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法则”与教学.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844224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八法则”与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八法则”与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八法则”与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八法则”与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八法则”与教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二八法则”与教学怎样提高班级整体成绩“二八法则”这个说法缘于19世纪意大利的讳帕累托,他某一天在后花园种向日葵的时候,突然观察到百分之八十的果实是由百分之二十的花朵结出来的。他又将这种状况类推,就是“80%的结果是由20%的可能原因产生的。”确实,世界上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企业80%的收入来自于20%的客户,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产品,诸如此类。国际上有一种公认的企业法则,叫“马特莱法则”,其基本内容如下:一是“二八管理法则”。企业主要抓好20的骨干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员工,以提高企业效率。二是“二八决策法则”。抓住企业普遍问题中的最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决策,

2、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应。三是“二八融资法则”。管理者要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经营的重点项目,以此不断优化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四是“二八营销法则”。经营者要抓住20的重点商品与重点用户,渗透营销,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活中的“二八法则”更是无所不在:20%的人按成功的经验行事80%的人按个人意愿行事 ;20%的人重复做简单的事80%的人不愿做简单的事 ;20%的人明天的事今天做80%的人今天事明天做 总之,“二八法则”要求人们在工作中、生活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抓关键人员、关键环节、关键用户、关键项目、关键岗位。既然“二八法则”对生活的影响这么大,那对我的教学呢?我就想:是否能在我的教学

3、中应用到这个神秘又神奇的法则呢?仔细分析起来,我们的教学也能用这个“二八法则”来解读。大家现在都对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方法感兴趣,他们上课的“10+35”课堂模式,其实大致也就是在课堂上老师讲授占20%,学生活动占80%。我悉心反思自己,这才发现自己的教学生活竟然也是遵循着这个“二八法则”:课堂上,20%的学生覆盖了80%的发言;试卷中,80%的题目只是我所教授的知识的20%;我的80%的辅导证书来自于我20%的优秀的学生;我80%的课余时间是被20%的学困生占去;我80%的精力放在了针对20%的学生的“培优补差”上,而只有20%的精力辅导另外80%的普通学生这时,我就想:能不能让我只用20%的精

4、力就能获取80%的成绩呢?想偷懒就得想办法。我首先分析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大多数班级一样,学生成绩呈正态函数分布。要想提高平均分,最好的办法是每个学生的成绩都提高。要想总成绩提高的最多,就要找到最有提高潜力的学生。例如,班里有50名学生,90分以上的优秀学生有10名,占20%;80分以下的有10名,占20%;其他30名在80分至90分之间。优秀的学生很容易提高,但最多也只能提高10分,10个人最多也只能提高100分;困难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提高起来比较难,按每人平均提高10分算,最多也只能提高100分;位于中间的学生,成绩提高的可能在10至20分之间,30人就能提高300至600分。就是中间这

5、大部分最容易让我们忽视的学生,反而是最有潜力提高成绩的!他们就是提高成绩的中坚力量,正是我应该拿出80%的精力培养的对象。这和我们教学中经常说的“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正好相反,应该是“抓中间带两头”。我原来带的六班,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大家都知道,我带这个班在四年级时,两次殷都区期末抽测平均分都位居区第一。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细分析成绩,就会发现这个班是个“大肚子”,高分和低分的学生均不多。再细分析学生个人,没有几个学生能够很稳定地名列前茅,成绩上“进步”与“退步”的学生基本上持平。保持“成绩稳定”的法宝就是保持“中坚力量”的稳定发展。因为这个班我没能继续带下去,也不能判断如果像以前考五中一样需要出尖子生的话情况会怎么样。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大多数学生掌握着班级里的学习风气,控制着班级里的学习氛围:“中坚力量”的学生在努力学习,那“两头”的学生都不敢松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