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品错题客观题练习.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86489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思品错题客观题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思品错题客观题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思品错题客观题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思品错题客观题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思品错题客观题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思品错题客观题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思品错题客观题练习.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思品客观题错题训练一、选择题1. 一位哲人指出:“首先,我们培养了儿习惯,后来,习惯塑造了我们。”下列选项中符合这 句话意思的有B 习惯是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 习惯有好坏之分 好习惯受用一生 好习惯是需要培养的 A B C D2. “人应该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D A培养好习惯必须有完善可行的计划 B培养好习惯必须有毅力 C培养好习惯必须改掉坏习惯 D培养好习惯必须有实际行动3. 小王转了新的学校后,一开始他总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总觉得别人和自己过 不去。后来在老师的教育和同学的感染下,他的性情渐渐地转变了,当他以开朗的心情和 友善的眼光重新看待周围

2、的一切时,他深深地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说明B A小王意志坚强,不怕困难 B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能使我们充分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C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社会成员,需要正确认识社会,还要正确认识自己 D乐观的心态,能使我们在困难、失败和挫折面前更有勇气和信心4.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骄傲自大,大意失荆州,失地之后,刘备为此悲愤不已,不顾诸 葛亮的劝阻,亲率大军进攻东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惨遭失败。这个故事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D A要不怕困难 B要处事果断 C要坚持不懈 D要善于自制5. 李师傅四十多岁下岗,心里很失落。但他决心考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家人。他了解到国 外对玩具的需求量

3、很大,而我国生产的玩具又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决定开个玩具厂,创 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李师傅用实际行动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主要是B A对自己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B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能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战胜困难 C面对复杂的情景,处事果断 D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6. 意志是成人、成才、成学、成业的关键,无论从事什么活动,没有料号的意志品质,都是 难以成功的,下列能说明这个道理的有B 志不强者智不达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A B C D7. “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要做好一件

4、事,必须要A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善始善终 锲而不舍 A B C D8. 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要洗脸漱口,每做一件事都要有头有尾。这些都是一个人起 码的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和精神就能保持起码的健康。这说明D A习惯影响人的思维 B习惯影响人的工作效率 C习惯影响人的行为 D习惯影响人的身体健康9. 有人曾问爱迪生:“成功的首要条件是什么?”他回答说:“如果你有一种让自己的身心 全部投入到同一事情上而且不知疲倦、锲而不舍的能力,你离成功就不远了。”对此正确 的理解是 习惯影响人的事业 习惯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 好习惯使人受益终身 A B C D10. 我国著名航

5、天员聂海胜从小喜欢思考。一天晚上,他遇到一道学习上的难题,想了很久 都没做出来。他妈妈很心疼,像告诉他怎么做,他不答应,两个小时后他成功地解出难 题。这个事例告诉我们C A要独立完成作业 B做任何事都不要依靠别人 C成就事业的人,大都是自立自强的人 D只要具备了自立品格,就是一个成功的人11. 绵阳市人民警察黄曼伤残后,没有向命运妥协,在与伤病顽强抗争的同时,积极参加专 业心理辅导知识培训,获得心理咨询师证书后,回到警队开设了“黄曼警务工作室”,在 轮椅上舞出了美丽人生。黄曼的人生经历启示我们C 自立才能走向自强,赢得自尊 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越多,越 可以使自己更快成才 要勇于

6、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要正确对待挫折,磨砺意 志,自强不息 A B C D12. 有的同学为自己的父母“有能耐”而感到骄傲和荣耀,也有的同学为自己的父母“没本 事”而自卑和怨恨,其实都是不对的。这是因为D A天下的父母之爱都是不同的 B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式无法被解除的 C每个人的未来都是父母决定的 D我们每个人都没有选择父母的机会和权利13. 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我们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这就使我们与父母之间结成了世界上最亲 密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C 我们不可能选择父母 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血缘关系 浓浓的日常亲情中 亲情的自然流露上 A B C D14. 造成父母、子女两代人隔阂的原因主要有A 生活

7、经历不同 角色身份不同 兴趣爱好不同 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不同 A B C D15. 张刚的老师建议他应多与父母沟通,以消除与父母的误会和矛盾,他的回答是:“现在还 有与父母沟通的人吗”张刚的观点C 是片面的、消极的 夸大了与父母的矛盾 不利于他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利于消除与父母之间的代沟 A B C D16. 对于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认识正确的是D A父母不能尊重子女的独立意识 B子女观点片面、偏激,不能理解父母的关爱 C青春期和更年期闹战争,什么道理也讲不清 D父母和子女都有责任,缺乏平等沟通17. 有人这样比喻亲子间的冲突:“孩子是火种,父母常常是火药,火药是怎么堆起来的?是 用爱堆起来的,

8、你对他越不断地付出,付出一分,这儿的火药多一点,有一天他让你不 高兴了,他这一点,爆炸了。”这启示我们在以“逆反”言行回应父母时,要看到A A父母对我们的爱 B受伤害的是父母 C父母时负主要责任的 D冲突是由子女引发的18. 我们与父母之间因意见不一产生一些矛盾是一种普遍现象。之所以产生“意见不一”是 因为C 子女年龄的增长 子女自我意识的增强 子女独立意识的增强 子女不能虚心地接受父母的教育 A B C D19. 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能使我们深刻感受到B A老师对工作不要报酬 B老师对工作的热爱与奉献 C老师知识的丰厚与道德的高尚 D老师的清贫20. 尊敬老师,最重要的是

9、B A听老师的话 B尊重老师的劳动 C对老师有礼貌 D按时完成作业21. 小明的爸爸身患重病,父母离婚后,年仅十岁的小明挑起了照顾爸爸的重担,有时顾不 上吃早饭就去上学。对此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D 小明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照顾病人是大人的事 孝敬父母需要付出时间和体力, 甚至委屈自己 孝敬父母时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小明的做 法体现了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 A B C D22. 下列属于“当为而不为”的有D 警察接警不出 医生见死不救 老板招用童工 随地吐痰 A B C D23.“言必行,行必果”指的是A 人要有诚信 任何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行为的后果 会直接表

10、现出来 行为的后果一定会随着行为的发生而发生 A B C D24.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因为不负责任D 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 会有损他人、集体、国家利益 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会得不到人们的信任 A B C D25.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集中体现在B A行为前应该有所思考与选择 B行为后要自省与负责 C行为中要自律与自控 D自我调控26.成人的基本标志有D 具有责任意识 年满18周岁 具有责任能力 自然人到了成年阶段 A B C D27.“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是公安部门对广大居民的承诺。这种承 诺及其履行B 使公安民警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大为改观 是建立良睦规范、维护司法

11、公正的重大举措 使整个社会的治安进一步好转 表明公安部门把承诺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A B C D28.2008年7月19日农民日报“承诺”也要打假的文章:许多地方的党政部门,都推行 了“公开承诺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地方的承诺却变了调,出现了一些“假冒伪 劣”,一些部门和单位在承诺时嘴上说得真真切切,纸上写得明明白白,墙上挂得实实在 在,可就是不见市级行动,也不予及时兑现,使承诺沦为“空头支票”。这篇文章强调, 政府在作出承诺时要B A可以不考虑市级情况 B量力而行 C听从人民群众的意见 D可以不兑现承诺29.李某向邻居王某借债务2000元,未写欠条,许诺一个月内归还,可时隔一年仍

12、未归还, 王某怒向李某索要,若你是李某,你此时的正确做法应该是D 首先文明情况,再向李某索要 向李某说明,不守诺言的行为要受到道义上的谴 责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要回欠款 A B C D30.小明在无警察值班的十字路口闯红灯,导致车祸发生,自己的胳膊被摔伤。这一事件说 明D 行为与后果是一致的, 有行为就会有后果 维护交通规则是我们每个人应承担的 责任 警察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责任 对他人不负责任也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A B C D31.“每个人在受惠于社会和他人时,也必然要服务于他人和社会。”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D A责任是相互的 B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他人和社会,同时也要为社会和他人尽责任 C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D在人生发展过程汇总,变化的是责任的具体内容,不变的是每个人都有他必须担当的责 任32.早上人民路路口,路口东西向红灯闪烁时,一位行人闯红灯这是可能会产生的 后果是A 群体效仿 交通堵塞 发生车祸 侥幸通过 A B C D33.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B A为自己赢得自尊自信 B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C用合理的方法,及时纠正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