,互相关爱,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人们和谐相处,多元文化共存共荣,就不只是一种理想,而是一种可以实现的图景。 愿民族团结之花在泾源高级中学永开不败。 第二篇。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分裂势力是存在的,民族团结的良好势头也让我们感到欣慰,讨论一下我国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重要性以及发展的方向。 1.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重要性调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促进民族团结能把不同的民族的人民群众聚集到一起。假设民族不团结,这样就分散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正所谓“众人合起力,开动大帆船”,把来自不同民族的人民群众的力量合成一股团结统一的力量

9、,并把这一力量投入创造历史的活动当中必然能更好的创造历史。 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材料场所等等都是由祖国为其提供的,祖国的统一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提供了有利的空间,而民族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 民族团结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这就是说民族团结从一开始就是出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考虑的,其本身也就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保障和推动作用。 第三篇: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范文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和生命一样珍爱民族团结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

10、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11、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各兄弟民族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六年级六班洪婉菁) 第四篇:试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试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加强民族团结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国策,是符合全国广大人

12、民群众情感和意愿的大举。面对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世界政治格局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民族团结是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有序的政治局面的保障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各民族只有同心同德、携手共进,才能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有序的政治局面,形成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牢固的向心力,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际国内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加强团结,保持统一,才有希望和前途。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

1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把解放思想引向深入,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着眼于国际大环境和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从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新的阶段。民族团结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经受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民族团结是增强综合国力和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科技、军事实力

14、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没有民族凝聚力来贯穿,终究形不成合力,形不成强大的国力。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内核。国内各民族团结,则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强大,否则就会导致矛盾激化,经济倒退。因此,我们必须把民族团结纳入到提高综合国力的范畴,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只有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实现建设更加繁荣富裕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愿景。 当前,还存在着一些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虽然我国各民族在政治地位上实现了平等,但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展还有较大

15、的差距;因不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引发的冲突时有发生;有的部门因缺乏对民族知识、民族政策、民族风俗习惯的了解而在工作中有违反民族政策的行为,对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感情造成了伤害;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同国际上的反华势力相勾结,制造民族矛盾,鼓吹民族分离;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极力挑拨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破坏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稳定是大局,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历史和现实的斗争经验告诉我们,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民族分裂。民族分裂主义是危害国家统 一、影响民族团结的主要危险,没有对民族分裂主义的坚决斗争,就没有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就没有稳定与发展。这些年来,我国严厉打击“三股势力”,强化各项治本措施,确保了政治大局持续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加紧活动的新情况、新动向,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自觉肩负起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 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使命,不断开创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新局面。 第五篇:王鑫-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作者:王鑫 摘要。“五十六朵鲜花共栽一盆,五十六棵翠竹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