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是统筹城乡经济-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853019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是统筹城乡经济-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信息化是统筹城乡经济-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信息化是统筹城乡经济-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信息化是统筹城乡经济-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信息化是统筹城乡经济-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化是统筹城乡经济-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是统筹城乡经济-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化是统筹城乡经济 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联通浙江分公司一、前言当今时代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农业都是与信息化同步的农业,因此要加快农业发展,必须积极运用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成果,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继而缩小城乡差距,科学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注重城乡特别是农业领域的信息化工作,获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但是也要看到,全省城乡信息一体化发展还很不完善,特别是农村由于市场信息闭塞,导致农产品市场波动大、农民“买难和“卖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要素流动性差,产供销各个环节浮现矛盾和脱节,城乡信息化

2、存在较大鸿沟等问题。其产生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种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农业信息化建设太过落后,导致市场信息交流不畅,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农村科技文化落后,产业化层次水平上不去,城乡缺少协调互动,城乡信息一体化还远未实现。因此,要大力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寻找以信息化增进各地农业迅速发展的良好发展途径。二、农业信息化的涵义与意义1农业信息化的涵义目前对农业信息化涵义的结识还处在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但多数专家学者觉得,农业信息化就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即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成为农业系统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增进农业持续、稳定、

3、高效发展的过程。具体说来,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涵涉及如下几种方面: (1) 农业生产与管理信息化农作物品种与栽培措施每年都会有新变化,特别是气象、水文与病虫状况,随时都会变化。农业管理的信息化,将使农业的行政、生产、科技、农村公司等管理提高到一种新水平,可以解决管理效率低、调控不及时等问题,增进管理科学化、合理化和最优化。(2)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产品市场信息化重要是农业生产资料的品种、质量、价格上,不能符合农业生产与农民的规定。农民需要的,不懂得到哪里去买好,工厂生产的,不懂得哪里的农民最需要。工厂对各地农民的需要很难及时掌握,这一矛盾的解决,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信息化可以及时理解农民需求,解决农民

4、得不到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矛盾。农产品是农村市场和农业市场中最重要的商品,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关系到一种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使各地的农产品销路畅通,发展以计算机联网为基本的农产品市场信息化是一项基本性建设。 (3) 农业科技教育信息化加快农业科技信息化,建立全省性的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可以加强农业科研和生产活动的信息沟通,加快农业新技术成果的交流和扩散。同步农业教育将呈现新的面貌,农业教育手段和方式也将发生主线性的变化。农民、农技员可以在家中、在本地的农技站或农业学校,通过计算机、手机等多媒体学习多种农业知识。农业教育信息化将大大加快农业知识传播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加速农民科技与文化水平的提

5、高。 (4)农业政策法规信息化一方面,可使广大农民及时获取农业政策法规,消除政策“棚架”;另一方面,加强农业信息化法制、法规建设,对农业领域的国家机密、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等依法保护,同步维护农业生产者、开发者、管理者等农业信息化主体在农业信息网络体系中平等竞争的权益,增进农业信息化发挥正面效应,克制负面效应。 (5)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农村人口的变化,教育、科技的普及限度,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村的道路、能源、卫生状况,农村居民的房屋建筑,小集镇的发展等都是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内容。所谓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就是规定这些部门的信息工作都能实现区域性联网,并使用先进的信息解决与传播技术,以便让各级领

6、导更快更精确地掌握农村社会、经济的变化,从而做出更多英明的决策。 .农业信息化的意义(1)信息化拓展农业产业化活动空间通过农业信息服务,可以进一步推动收集、加工、解决、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信息活动。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打破老式资源约束,根据市场的需要,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纽带,建立多种灵活多样的农业经营实体。特别是随着着农业信息化的形成,农业信息服务业将成为农业产业活动的有机构成部分,通过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增进农民增收。(2)信息化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能力农业信息化使信息和知识作为新的资源要素,融入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引导、

7、控制并变化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老式要素的集约限度和配备关系,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的科技和知识含量将明显增长,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比起老式的技术和措施,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资源运用率高等众多长处,可以大幅度和高效率地开发运用多种农业资源。 (3)信息化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明的智能工具改造和装备农业各部门,建立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可为农业经营管理决策者提供强大的技术手段和丰富、高效、畅通的信息渠道,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到一种新水平,解决管理效率低、调控不及时等问题,增进管理科学化、合理化和最优化,从而加快农业的全面发展。(4)信息化提高农产品市场流通效率市场经济

8、是信息引导的经济,农业市场化规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结识、指引农业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过程,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与产后的有效衔接,解决好农业生产、分派与消费的动态关系,从而使农业顺利进入市场,使农业供求关系在市场中不断获得新的平衡。农业信息化正是为实现上述各方面的有机衔接、运转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农业信息将成为农业市场经济的“润滑剂”,发挥引导农产品市场运营和农业生产安排的作用,大大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5)信息化带动农民生活素质现代化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主体。农业发展的主线目的是增长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福利,提高农民生活素质。农业信息化能促使发达的教育和高新科学技术广

9、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各环节,促使农民可以运用多种智能仪器,全面控制生产过程。同步,现代信息技术也可以进入农民的生活消费领域。如某些发达地区的县级文化娱乐媒体,实现电视网、广播网和计算机互联网的三网合一,农民可以运用这些媒体,理解国内外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动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互连网,理解国内外农业、农民和农村生活的发展动态,还可以丰富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为农村小朋友的学习生活提供广阔的新天地,具有指引农民生活和农村社会活动的作用。(6)信息化增进城乡协调互动与一体化互动联系农村研究都市、联系都市研究农村是解决城乡发展问题的一种重大创新。因此,加快农业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涉及两方面的

10、内容:城乡的协调互动和城乡的一体化互动。信息化对于对的解决城乡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城乡的协调互动角度看,信息化是增进以城带乡战略、以乡促城战略实行的需要。一是信息化是增强都市辐射力的有效手段。高速便捷的信息网络能突破地区限制,使都市的多种技术、服务等资源迅速、有效地从都市传向其他城乡和广大农村地区。二是信息化为以乡促城提供推动力量。通过信息化,农业将实现集约化经营,从而分流出劳动力、资金和土地,用以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乡镇工业的复兴和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离土不离乡,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自下而上的都市化。从城乡的一体化互动角度看,信息化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一体化和行政服务环

11、境一体化改善的需要。一是信息化把越来越多的城乡生产、经营活动纳入了全球经济中,形成了一种以信息为纽带连接而成的城乡统一的全球大市场。二是电子政务的发展能增进城乡政府与民间的一体化沟通,彻底打破城乡二元构造,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三、浙江农业信息化现状与存在的重要问题1.浙江现状浙江是一种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业区域。农业信息化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注重下获得可喜的成果。出台的“数字浙江”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增进农村与农业信息化,有力支持三农问题解决”是我省“数字浙江”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献对我省农村经济信息网络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规定

12、。1月,省委、省政府“有关统筹城乡发展增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浙委1号)文献进一步提出了“继续抓好农业信息服务,重点办好浙江农网,大力推广农技10等服务形式”的建设规定。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各级涉农部门以及气象、教育、广电、电信、联通、移动等单位都积极参与面向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形成了各级政府高度注重、有关公司积极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局面。()全省农村信息网络体系逐渐成型近年来,我省加快了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全省农业信息网络体系逐渐成型,建立了两大省级农业信息核心网站体系“浙江农网”和“浙江农业信息网”,并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工作平台,实现三级网站互联互通。省、市、县各级农

13、业局系统8以上建立了计算机局域网。同步,我省正在组织建设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目前绍兴、丽水和嘉兴的试点已成功运营,下一步将在全省推广。由衢州市率先开办的专为“三农”提供快捷便利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农技1”,得到了广大农户的承认,全省统一的“农技110”农业科技服务热线,成了农民的良师益友。根据国家“金农工程”的规定,我省将规划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五个一”工程,即建立一条贯穿省市县乡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一种信息共享的数据库、发展一万个农村信息服务点和一万名农村信息员并制定一套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制度。“浙江农网”系统平台升级改造方案已经组织专家认证,筹划对网络、系统及数据库进行升级,统一信息采

14、集解决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省级WAP网站,大幅提高浙江农网的服务手段、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2)全省农业信息化获得了可喜成效为了把农民需要的信息送到她们的手上,同步又让农民能把信息及时发布出去,省政府一方面积极支持“浙江农网”、“农技110”等信息网络的“入村入户”工程建设,另一方面会同高等院校及有关公司积极开发应用于农民获取信息的有效装备。“农技110”通过电话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支持是浙江农业信息服务的一大特色,其先进经验已经在全国得到了推广,现已接待全国各地参观学习人员500多批1万多人次,底在哈佛大学“信息技术与治理研究会”作经验简介,今年又被国家推荐申报联合国公共服务奖。在温州一方面开

15、展了“浙江农网”的农村信息“入村入户”工程试点。在温州市政府的注重和大力支持下,试点在温州市瓯海区顺利进行。该区所有农业大户和农业龙头公司基本上配备了信息电话和CA手机,通过农网P网站上网,深受农民欢迎,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相对于计算机上网,运用信息电话和CDM手机上网具有价格便宜(总费用在千元之内)、操作简朴的特点。覆盖全省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采集系统已具雏形,建立了一批覆盖全省的稳定信息采集渠道。信息发布与服务工作趋向制度化、规范化。各级农业部门相继建立了一套信息发布与服务制度,充足运用互联网络、广播电视、电话和报刊等手段,组织开展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活动,把农民需要的各类信息及时传到农民的

16、手中。(3)农业信息技术得到了普及和应用我省乡镇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至底,全省市、县农业局已有家单位设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占总数的6%,配备专职信息人员近40名,聘任兼职信息人员1700多名,初步建起了一支既懂计算机操作,又掌握农业技术和政策走向的信息服务队伍。全省建立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已达1322个,占全省乡镇数的88%,平均配备电脑1.4台;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点已有552个,占全省村级总数的4.%,农户拥有电脑数99万台,比上年翻了近一番;农业产业化组织中拥有计算机并可上网的农业龙头公司2043家,占总数的4.5%;可上网的农产品批发市场8家,占总数的4.。,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在农业龙头公司、专业合伙组织、农产品市场、种养大户和农民经纪人中选择培养农村信息员,开展农业信息培训43期,培训2336人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