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药经营使用监管确保农产品安全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844873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强农药经营使用监管确保农产品安全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加强农药经营使用监管确保农产品安全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加强农药经营使用监管确保农产品安全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加强农药经营使用监管确保农产品安全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加强农药经营使用监管确保农产品安全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加强农药经营使用监管确保农产品安全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强农药经营使用监管确保农产品安全的调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加强农药经营使用监管确保农产品安全的调查报告编者: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项作为工作重点,每年确定一个民生主题,组织市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形成议案和建议,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题调研组,重点围绕“加强农药经营使用监管,确保农产品安全”开展调研,在认真总结、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高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和关于加强农药经营使用监管,确保农产品安全的议案,在市第十五届三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大会议案,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安全工作,受到了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现将专题报告摘要如下,供参考。近年来,毒黄瓜、毒史豆、毒韭菜、毒生姜事件屡见各地报端

2、,百姓餐桌安全出现问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受到影响。人民群众要求吃上安全菜、放心菜的呼声越来越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药超标。为了解掌握当前农药使用情况,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积极推进农产品食用安全,市人大常委会组建了以人大代表、专家学者为成员的课题小组,采取听取汇报、研究国内外资料文献,深入到蔬菜科技园区、农产品生产基地、田间地头面对面与农技人员、种植大户交流,全面了解农产品用药整个链条中各关键环节采取的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农药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一、目前农药使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支持保障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人力上,镇街一级没有执法队伍,村级没有协管员,查处假冒伪

3、劣难以做到全覆盖;二是在财力上,基层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缺乏专用执法车辆、办案设备,有的甚至连工资都无法保证;三是在技术上,农药质量检测和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水平、设备水平不高。美国FDA的多残留方法可同时检测360多种农药,德国的PFG方法可同时检测325种农药,加拿大的多残留检测方法可同时检测251种农药,而我国各地多数还没有可以同时测定上百种农药的多残留项目的检测技术。(二)监督服务问题。农产品安全执法力度不够,一些禁用高毒农药、无产地无说明无商标的“劣药”“黑药”依然在地下使用,一些违规事件查处不力,一些违规用药的潜规则依然盛行。同时,执法监督部门的力度、机制、办法,人员的素质、责任心

4、、纪律性,植保部门的服务技术、服务平台,都存在着许多需要加强的地方。(三)政策支持问题。近年来,对于农产品的安全监管问题,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有许多好的政策措施可供借鉴。比如,上海市从政策上支持低毒高效农药的研发、使用,对实施农药补贴的企业进行公开招标,将农药补贴财政纳入预算。四川省彭州市建设标准化农药配送网点和庄稼医院,形成企业为龙头、乡镇庄稼医院为骨干、村级农资放心店为基础的农药配送网络体系,确保了蔬菜用药安全。(四)法律支持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现有的法律法规成文时间太久,有些条款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对新型农药的研发、使用,没有具体的支持、鼓励措施,等等。农业部门虽然根据农产品用药实际

5、,定期对有关条例办法进行修订调整,但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地方人大、政府在农药管理立法、制度建设方面应该有所作为,用法律来规范目前的农民用药行为。(五)安全标准问题。目前,许多农产品出口国外,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农药残留都符合标准。内销农产品只所以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不考虑价格因素,关键是农产品的安全标准问题。如在农药残留标准问题上,国内的一些农产品农药残留标准与国际标准上的一些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某些农药国际上禁止或未批准使用,国内却仍在使用。(六)宣传教育问题。客观地讲,许多人对农药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习惯地认为农药是农村、农民、农业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正确用药、科学用药宣传不够。同时,农民整体素

6、质不高,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约占近70%,绝大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现有农业劳动者以中老年为主,接受新技术能力不高,不少农民科学防治病虫害的水平仍然较低,不能正确辨别病虫害种类,难以做到安全使用农药。二、充分认清农药的严重危害性农药的研发使用始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过度使用农药带来的严重后果,也先表现于西方,并在全球开始蔓延。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以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为代表的科学家开始对过度使用农药带来的危害进行研究、呼吁。她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列举的五十年前美国使用滴滴涕、马拉硫磷、对硫磷等杀虫剂、除草剂等农药,给美国乃至全世界带来的危害。(-)污染水。书中指出,杀虫剂几乎进入美国所有主要

7、水系。污染的结果就是水中生物鱼类大量死亡,水质下降,不能饮用甚至不能用于灌溉。大多数化学药物非常稳定,采用通常的处理过程无法使其分解,并且汇集在一起的化学药物,还可以相互化合产生新的“污物”。1988年美国32个州的地下水已被七十四种不同的农业化学药品所污染,1993年,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百分之二十五的地表水都超标。(二)污染土壤。由于直接使用“消毒剂”或雨水带来污染物进入土壤,土壤里的居住者被伤害,特别是土壤中一些种类的生物减少,导致另一些种类的生物爆发性增长,搅乱了摄食关系,影响了土壤新陈代谢活动,影响了土壤的生产力。有毒物质存在于土壤不是以月计,而是以年计,六六六存在于土壤中至少存在11

8、年,氯丹12年后在土壤中仍发现15%的残留。(三)破坏植被。随着化学药物合成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不合心意或认为没有必要的植物被人们判处“死刑”,许多与这些植物正好生长在一起的植物被一同毁掉。如美国西部鼠尾草地带改良为大型牧场工程,地方管理局每年对几百万英亩的鼠尾草喷洒化学药物,结果整个紧密联系的生命结构被撕裂,羚羊、松鸡随同鼠尾草一起绝迹,鹿、绵羊只能在冬季挨饿,整个生态环境被破坏。(四)危害人类。使用农药能够导致食物和人体中有农药残留。1942年滴滴涕时代来临前后,人们的身体组织中不含微量的滴滴涕和其他同类物质,到54年至56年期间,普通人群中人体脂肪组织样品中平均含有百万分五点三到七点四的

9、滴滴涕。化学药物在人体中长期积累,会影响肝脏的功能。五十年代,美国肝炎一直波浪式地急剧上升。同时,也会影响神经系统、影响人的生育、影响基因的完整性。最严重的就是致癌,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可能。滴滴涕等在美国被禁用,实际上是因为这些杀虫剂能够引起生育力下降、睾丸癌、乳腺癌,还造成生殖器病变。三、加强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监管的对策建议(一)建立健全新型农药研发生产体系。西方发达国家对低毒农药、生物农药的研发越来越重视,并取得丰硕成果。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加大科研投入,积极研发新型农药产品。建立新型农药使用价格补偿体系,对使用低毒农药、生物农药给予适当的价格补偿,鼓励支持农民

10、使用低毒农药、生物农药。(二)建立健全农药经营监管体系。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建立省市县镇(街道)四级农药监管执法机构,在村和社区设立农药协管员,划分网格,明确责任,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负,形成网格化的监督体系和责任体系。加大对生产环节的监管,加大对农药生产厂家的监督检查,对生产国家禁用农药的违规企业从重从严处罚;加大对地下非法加工厂的查处力度,坚决取缔农药黑窝点,彻底打掉地下非法农药利益链。加大对经销环节的监管。对经营农药的人员必须进行严格培训,持证经营;严格落实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实行信息化实时可追溯监管,条件成熟时,实行高毒农药储备制度,严格规范供应渠道和使用范围;落实农药登记备案制度,严

11、格控制经销企业数量和行为;加大对“游商浮贩”的打击力度,坚决把不法之徒绳之以法;建立向蔬菜基地农药集中配送制度,探索在蔬菜产品重要产区设立集诊治、经销、监督于一体的庄稼医院的做法。(三)建立健全农药使用指导服务体系。借鉴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结合当前农民知识水平较低的实际,建立农药使用资格证书培训和使用制度,在每个镇(街道)都应设有具备农药使用资格证书的农技指导员,每个村培训1至2名具备农药使用资格证书的农药使用指导员,指导农民正确安全地使用农药。要加强农药科普知识宣传,在全社会普及农药知识。重视农产品从业者文化层次低、从业人员老龄化的问题,采取选派大学生到村中任职、加强青年农民学历教育等

12、多种措施积极进行解决。各级植保机构要加强病虫害测报工作,及时发布病虫防控信息,制定不同作物、不同病虫防控技术方案,积极推荐低毒生物农药品种,引导农民减少高毒农药使用。(四)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体系。加强对农产品检测基础力量建设,科学规划检测站点,对进入流通领域的农产品从运输、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实行随机快检,实现检测全覆盖;提升检测标准,扩大检测项目,在坚持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逐步向出口农产品看齐,特别是对百姓餐桌上的常用农产品,如白菜、土豆、萝卜、葱姜蒜等,可以先提升标准,提供基本保障;建立土壤质量数量库,实施土壤质量普查工程,将全市土壤的质量、分布、面积摸清底数,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改良,改善土

13、壤品质,对超出可控范围的地块,提出强制性的种植建议;建立农产品质量公开制度,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多种渠道公开检测结果,让检测达标的农产品有市场,让检测不达标的农产品无市场。(五)建立健全法制保障体系。应认真研究国外的立法经验,及时制定修订有关农产品安全法规,依法规范农药研发、生产、经营、使用、监管等各个环节的内容、标准、程序、责任。有有关法规没有出台前,各级政府应根据2010年国家出台的农药产业政策,研究出台符合当地实际的农药产业政策,制定专业化统防统治管理办法,用政策、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范指导农药使用,保障农药使用安全。要严格责任追究,将农产品安全列入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发生严重事故的,要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