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废利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880597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废利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三废利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三废利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三废利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三废利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废利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废利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目 录第一章 总 论51.1 项目名称51.2 项目建设单位51.3 报告编制依据51.4 报告研究内容51.5 项目概况61.6 研究结论及建议8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92.1 项目建设的背景9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经营策略143.1 物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43.2 项目经营的基本战略及营销策略173.3物流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18第四章 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234.1 建设地址及概况234.2 建设条件24第五章 建设规模及功能设计295.1 建设规模295.2 项目经营模式305.3 项目功能设计31第六章 建设方案356.1 项目建设

2、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356.2 土建工程方案356.3 设备方案386.4 总图布置406.5 公用工程41第七章 土地利用与节能节水447.1 土地利用447.2 节能政策和设计依据457.3 节能、节水措施46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488.1 环境保护标准及依据488.2 环境保护原则和目标488.3 环境影响分析498.4 环境保护措施508.5 环境影响评价51第九章 安全、卫生与消防539.1 劳动安全卫生设计依据539.2 劳动安全卫生防护措施539.3 消防55第十章 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力资源配置5710.1 组织机构设置5710.2 人力资源配置6010.3 人员培训计划61第十一章

3、 项目实施管理与进度安排6211.1 项目的建设管理6211.2 项目建设工期和施工进度64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6612.1 投资估算依据6612.2 总投资估算6712.3 资金来源67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7013.1 财务评价依据7013.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7113.3 财务评价指标7313.4 不确定性分析7613.5 财务评价结论77第十四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7814.1 研究结论7814.2 建议79*集团有限公司 三废利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集团有限公司三废利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限公司二一二年二月项目负责人:*主要编制人员:* * * *有限公司 62目 录1总

4、 论12改造规模及方案93工艺技术方案104自控技术方案185建厂条件和厂址初步方案216总图运输、储运、土建257节能288消 防309环境保护3210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3511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3812项目实施计划39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4014财务评价4415结论5716项目招标方案581 总 论1.1 概述1.1.1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名称、企业性质及法人项目名称:三废利用节能技术改造主办单位:*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性质:*有制单位地址:*70号法人代表: *1.1.2 可行性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1.2.1 编制依据(1) 中石化协产发(2006)76号化工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编制办法、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 *有限公司与*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三废利用节能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合同书。(3) 由*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项目有关基础资料。1.1.2.2 编制原则(1) 项目建设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严格贯彻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及国家标准、规范、政策。(2)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实施为基础,实现“十一五”期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大幅下降、废弃物减排的目标。(3) 考虑*集团有限公司

6、的实际情况和建设要求,工艺技术来源立足于企业拥有的稳妥可靠的技术,并采用技术先进可靠、高效节能的成熟技术,力求做到节能技术先进、设备配置先进可靠、不影响原装置的稳定操作、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在确保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占地、降低运行费用和一次性投资。(4) 项目建设与生产同时进行,尽量做到不影响正常生产。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设备、公用工程、辅助工程、生活福利设施和人员的有利条件,节约投资,加快建设进度。(5)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工业卫生法规,落实“三废”处理和安全卫生措施,使项目实施后,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和企业安全卫生要求,企业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注重采取环境

7、保护措施,努力避免产生新的污染源。执行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注重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环保工程与工艺装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同步投产。(6) 厂区总体规划布局、车间的平面布置及生产配套设施,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7) 项目建设必须符合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严格控制辅助设施的建设规模。(8) 根据地方和行业基价表,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编制工程投资估算。1.1.3 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1.1.3.1 企业概况*集团有限公司系2003年12月投资建设的新兴企业。公司资产总

8、额14亿元,从业人员1000人,其中近两年共引进各大中专院校学生200余名,大专以上文化学历的员工占30,年销售收入8亿元,利税5000万元。公司现具备年产115万吨合成氨、45万吨磷酸一铵、40万吨NPK复合肥、35万吨硫酸、1万千瓦/小时发电的主导产品生产能力。近几年来,公司先后投资4亿元新建了包括15万吨合成氨、35万吨硫酸、40万吨NPK复合肥等项目,公司综合实力居全国磷化工行业前列。主导产品NPK复合肥和磷酸一铵均为国家免检产品,磷酸一铵于2005年9月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5年,公司通过了ISO9000质量、ISO14000环境、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认

9、证。*集团有限公司是*省发改委公布的节能“百家”重点企业之一,是*省节能和循环经济重点试点企业,也是*省最大的化工企业。全面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节能降耗放在首位,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从能源的回收再利用着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从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推行节约型企业建设,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1.1.3.2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必要性和意义1. 项目提出的背景(1)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拥有量很少的国家,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已严

10、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效益的提高。资源与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已被国际社会公认是影响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关键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我们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浪费较大,污染严重,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进一步发展及人民生活与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大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

11、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因此,企业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行节能降耗。我国历来的能源消耗结构中,工业生产部门始终是能源消费的大户,约占全国能耗量的70%左右,而先进工业国家:美国只占27.5%左右;日本50%左右;德国、英国、法国都在35%以下。其原因是我国工业生产工艺落后,规模较小,能源综合利用差;设备陈旧,热效率低;自动化水平低;节能意识不强,管理工作不完善;技术改造资金不足的制约等。虽经几个五年国民经济规划建设期的努力,能源利用率从26%提高到33%,相对地说,进步不少。但同美国50%以上、日本57%以上相比较,我们与他们的差距还很大。(2) 行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现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

12、和消费大国,2007年合成氨产量已超过5000万吨。合成氨的生产一直是化工产业的耗能大户,在国内化工行业的五大高耗能产业中,合成氨耗能占总量的40%,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31.2%,因此,该产业节能的潜力非常大。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5年修订本)中提出:2010年,全国吨合成氨能耗由2000年的1900kg标准煤降为1570kg标准煤 ,2020年降为1455kg标准煤。“大纲”还要求推广新型J-99、JR、NC节能型氨合成系统及A301、ZA-5低温低压氨合成催化剂,提高氨净值,降低合成氨生产过程的压力;推广全燃渣循环流化床锅炉;推广合成氨蒸汽自给和“两水”(冷却水、污水)闭路循环

13、技术。2005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国家节能中长期规划,已将合成氨列为节能降耗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规划指出要在重点耗能行业推行能量系统优化,即通过系统优化设计、技术改造和改善管理,实现能源系统效率达到同行业最高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根据规划要求,未来15年,国家一方面将加快推进以洁净煤或天然气替代石油合成氨的工业改造,以节约宝贵的石油资源,另一方面,将大力推动节能降耗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2006年全国合成氨节能改造项目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合成氨节能工程在降耗、环保等方面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会议根据“十一五”期间合成氨能量优化节能工程实施方案规划,到2010年,合成氨行业节

14、能目标是:单位能耗由目前的1700千克标煤/吨下降到1570千克标煤/吨;能源利用效率由目前的42.0%提高到45.5%;实现节能570万585万吨标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377万1413万吨。 (3) 企业发展的需要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因此,大江公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就是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最小的能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小的废物排放,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本项目的上马,对*集团有限公司动力结构调整、节能降耗都有重要意义,是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需要,也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综上所说,*集团有限公司把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作为公司发展的理念,项目实施可进一步做好资源综合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