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论《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育思想.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860612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论《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育思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完整word版)论《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育思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完整word版)论《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育思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完整word版)论《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育思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完整word版)论《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育思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论《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育思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论《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育思想.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育思想【摘要】: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最重要的一本教育著作,也是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最集中最系统的表达。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家克雷明在学校的变革一书中曾对此书的出版作过这样的评价:“人们认为这本著作是自卢梭爱弥儿问世以来对教育学所做的最显著的贡献。. 他把教育学上进步主义许多不同的组成部分和谐地合进单一而又范围广泛的理论之中,并赋予它们统一性和方向性。”【关键词】: 职业教育思想 民主主义与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现实意义 杜威 教育哲学 职业学校 人民教育出版社 研究与实验

2、【正文】:民主主义与教育以实用主义思想为指导,讲了26个专题,第16章中主要讨论教育与社会的需要和作用;第717章主要讨论民主主义社会的教育,以民主主义的标准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的目的、兴趣与训练、思维与教学、课程与教材等问题;第1823章主要讨论教育价值问题及对教育价值问题上各种二元论的批判;最后还有专章论述了教育哲学、知识论和道德论。其中除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之外,还对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进行了批判。从杜威的这本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民主主义理念与教育思想。通过对民主主义与教育的认识,综观杜威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我总结以下四点来阐述民主主义与教育思想的重要观点。(一)、教育与生活的关

3、系 1.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就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生活的一种形式,教育的开展过程就是眼前生活的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学校教育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而不是对即有的科学知识组成的文理科目的系统学习。“学校即社会”,应把学校创造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但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中的简单重现。 2.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又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对于儿童来说,每个人都有生长的可能性。这种生长不仅指身体上的发展,而且指智力和道德地发展。这种发展的概念对理解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杜威指出“教育就是不断生长”,“教

4、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二)、经验与课程的关系从“教育及经验的改组与改造”的观点出发,杜威提出了“课程教材心理化”,强调课程应该以儿童现有生活经验为根基,教育过程中主要不是教给儿童即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取经验;杜威从他实用主义的认识论和真理论出发,在教学上提倡“从做中学”,教学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并且附着于儿童的现实生活。教学应为儿童设想,以儿童活动为依据,以儿童心理为根据,强调儿童在自身活动中进行学习,杜威反对传统教育中那种不顾儿童接受能力的直接灌输,生吞活剥的获取间接经验的方式,突破了把儿童放到消极被动的地位,教学完全脱离实际,没有时代感等缺

5、陷。教师应当成为儿童活动的伙伴或参加者,而不是儿童活动的监督者或旁观者。“从做中学”原则要求学生亲自接触具体事物,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再根据所获取的感性知识去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达到亲自动手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从做中学”原则还体现在教学方法中,他认为“教学方法是一种艺术的方法,就是根据目的,应用智力指导的动作方法”,“教学方法所应对的问题是如何寻得一种材料使儿童从事有目的、有作用、有兴趣的活动”。为此,杜威认为教材与教法同属于指导如何达到一定学习目的的途径,二者统一于“做”的活动,教学不应简单地注入知识,而是如何寻求一种最有效

6、的方法,是诱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他强调选择教学方法一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和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发展规律,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教学要因材施教,符合学生的需要和特点。他还重视学习兴趣的作用,他说“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认为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当儿童对学习有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专心致志并愉快地学习,就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强调要为儿童创设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注重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杜威“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实施就是为了创设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认为这是培养全

7、面发展的人的一种手段。杜威曾说,“主要是气氛上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使之显得更亲切和民主化”,“传统的教育只能训练儿童恭敬、服从、小心从事,课业缺乏目的性,这种教育只能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在民主的社会里,应当培养学生的积极的个性,如独立性、主动性、富于智慧”所以强调在教学活动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学习活动的开展。这和教育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相一致的。此外,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对教师的有了更高的要求:1、教师应改变生硬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传统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杜威认为知识不是刻板的、表面的、无趣味的,也不是静止的、冷藏式的,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储存知识的仓库:生硬灌输、死记硬背、

8、机械训练等传统教学观念忽视了学生的内心体验,知识没有经过学生的内化,随时有被遗忘的可能。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活起来,让课堂动起来。让课程教学充满活力,即要做到寓教于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提问相对于传统的“满堂灌”而言是一种较好的教学形式,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但是要防止出现“满堂问”的局面。课堂教学可以精心组织各式各样的小游戏,让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参与,但是要避免“有活动无体验”的现象发生。 2、教师应该改变以教室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式,让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联。杜威指出学校的教材常常是脱离实际的,由于教材没有和日常生活的现实情况相融合,使学生缺乏学

9、习动机,没有现实的感受。教师也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因此教师的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室和学校,要注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与生活紧密相联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校里学刭的知识和生活中的知识的异同,学生更能深刻地理解知识。让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联,不是不要在教室里进行课堂教学了,而是适当地走出课堂,将课堂教学融人生活元素,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如何在生活中运用。3、教师课堂教学既要注意该课程本身的纵向联系,也要注意与其他课程的横向联系。杜威认为知识是互相联系的,永远不存在终极和完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同样要注意知识的联系,一方面注意所教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纵向联系,另一方面注意本课程与其他

10、课程的横向联系。联系新旧知识,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解新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巩固旧知识,这一点很多教师都很了解。但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常常被教师所忽视,这与目前实行的分科教学有很大的关联。分科教学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果走向极端,就容易造成知识的割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明白本课程不是孤立的,而与其他课程是有着各种各样联系的。 4、教师应改变以固定、单一的标准评价学生的方式,允许学生对知识有不同的理解。杜威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听到的实际上是别人的知识,对学生而言,不过是认知的刺激物,学生要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依靠他对别人所传达的知识的反应。传统教

11、学中教师认为学生应该掌握的学生就必须掌握,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就要求采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法。根据杜威对知识的阐述,知识具有个人属性,意思是教师的知识没有经过学生的内化是不会成为学生的知识的,并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能有别于教师,因为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都是建立在个人经验之上的,学生的经验与教师的经验是不同的。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某个问题,教师不应该只追求得到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每个学生的经验不同,对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个时候课堂上可能会出现多个答案,教师不应该只用对错来评价学生,而应该注意到学生答案可取的地方。5、教师应改变照搬教科书和教参书的习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杜威认为知识不是已经

12、决定、视为当然的东西,是要加以思考、修正和补充的,这一点对于我们新课改中的教师尤为重要。我国教育家叶澜曾经说过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习惯照搬教科书和教参书,很少读书学习与业务进修,难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发挥创造性,就是要在教学中根据教的实际情况或是当时的教学情境灵活地变通。 (四)、思维与教学的关系杜威从“思维五步”出发提出“五步教学法”:第一,教师要为学生设置一个与实际经验有关系的问题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的活动是连续的,他们对活动本身是感兴趣的;第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问题的存在,并由此而引发他们积极思维;第三,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对问

13、题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设想;第四,由学生把自己所想出的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整理排列,条理明晰;第五,由学生尝试运用提出的设想来解决问题,直到问题解决。针对不同的教学,杜威并不强求都死守这五个步骤或顺序,主张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强调教学活动应该唤起儿童的反思性思维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儿童通过这种发现式的学习,可以学到创造知识以应付需要的方法。二. 民主主义与教育思想的局限性分析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思想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杜威由于受到他的唯心主义哲学观和资产阶级社会政治观的限制,他的一些观点的提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在教育本

14、质方面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等观点,尽管在反对传统学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和不顾儿童身心发育的弊病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抹煞了教育和生活两者以及学校和社会两者之间的界线,从而轻视个人直接以外的显存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结论,忽视学校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独特规律和职能。(二)在教学原则方面 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观点,尽管合理批判了传统教育“静听”方式的缺陷,但是盲目的宣扬“做”,而否认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在理论上是反科学的,强调“从做中学”,只能偏重于手的活动和技能训练,而轻视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掌握。(三)在学校与学生方面 杜威提出“

15、以儿童为中心”,这种观点虽尖锐批判了传统教育忽视儿童本性的问题及症结,但是任何教育都要有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制约,而不能以儿童的本能为中心,这种过分强调儿童及本能活动在学校中的地位,以致听任儿童自由活动而忽视应有教师的主导,从而不能正确解决儿童与教师关系的问题。(四)在思维与教学方面 杜威提出了“思维五步”和“教学五步”的观点,当然,在儿童的思维活动和学校的教学中有可能存在这样一致的步骤,但是他们的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经验论。因此,在这样的思维过程和教学过程中,儿童获得的主要是个人直接经验的重新组合,养成的仅是怎样去获得个人直接的习惯和能力。(五)在教育目的论方面 杜威反对教育当局,家长和学校教

16、师给儿童树立空洞而遥远的教育目的,同样是不为无功的,但因此认为教育真的没有目的,或不能科学的论证教育目的,则过犹不及。杜威曾说,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是教育的归宿点,在两者之间构成教育历程,教育历程是使儿童社会化,这好像和教育无目的相矛盾。【总结】:对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思想,我们作出任何的简单的肯定或简单的否定,显然是困难的,也是不客观的。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杜威的教育思想,注意批判地借鉴和吸取其中有价值的东西,真正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民主化新思想。参考文献:1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2潘洪建教学知识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113张人杰2004教育中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24叶谰著教育角色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