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设置及委员分工.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847523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部设置及委员分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支部设置及委员分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支部设置及委员分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支部设置及委员分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部设置及委员分工.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塘庄街基层组织建设规范资料基层党支部党支部设置及委员分工根据党的基层组织设置的相关规定,经上级党组织批准,设置XX社区第X支部,支部设书记一人,委员X(2/4/6)人,具体分工如下:支部书记:XXX宣传委员:XXX组织委员:XXX纪检委员:XXX青年委员:XXX保密委员:XXX统战委员:XXX。(说明:党员人数多的支部可增设副书记1人,设书记、副书记的支部委员数位3/5。)党支部学习培训制度发展党员制度一、发展党员以“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为方针,坚持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二、每个党员至少联系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建立保持一支占本村人口5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三、

2、对没有联系人的入党积极分子,党组织要指定一至两名正式党员做其培养联系人,党支部至少每半年对要求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并将考察情况载入考察表。四、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后,经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同意,可列为发展对象。五、对发展对象,要进行政治审查,审查合格后方可发展入党。六、发展对象须经为期57天或不少于四十个小时的短期集中培训,因客观原因不能集中进行培训的,应安排他们学习指定的文件,并搞好辅导;未经培训的,不能发展入党。七、发展28周岁以下的青年入党,一般应从团员中发展,发展团员入党,一般应经团组织推荐。八、发展新党员以妇女和35周岁以下青年为重点,文化程度

3、一般在初中以上,文盲一般不发展。私营企业主不得发展为党员。九、预备党员必须面对党旗进行宣誓。由党支部组织仪式的,须请上级党组织派人参加。十、党支部每季度听取一次预备党员的工作思想汇报,并进行讨论和反馈。预备党员预备期满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后,及时讨论其转正问题,不得拖延。党员教育制度一、积极选送党员到上级党校参加轮训。二、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党员学习会,学理论、学党章,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听取党员意见和建议。三、针对党员的思想实际,每年进行两次党课教育。四、每年召开一次党员组织生活会,对照党员标准,各人检查总结自己在学习、思想、工作等方面的情况。五、建立党员活动室,配备党报党刊,开展电化教育,每月日为本

4、支部党员活动日。六、每年至少举办两次实用技术培训班,使每个党员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七、积极开展革命传统、爱国主义等教育,每年组织一次义务劳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一、党员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正当职业,应事先向党支部报告。二、党员外出时间在6个月以上,且有固定地点的,将其组织关系转至所在地区或单位党组织。三、党员临时或季节性外出且无固定地点的,组织关系仍由原单位党组织管理,并报乡(镇)党委核发流动党员活动证。四、正式党员3人以上集体外出,且在点相对集中的,建立临时党小组。五、外出党员和临时党小组负责人应主动经常与党支部保持联系,定期汇报情况。外出党员接到党支部有重要活动通知后,应按时返回。六、党

5、员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在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但不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七、对外来务工经商的党员,积极接受他们的组织关系和党员身份证明件,安排他们参加党的活动和过组织生活。组织生活制度一、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二、每季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讨论研究支部重要议题。三、每月召开一至两次支部委员会议。四、党员数在6人以上的应建立党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党小组会议。五、每半年安排党员接受一次党课教育。六、每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支部书记和委员除了参加党小组党员民主生活会之外,还要专门召开支部委员会的民主生活会。七、适

6、时组织党员开展灵活多样、严肃活泼、注重实效的各类组织活动。八、各类组织生活要做到有记录、有总结、有汇报。党员联系户制度 一、围绕“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这个主题,开展党员联系户工作。二、每个党员按支部指派与本人选择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联系若干农户。三、党员联系职责:1、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党组织有关指示精神。2、听取联系户的意见和建议,维护其正当权益。3、帮助联系户排忧解难,共同寻找合法致富之路。4、进行法制宣传,督促联系户对三大国策及其他工作任务的落实与完成。四、对待联系户要做到热情、耐心、主动,联系间隔不得超过一个月。五、党员联系户一经确定后,一般不作变更,特别原因需调整的,应事先报支部讨论通过。六、对联系户的困难和不良思想行为,联系党员不能解决的,要及时报党支部,集体讨论解决办法。七、党员联系户情况作为年终评议党员的依据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