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86898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工程现场用电安全管理1、变压器室、控制室及配电室的建筑应符合下列要求1.1 防雨,防风沙;防火等级不低于三级,其中变压器室不低于二级。 1.2 采用百叶窗或窗口装金属网,金属网孔不大于 10mm10mm。 1.3 邻街采光高窗的下檐与室外地面高度不小于 1.8m。 1.4 门向外开,其高度与宽度便于设备出入。 1.5 面积与高度满足配电装置的维护与操作所需的安全距离,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6 容量在 400kVA 及以下的变压器,可采用杆上安装。杆上变压器的底部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5m 。1.7 容量在 400kVA 以上的变压器采用地面安装。装设变压器的平台应高出地面 0

2、.5m,其四周应装设高度不小于 1.7m 的围栏。围栏与变压器外廓的距离不得小于 1m,并应在其明显部位悬挂警告牌。 1.8 配电室要配备电器灭火器材2、 架空配电线路及电缆线路2.1 线路架设2.1.1 供电线路路径的选择应合理,应避开易撞、易碰、易受雨水冲刷和气体腐蚀的地带,并应避于施工中交通频繁等场所。2.1.2 施工现场内的低压架空线路在人员频繁活动区或大型机具集中作业区,应采用绝缘线。绝缘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并不得直接捆绑在电杆、树木、脚手架上,不得拖拉在在面上。2.2 电缆敷设2.2.1 供电电缆应沿道路路边或建筑物边缘埋设,并宜沿直线敷设;转弯处和直线段每隔 20m 处应设电缆走

3、向标志。2.2.2 电缆直埋时,其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0.7m;电缆上下应铺以软土或砂土,其厚度不得小于 100mm,并应盖砖保护。2.2.3 电缆与道路交叉处,应敷设在坚固的保护管内;管的两端宜伸出路基 2m。电缆与热力管道(管沟)及热力设备平行、交叉时,应采取隔热措施。2.2.4 进入变电所、配电所的电缆沟或电缆管,在电缆敷设完成后应将管口堵实。3、 接地保护及防雷保护3.1 接地保护 当施工现场设有专供施工用的低压侧为 380/220V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时,其低压侧应采用保护导体和中性导体分离接地系统( TN-S 系统)。3.2 接零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3.2.1 架空线路终

4、端、总配电盘及区域配电箱电电源变压器的距离超过 50m 以上时,其保护零线( PE 线)应作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10。 3.2.2 接引至电气设备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必须分开。保护零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3.2.3 接引至移动式电动工具可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保护零线必须采用铜芯软线,其截面不宜小于相线的 1/3,且不得小于 1.5mm2。3.2.4 用电设备的保护地线或保护零线应并联接地,严禁串联接地或接零。3.2.5 保护地线或保护零线应采用焊接、压接、螺栓连接或其他可靠方法连接。严禁缠绕或钩挂。3.2.6 施工现场和临时生活区的高度在 20m 及以上井字架、脚手架、正在施工的建

5、筑物以及塔式起重机、机具、水塔等设施,均应装设防雷保护。4、 常用电气设备4.1 一般规定4.1.1 采用的电气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4.1.2 使用中的电气设备应保持完好的工作状态,严禁带故障运行。4.1.3 电气设备不得超铭牌运行。4.1.4 固定式电气设备应标志齐全。4.2 配电箱和开关箱4.2.1 配电箱和开关箱应安装牢固,便于操作和维修。4.2.2 落地安装的配电箱和开关箱,设置地点就平坦并高出地面,其附近不得堆放杂物。4.2.3 配电箱、开关箱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宜设在箱的下面或侧面,电源的引出线应穿管并设防水弯头。4.2.4 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导

6、线应绝缘良好、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导线端头应采用螺栓连接或压接。4.2.5 具有 3 个回路以上的配电箱应设总刀闸及分路刀闸。每一分路刀闸不应接 2 台或 2 台以上电气设备,不应供 2 个或 2 个以作业组使用。4.2.6 照时、动力合一配电箱应分别装设刀闸或开关。4.2.7 配电箱、开关箱内安装的接触器、刀闸、开关等电气设备,应动作灵活,接触良好可靠,触头没有严惩烧蚀现象。4.2.8配电柜(盘)正面的通道宽度,单划不小于1.5m,双划不少于2m,后面的维护通道为0.8m(个别部位不许少于0.6m),侧面通道不少于1m。4.2.9配电柜(盘)应装设短路、过负荷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开关。配电柜(

7、盘)上的配电线路开关应标明控制回路。4.2.10配电柜(盘)或配电线路维修时,应挂停电标志牌。停、送电必须由专人负责。4.2.11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区,分配电箱应装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4.2.12箱体的金属外壳应做保护按零(或接地),保护零线必须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4.2.13配电箱、开关必须防雨、防尘。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底面,并要求上部为电源端,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4.3 熔断器和插座4.3.1 熔断器的规格应满足被保护线路和设备的要求;熔体不得

8、削小或合股使用,严禁用金属线代替熔丝。4.3.2 熔体应有保护罩。管型熔断器不得无管使用;有填充材料的熔断器不得改装使用。4.3.3 熔体熔断后,必须查明原因并扣除故障后方可更换;装好保护罩后方可送电。4.3.4 更换熔体时严禁采用不合格的熔体代替。4.3.5 插销和插座必须配套使用。I 类电气设备应选用可接保护线的三孔插座。4.4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4.4.1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手持式电动工具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4.4.2 长期停用或新领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并应测绝缘。 4.4.3 移

9、动式电动工具、手持式电动工具通电前应做好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4.4.4 移动式电动工具、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加装单独的电源开关和保护,严禁 1 台开关接 2 台及 2 台以上的电动设备。4.4.5 移动式电动工具、手持式电动工具当采用插座连接时,其插头、插座应无损伤、无裂纹,且绝缘良好。4.4.6 使用移动式电动工具因故障离开现场暂停工作或遇突然停电时,应拉开电源开关。4.4.7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加装高灵敏动作的漏电保护器。4.4.8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铜芯多股橡套软电缆或聚氯乙烯绝缘氯乙烯护套软电缆。电缆应避开热源,且不得拖拉在地上。当不能满足上述

10、要求时,应采取防止重物压坏电缆等措施。4.4.9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完毕后,必须在电源侧将电源断开。4.4.10 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应戴绝缘手套或站在绝缘台上。4.5 电焊机4.5.1 根据施工需要,电焊机宜按区域或标高层集中设置,并应编号。4.5.2 布置在室外的电焊机应设置在干燥场所,并应设棚遮蔽。4.5.3 电焊机的外壳应可靠接地。4.5.4 电焊机的各线卷对电焊机外壳的热态绝缘电阻值不得小于 0.4M。4.5.5 电焊机的裸露导部分和转动部分应装安全保护罩。直流电焊机的调节器被拆下后,机壳上露出的孔洞应加设保护罩。4.5.6 电焊机一次侧的电源线必须绝缘良好,不得随地拖

11、拉,其长度不宜大于 5m。4.5.7 电焊机的电源开关应单独设置。直流电焊机的电源应采用启动器控制。4.5.8 电焊把钳绝缘必须良好。4.5.9 电焊机二次侧引出线宜采用橡皮绝缘铜芯软电缆,其长度不宜大于 30m。4.6 起重机4.6.1 起重机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4.6.2 塔式起重机上的电气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中的要求。4.6.3 起重机电源电缆长度,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4.6.4 中、小型起重机上或其附近,应设能断开电源的开关。4.6.5 起重机械的电源电缆应经常检查,必要时应设专人维护。4.6.6

12、未经有关人员批准,起重机上的电气设备和接线方式不得随意改动。4.6.7 起重机电气设备应定期检查,发现缺陷应及时处理。在起吊过程中不得进行电气检修工作。4.6.8 起重机电气设备的检修和试运行,必须取得其他专业人员的配合。4.6.9 塔式起重机的防雷及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的规定及产品技术要求,其接地应可靠。利用自然接地体时,应保证有良好的电气通路。5、 照明5.1 照明灯具和器材必须绝缘良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5.2 照明线路应布线整齐,相对固定。室内安装的固定式照明灯具悬挂高度不得低于 2.4m,室外安装的照明灯具不得低于 3m。安装在露天工作场所的照明灯

13、具应选用防水型灯火。5.3 现场办公室、宿舍、工作棚内的照明线,除橡套软电缆和塑料护套线外,均应固定在绝缘子上,并应分开敷设;穿过墙壁时应套绝缘管。5.4 照明电源线路不得接触潮湿地面,并不得接近热源和直接绑挂在金属构架上。在脚手架上安装临时照明时,在竹木脚手架上应加绝缘子,在金属脚手架上应设木横担和绝缘子。5.5 使用行灯应符合下列要求: 5.5.1 电压不得超过 36V。5.5.2 行灯应有保护罩。 5.5.3 行灯的手柄应绝缘良好用耐热、防潮。 5.5.4 行灯的电源线应采用橡套软电缆。5.5.5 照明灯具与易燃物之间,应保护一定的安全距离,普通灯具不宜小于 300mm;聚光灯、碘钨灯等

14、高热灯具不宜小于 500mm,且不得直接照射易燃物。当间距不够时,应采取隔热措施。6、 安全技术管理6.1 供用电设施投入运行前,用电单位应建立、健全用电管理机构,组织好运行、维护专业班组,明确管理机构与专业班组的职责。6.2 用电单位应健立、健全供用电设施的运行及维护操作规定;运行与维护人员必须学习这些操作规定,熟悉本单位的供用电系统。6.3 用电单位必须建立用电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组用电安全负责人。6.46.4.1临时用电必须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编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6.4.2临时用电工程图纸必须单独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绘制,经技术负责人审批

15、后作为临时施工的依据。6.4.3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步骤:现场勘探,确定电源进线总配电箱(柜),分配电箱的位置及线路走向。 进行负荷计算,选择导线截面和电器的类型、规格。绘制电气平面图,立面图和接线系统图。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6.4.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及修改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技术交底资料。临时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接地电阻测定记录。定期检(复)查表(工地每月,公司每季进行一次)。电工维修工作记录。6.5 用电设施的运行及维护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6.5.1 经医生检查无妨碍从事电气工作的病症。6.5.2 掌握必要的电气知识,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6.5.3 掌握触电解救法和人工呼吸法。6.5.4 新参加工作的维护电工、临时工、实习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