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运载火箭项目申请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863819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147 大小:13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运载火箭项目申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山东运载火箭项目申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山东运载火箭项目申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山东运载火箭项目申请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山东运载火箭项目申请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运载火箭项目申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运载火箭项目申请报告(1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泓域咨询/山东运载火箭项目申请报告山东运载火箭项目申请报告x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第一章 市场分析10一、 从应用端倒推商业航天产业,车企“跨界”造星成为热点10二、 商业航天利好政策频出,国内外投融资活跃度不减11三、 回收复用技术突破带来低成本之外的新竞争优势12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说明14一、 公司基本信息14二、 公司简介14三、 公司竞争优势15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17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17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17五、 核心人员介绍18六、 经营宗旨19七、 公司发展规划20第三章 背景及必要性22一、 全球运载火箭发射市场格局稳定22二、 我国商业火箭与SpaceX差距较

2、大,民营航天企业任重而道远23三、 产能、成本制约卫星制造发展,车企“跨界”造星成热点25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28第四章 绪论29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29二、 项目承办单位29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30四、 报告编制说明32五、 项目建设选址34六、 项目生产规模34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34八、 环境影响34九、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35十、 资金筹措方案35十一、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35十二、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36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36第五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39一、 项目选址原则39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39三、 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41四、 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44五、 项

3、目选址综合评价47第六章 建筑工程方案分析48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48二、 建设方案50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51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51第七章 发展规划分析53一、 公司发展规划53二、 保障措施54第八章 SWOT分析说明57一、 优势分析(S)57二、 劣势分析(W)59三、 机会分析(O)59四、 威胁分析(T)61第九章 运营管理模式65一、 公司经营宗旨65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65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66四、 财务会计制度69第十章 劳动安全生产77一、 编制依据77二、 防范措施79三、 预期效果评价83第十一章 节能方案说明85一、 项目节能概述85二、 能源消费种

4、类和数量分析86能耗分析一览表87三、 项目节能措施87四、 节能综合评价89第十二章 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90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90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92三、 质量管理93四、 设备选型方案94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95第十三章 原辅材料供应、成品管理96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96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96第十四章 人力资源配置97一、 人力资源配置97劳动定员一览表97二、 员工技能培训97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分析100一、 编制依据100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101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02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103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

5、环境影响分析104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104七、 环境管理分析105八、 结论及建议107第十六章 投资计划方案108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108二、 建设投资估算108建设投资估算表110三、 建设期利息11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0四、 流动资金111流动资金估算表112五、 项目总投资11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13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1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14第十七章 经济效益及财务分析116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116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1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8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0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

6、2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2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23五、 偿债能力分析12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5六、 经济评价结论125第十八章 招标方案126一、 项目招标依据126二、 项目招标范围126三、 招标要求126四、 招标组织方式129五、 招标信息发布132第十九章 项目综合评价说明133第二十章 补充表格135建设投资估算表13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35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36流动资金估算表13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3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3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4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40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41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42利润及

7、利润分配表14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43报告说明火箭发射方面,我国民营火箭发射次数、成功率(4次,25%)均与SpaceX(58次,100%)相距甚远。2021年-至今,SpaceX(未上市)共进行了58次发射任务,其中2021年发射31次,2022年上半年发射27次,成功率达100%。而我国民营火箭只尝试发射了4次,由星际荣耀(未上市)和星河动力(未上市)两家进行,成功率只有25%。即便加上“国家队”面向商业发射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次数(24次)仍不及猎鹰九号发射次数的1/2。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2934.0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7160.3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47%;

8、建设期利息327.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9%;流动资金5446.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54%。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65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0530.80万元,净利润10599.8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5.91%,财务净现值23358.5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06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项目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来源广泛,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巨大;本项目产品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成本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三废排放少,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项目场地及周边环境经考察适合本项目建设;项目产品畅销,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

9、力强,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市场分析一、 从应用端倒推商业航天产业,车企“跨界”造星成为热点车企“跨界”造星成为热点,国内“造车+造星”的特斯拉模式不断发展。低轨卫星可实现厘米级高精度定位,卫星成为了汽车实现自动驾驶的必修科目,同时也是车企发展自动驾驶以及智能出行的重要一环。随着低轨卫星网络的逐渐完善,其带动的产业链市场也将逐渐扩大,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关乎未来出行的发展方向。车企在行业中的“制造商”身份也有望逐步转变为业务更广泛的科技公司。现在,以特斯拉

10、为代表的企业,正在模糊汽车和航空航天的概念,甚至还把汽车发射到太空。国内企业也在寻求发展,从2019年开始,国内有关车企“放卫星”的新闻便陆续出现在了大家的视线中。长城的CZ-11WEY火箭成功发射、长安欧尚X7跟随火箭升空、广汽传祺冠名火箭升空致敬医护工作者,多家车企都以不同形式涉及航空航天领域。而今年以小米雷军的银河航天及吉利集团的时空道宇为标杆,车企“跨界”造星照进现实成为热点趋势。吉利作为车企造星新势力的“先行者”,从应用端倒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在“特斯拉+”商业模型中,SpaceX、Starlink为其提供极为夸张的价值溢价,同为全球唯二“一手造车、一手造星”的企业,时空道宇就是Sp

11、aceX的角色。时空道宇布局商业航天全产业链,打造低轨卫星星座,全面提升吉利控股旗下极氪、领克、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等品牌的用户智能出行体验。通过“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建设,吉利控股集团将构建天地一体化高精时空信息系统,逐渐实现“天地协同”。卫星项目不仅为吉利未来出行生态提供基础设施,还将为自动驾驶、海洋、无人机、物流、测绘等领域提供全方位服务,吉利将率先拓展天地一体化高精时空信息系统在智能驾驶、智慧物流、海洋渔业、智慧能源、环境保护、定制化遥感服务等领域的商业应用。此外,时空道宇正与行业合作伙伴联手,谋划推动中国航天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二、 商业航天利好政策频出,国内外投融资活跃度不减2014年

12、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等单位发布多项政策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卫星,参与运载火箭的研制生产线等,开始为民营的航天机构降低进入门槛。北京、上海和武汉形成我国商业航天三极,其余各省如海南、广东、山东等地政策持续加码。2021年全球商业航天投融资总额超过157亿美元,2022年仍保持活跃,我国商业航天赛道2011至2021年总披露融资额超243亿元,我国商业航天处在“政策放开,资本流入”的黄金时期。此外,分别对全球过去一年商业运载火箭、航天器以及卫星制造领域的大事记进行了整理,从具体的发展成果来看全球商业航天行业发展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各国商业运载火箭有突破,SpaceX进展领先世界。过去

13、一年,SpaceX(未上市)研制的猎鹰九号共成功回收57次,创下同一火箭13次复用记录。最新版星舰SN24已通过第一次低温压力测试,其配备的猛禽二代发动机能够成功产生230吨推力,比一代增加了近25%。美国亚马逊公司(AMZNUS)与ULA(未上市)、阿里安(未上市)和蓝色起源(未上市)达成数十亿美元的运载火箭商业采购协议,涉及多达83个发射任务,成为历史上最大的商业发射协议。美国卫星发射依旧占据全球主导地位,SpaceX是发射主力军。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球在轨卫星共4852颗。其中,美国拥有卫星2944颗,包含商业卫星2516颗,稳居世界第一,中国和俄罗斯分别以499颗卫星和169

14、颗卫星位列第二和第三。2021年9月,SpaceX(未上市)首次发射批量安装了激光星间链路的星链v1.5版本。2022年3月,SpaceX(未上市)向俄乌冲突中通信中断的乌克兰提供首批星链天线,成为卫星互联网在军事化应用领域的首次尝试。此外,星链v2.0版本已完成生产,性能上二代星链卫星的通信能力将比一代(v1.0)高出近10倍。三、 回收复用技术突破带来低成本之外的新竞争优势垂直回收是全球火箭回收方式的主流,SpaceX“超级筷子”带来颠覆性垂直回收新模式。火箭回收复用方式可以分为伞降回收、带翼飞回和垂直回收三种。伞降回收是一级火箭完成级间段分离后使用降落伞进行回收的方式,具有技术成熟度高、

15、运载能力损失小(约10%)、成功率高等优势,但其对着陆地形要求高、难以控制着陆点并且火箭落地后发动机也随之报废,因此与真正意义上的“回收利用”差距较大。带翼飞回是配备机翼结构的一级火箭利用空气动力滑翔降落的回收方式,具有较高的落地精度。但是该方式目前只停留在概念设计阶段并且将增加火箭结构的复杂度导致运载能力降低。此外,垂直回收是目前全球最为主流的回收方式,该方式是通过重启一级火箭发动机以减速并调整成和地面垂直的姿势回到指定地点的回收方式。以SpaceX火箭垂直回收技术为例,垂直回收技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陆上回收;2)海上回收;3)“超级筷子”。除了垂直回收技术共有的对火箭结构改动小、落地精确度高以及可回收包括发动机在内的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