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杰散文选读后感.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864644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傅杰散文选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傅杰散文选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傅杰散文选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傅杰散文选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傅杰散文选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傅杰散文选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傅杰散文选读后感.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傅杰散文选读后感 傅杰散文选读后感不久前一下子收到傅杰先生的四部着作:傅杰散文选傅杰保险论文选傅杰楹联选傅杰诗选,不禁感到很惊讶我只知道傅杰是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公司副总裁、中国保险学会理事、中国寿险营销领军人、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山东省青年书协副主席,忙得不亦乐乎,没想到还忙里偷闲写下了这么多着作,加上已经出版的余明善文稿魏始平公造像记集联新兴寿险公司的成功探索中国保险理论与实务研究,以及待刊的傅杰艺术评论选傅杰访谈录傅杰书法作品选诗经集说始平公研究书镜评碑,就更使我惊讶他的勤奋和硕果累累了。对傅杰精通的书法、楹联、古诗、保险,我都是门外汉,不敢置喙,这里只谈谈傅杰散文选的读后感。开篇的

2、马一浮先生与“山上有好水”就很棒,起承转合,层次分明,先写了一首无名氏的诗山上有好水,然后写马一浮及其弟子对这首诗的修改,使原诗更合辙押韵,然后是傅杰对这首诗的进一步推敲,给这首诗赋予了新的意义,使之更加有禅味,后来居上。顾随先生的余明善先生的师生之道与师生之情也都写得曲折巧妙,出人意料,写出了真情实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余明善先生收作者为学生,却不收分文学费,金针度人,把自己的道德文章书法艺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作者。这种传统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如今已是凤毛麟角,令人难忘。在抗战中创办女学的张淑纯先生也让人嗟叹久之。张淑纯先生1940年“伯父又捐款五千元,我将先人给我的遗资,捐给学校一万五千元。

3、”1945年春,为定购新校舍(房价为三十条黄金),“乃把自己所有的首饰卖掉,捐给学校抵作房价的一半”。就是这样一位在国难当头时节,尽斥家财立志兴学的知识女性,在1950年1月底,却被公安局的同志“叮嘱”:“回家后不要接见任何人,以免干扰你的思想。”有两位第二天就要搬家到外地的学生来看望老校长,张淑纯先生却怕连累她们,坚决闭门不见,以致三十多年后回想起来还觉得“不胜追悔和怀念!”我曾把此篇与傅杰诗文选录中的乡光人瑞记鸿泥中的相关文字比较,因为前者引用了张淑纯先生的遗文,则文章别有洞天,境界全出。傅杰先生是中文系的高材生,古体诗词造诣颇深,为人处世颇得古君子风。事业有成后,为恩师整理、出版了余明善

4、文稿,使余先生的道德文章书法造诣更加广为人知。这部傅杰散文选从内容到形式,都让我想起上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的风度和时尚:薄薄的篇幅,短短的文章,内敛的感情,点到而止的文风。典雅、精致,充满了古代知识分子的趣味,而又有现代人的专业知识。丝毫不受当代所谓“大散文”的诱惑和影响。相比较来说,写名人轶事的篇章,比写他保险、企业的本行的文字要轻灵明快,更加逸兴遄飞。一位到南方发展的新闻界朋友曾说,南人和北人的文章,一看便知。我琢磨了很久,可能南人的文章技巧更纯熟,北人的文章感情更丰沛。北人淳朴,南人精明。傅杰北人南相,文章小巧玲珑,无技巧显示出大技巧。“文章憎命达”,在傅杰这里失灵了。套用一段名言:在阶层

5、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层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层的烙印。每一个人的文章都只反映他生存的那个圈子的生活,不可能有反映所有阶层生活的文章,要求文章承载那么多的内容,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傅杰很欣赏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说法。文章要反映现实生活,能够反映作者的现实生活已经很难得,要求作者反映别人的生活,往往是一种苛求。傅杰的散文是写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们看的,也只有亲朋好友们最能理解他和他的散文。他并没有以公共知识分子自居,读者也不能用公共知识分子的标准要求他。傅杰的成功靠的是天赋加勤奋,是不可复制的。同样,不要期望读了他的文章就也能像他那样成功。从他的散文中读出上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的流风余韵,足矣。您还想期待得到其他什么吗?传统读书人上得了台面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私下里的目标也有四个:起它一个号,刻它一部稿,捐它一个官,讨它一房小。状元张謇说:三十岁以前读书,三十岁到七十岁做事,七十岁以后做不动事了再读书。傅杰号也有了,稿也刻了(不止一部)。官不靠捐,有能力自然就会担当更重的责任。傅杰既有在大学里长期教学、起草讲话稿的经验,又有在保险业界摸爬滚打开拓创新的成就。年届知天命,自言不再搞散文类的小玩意,要做大事情。颇有辞赋“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的气概。我们期待他在更高的领域里有更大的作为。从未做过序言,也不敢称作序言,这只是篇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