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2010级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88051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2010级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2010级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2010级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2010级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2010级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2010级第一次月考试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0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基础知识(分)1、请规范的把“我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写入下面的田字格。(2分)2、 判断下列划线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改正(6分)A. 玫瑰( gui)() B. 隐秘(yng )()C. 耸立(cng)()D. 诱惑(yi)(hu)()E. 喧腾(xan )()F. 啜泣(chu)()3、写汉字。(8分) 小q( ) 擎天hn地( ) chu( )泣 宽sh( )du( )落 鹤l( ) so( )扰 糟t ( )4、选出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A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庸碌:形容人平庸,没有作为。B

2、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擎,举起。 幽思:隐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C碌碌无为:平平庸庸没有什么作为。碌碌,忙忙碌碌的样子。纳罕:惊奇,诧异。D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无垠:无边界,无边际。5、填空。(6分)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 时期的伟大 家、 家。生命的意义作者 ,节选自 。 二、默写与文言阅读(分)6、默写。(8分) 故人具鸡黍, 。 ,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 把酒话桑。商女不知亡国恨, 。 ,见不贤而自省也。 ,不亦重乎? ,不亦远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做题。(

3、10分)(甲)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天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7、解释加点的词语(5分)项为之强( ) 徐喷以( )烟 传不习乎(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是知也。( )8、解释下列句中 “之”字的含义。(2分) 心之( )所向 为之( )怡然称快9、翻译句子(6分)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

4、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吾日三省吾身。 10、按要求用原文填空。(3分)(甲)文中作者是怎样得到物外之趣的?答: 写出(乙)文中谈学习方法的一个句子: 答: (乙)文中还有一句谈为人处世的是 三、阅读下列有关“教育”文段,做题。(16分)(甲)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

5、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乙)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 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问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

6、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欺瞒了我的眼睛,这样 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15、 结合(乙)文上下文,在文中划线处填上两个适当的成语,并解释。(2分) : : 16、找出(甲)文中描写“我”下山时心理变化的词语,将其填入下面的方框中,并说明其作用。(2分) 作用: 17、“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右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中的“探”字能否改成“站”字?

7、为什么?(1分)答: 18、两文中父亲和“我”教育孩子的方法有什么特点?你赞成还是反对?请说出你的理由。(3分) 答: 四、阅读写景状物的记叙文老丝瓜的故事,完成16-20题。(19分) 春天,邻院种丝瓜,爬得满院都是,甚至越过“边界”爬到我家院内的一棵树上,高高地悬着,风儿吹过,它悠然自得地晃动着它那浅紫色的、瘦小的身躯。 入夏了,丝瓜长大了,换上了一件深绿色的外衣。后来,邻院中的丝瓜都被陆续地摘走了,只有树上这只依然高悬。绿油油的、浓密的树叶与丝瓜浑然一体,不仔细看竟发现不了它藏在哪里,只有在晚风吹过时,随着树叶哗啦啦的歌唱,丝瓜才羞涩地从树叶中间露出它的容颜。 入秋了,丝瓜的外衣变黄了,而且颜色一天天加重,变成深褐色。同时,树上的叶子也变黄了,秋风吹过,只只黄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像是为老丝瓜开一场告别的舞会。看到这场景,我心头不禁掠过一丝淡淡的凄凉。 冬天到了,狂风在呼啸,那丝瓜被肆虐的狂风刮得东倒西歪。我总担心它会被这风刮落,可每每狂风过后,老丝瓜依然平静地悬在那里,颜色愈深。 我坐在窗前,窗外是光秃秃的一片,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