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高中语文第七单元过关检测部编版必修下册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868790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秋高中语文第七单元过关检测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年秋高中语文第七单元过关检测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2年秋高中语文第七单元过关检测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2年秋高中语文第七单元过关检测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2年秋高中语文第七单元过关检测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秋高中语文第七单元过关检测部编版必修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秋高中语文第七单元过关检测部编版必修下册(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过关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材料一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第二十四回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家”至“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不足两千字,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仁、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都很传神,卜世仁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人物的语言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这是初恋中的智能的语言,反映她心里的甜意。

2、“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是金钏的语言,反映她因受宝玉的赏爱而心悦意肯、别无他虑的心态。“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要数黛玉、王熙凤、红玉、麝月几人。林黛玉慧心巧舌、聪明伶俐;王熙凤先意承志、博取欢心;红玉伶牙俐齿,如簧百转;麝月在教训老婆子时词锋逼人,势猛气锐。作者对这四个人的语言是精心设计的,是特写。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也都有诗的素质,它

3、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的。诗是什么?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纪事,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摘编自冯其庸的语言魅力)材料二红楼梦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见缠绵,革命家见排满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实属正常。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其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人说出,即“大旨谈情”。红楼梦可称为“言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不同。我们可以从“情”字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第一层境界,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

4、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闺阁立传、女儿正名。刘鹗老残游记言:雪芹之大痛深悲,乃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提醒龄官快避雨去,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受父笞打、黛玉来探,却只嚷不疼,希望黛玉不要伤心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体贴,以己之心体人之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当时“仁”道日渐僵化,而作为躯壳的“礼”反据要津,红楼梦中亦有暗讽,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

5、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而宝玉的形象是对“仁”“礼”平衡的一次拨乱反正。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核是对封建道德的反抗,宝玉就是代表,实则大谬。宝玉蔑视的是虚伪,是虚礼,而非道德,他领会到了“仁”道精髓,即体贴,是真道德的践行者。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更是充满无限情怀的天真之书、博爱之书。“仁”道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推己及人,即可得仁。宝玉对一切美好、纯净的事物都充满关爱。第三十五回说宝玉“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宝玉之“多情而善感”毫无矫揉,发乎真心,他有仁心,坚持、热爱、有信仰;他有诗心,天真、浪漫

6、、充满想象。二者结合,便是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的真实面貌,而这或许也是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之“情”的真实面貌。(摘编自王学良如何赏析作为“言情小说”的)材料三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黛玉进府,是贵族少女兼伶仃孤女角度;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穷人兼世故老妪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王熙凤角度。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红楼梦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

7、有重要联系。在红楼梦前三回中得到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凤、宝玉、黛玉。熙凤和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黛玉到荣国府,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她夸黛玉长得好,主要为逗老祖宗开心,所以还有下边的话:“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至于黛玉标致到什么程度,曹雪芹却故意不写,他要将黛玉的外貌放到最应该观察的人眼中写,绛珠仙草只能在神瑛侍者面前显露绝世风姿。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必须从贾宝玉眼中看出,且要接着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林黛玉眼中,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外貌得到了详尽展示,他的通灵玉却绝对不

8、能从林黛玉眼中叙出,所以当袭人要拿通灵玉给黛玉看时,被婉拒。宝玉的通灵玉只能从最终兑现了“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眼中叙出。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又一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因。(摘编自马瑞芳红楼故事和文本写法)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绝唱”,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者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表情达意,人物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B.材料一认为红楼梦不仅是小说,也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源于作品中穿插着很多诗,而且从始至终都是叙述与抒情的交融,具有梦幻色彩。C.材料二

9、列举了关于红楼梦主题的众多说法,指出其主题即作者开篇说的“大旨谈情”,我们可以从“情”字入手去理解把握小说的主旨。D.材料三重点关注了红楼梦中的叙事特点,通过列举事例、引用原文,对红楼梦叙事特点进行阐释,准确到位。答案:B解析:B项,“从始至终都是”“梦幻色彩”说法错误。作者只是说在前八十回的叙述中“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的”,而不是说从始至终。另外,“梦幻色彩”说法也不对。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精妙传神,表现力很强,寥寥几笔就将智能、金钏以及李贵等人描绘得栩栩如生。B.红楼梦精心设计了黛玉、王熙凤、麝月等人

10、的语言特写,符合人物身份,突显了人物性格,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C.红楼梦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有相似之处,因此,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D.红楼梦中“情”的实质可能是“仁心”与“诗心”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宝玉身上表现为坚持、热爱、有信仰与天真、浪漫、充满想象。答案:C解析:C项,“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说法错误。红楼梦虽可理解为“言情小说”,但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并不符合曹雪芹的创作意图。3.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如宝钗过生日时点了涉及和尚的戏,暗示她未

11、来的丈夫将会出家。B.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也是富有诗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C.胡适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式,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D.无论人或物、有情或无情,宝玉都可以体贴其悲音,感怀其情愫。对他来说,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答案:D解析:A项是说小说中“戏文”与人物命运的关联。B项说的是红楼梦富有诗意,具有言外之意。C项是作为考据派的胡适的成果。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参考答案:论证方式多样。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对

12、比论证等。作者引用了鲁迅、刘鹗的语句,选取了宝玉与玉钏儿、龄官、黛玉的交往,运用了饺子、西瓜子等比喻,让论证更有说服力。论证结构清晰,运用总分结构,分条论证。作者从“情”字入手,分析了从“情”字理解小说主题的四个层面,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论证语言浅显明了。作者通过比喻、对比、举例等手法,用通俗浅显的语句,将观点一一展示,化难为易,通俗易懂。5.请结合材料三,概述红楼梦在叙事方面的主要特点。(6分)参考答案:每个章节可以从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又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

13、深刻的叙事角度;对主要人物、关键情节的描写,通过特定的人物去实现;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多种叙事视角综合运用、转换自如。(二)现代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曹雪芹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

14、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宝玉便走了进来,笑道:“偏你们吃梯己茶呢。”二人都笑道:“你又赶了来飺茶吃。这里并没你的。”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

15、上面的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妙玉斟了一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宝玉笑道:“俗话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糟踏。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说的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宝玉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是了。”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