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综合练习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83493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兽医综合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兽医综合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兽医综合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兽医综合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兽医综合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兽医综合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兽医综合练习(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首先提出“治未病”的以防为主的医疗思想,见于:()A .伤寒杂病论B .内经C .神农本草经D .本草纲目2. 设有专职兽医诊治“兽病”和“兽疡”是在:()A .宋代B .唐代C .西周D .秦汉之际3. 我国最早的畜牧兽医法规的书籍名为:()A .内经 B .伤寒杂病论C .厩苑律D .新修本草4. 元亨疗马集兽医教科书是:()A .元亨疗马集B .新修本草C .司牧安骥集D .肘后备急方5. 国内外流传最广的一部中兽医古典著作是:()A .肘后备急方B .齐民要术C .痊骥通玄论D .元亨疗马集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中兽医的基本理论

2、导源于一书。2. 我国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是该书收载药物-种。嘉心我国在代由朝廷颁布的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典。4. 中兽医的基本特点是和。5. -奠定中医皿兽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主要见于编著的6. 我国最早的官办兽医教育的开端是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什么是症、证、病?三者之间关系如何?2. 什么是整体观念?其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为什么说中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2. 怎样理解辨证论治?第1章阴阳五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事物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是:()A .绝对的B .有条件的C .单方面的D .量

3、变的2.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说明了:()A .阴阳对立B .阴阳依存C .阴阳消长D .阴阳转化3. 心病传变到肺属于五行的:()A .相乘关系B 母病及子关系C .子病及母关系D .相侮关系4. 按五行相生相克规律,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水为火之所不胜B .金为土之子C .木为水之子D . 土为水之所胜5. 以下哪种治法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制定的?()A .抑木扶土 B .培土制水C .滋水涵木D .佐金平木、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 五行相生关系又叫 关系。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2. 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又叫。在五行肝病传脾是属。3.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说明了阴阳

4、之间的 关系。4. 阴阳的基本规主要是指阴阳的、及05.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 关系。.和6. 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皇帝内经称之 为“”与“”的关系。7. 子母相及是指五行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相生现象。包括 两方面。8. 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而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如何确定自然界某些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2. 阴阳失调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什么?3. 何谓五行的生、克、乘、侮,其生克乘侮规律如何?4. 何谓五行的制化?其规律是什么?5.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那些?6. 怎样理解“壮水

5、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试述阴阳学说在中兽医中的应用。2. 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和病理影响。第2章脏腑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脏与腑构成表里关系的主要依据是:()A .生理功能相似B .病理变化一致C .经脉相互络属D .脏器临近相连2. 肺主一身之气,主要是由于肺与以下那种气的生成密切相关?()A .心气B .清气C .宗气D .营气3. 肝主疏泄总的含义是说肝能:()A .调畅气机B 运行气血C .调节情志活动D 协助消化4. 脾有升清的功能,所谓“升清”是指:()A 饮食物的上升与输布B .营气的上升与输布

6、C .宗气的上升与输布D .水谷精微的上升与输布5.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那一方面:()A 宗气和心血相互依存B .血液的生成和运行的方面C .心主神志和脾主运化功能之间相互影响方面D .血液的生成、贮藏及运行方面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 脏腑的病变,一般认为脏病多 证,腑病多 证。2. 藏象学的主要特点,是以 为中心的整体观。3. 爪甲轻薄,枯而色夭,多因虚。4. 胃的特点是,脾的特点是。5. 前人有“腑病以 为补”的见解。室水火既济”说明了两藏的关系;“精血同源”则说明了两脏的关系。7. 后天的根本之气是指。8. “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说明了 两者的关系。9. 疽运

7、动的基本形式是。血液的组成包含气。气积聚与胸中。10 .性质较清稀,布散与体表皮肤、肌肉、孔窍起滋润作用的是本形式是。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何谓脏象?五脏六腑之间的有何区别?2. 宗起是怎样生成的?其分布何生理作用如何?3. 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4. 如何理解肺主气?为什么说肺主以身之气?5. 什么叫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有哪些生理作用?6. 怎样理解小肠的分别清浊功能?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试述津液的输布与排泄过程。2. 五脏六腑各有何生理功能?其共同特点是什么?3. 为何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有何意义?第3章经络一、选择题(每题2分

8、,共10分)1. 从蹄走腹并上行至胸部的经脉是:()A. 后肢三阳经B .后肢三阴经C .前肢三阳经D .前肢三阴经2. 奇经八脉中“一源三歧”的是指:()A .冲、任、带B .任、督、带C .督、任、冲D .督、冲、带3. 分布与后三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A. 后肢太阴脾经B .后肢厥阴肝经C .后肢阳明胃经D .后肢少阴肾经4. 有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作用的是:()A .带经 B .任经 C .督经 D .冲经5. 有约束骨骼维经周身,主司关节屈伸运动作用的是:()A .十二经脉B .十二经别C .十二经筋D .十二皮部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行于背正中线,总督一身之阳脉,故有

9、“”之称。2. 是总领一身气血的要冲,故又称”之称。3. 行于腹正中线,总任一身之阴脉,故又称”。4. 为“诸阳之会”,为“诸阴之会”5. 经络系统主要是由、及其连属部分构成的。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什么叫经络?经络系统包括哪些内容?2. 何谓奇经八脉?其特点如何?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经络的生理功能如何?在生理、病理、治疗上有何作用?2. 试述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第4章病因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六淫是指:()A. 六气B .疠气、疫气、异气、毒气B. 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内热D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2. 素问

10、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先受之”()A .肺B 肝C .上D .下3. 湿邪侵犯机体,常先影响:()A .心B .肺C .脾D .肝4.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之一是:()A .凝滞B .为百病之长C .易耗气伤津D .重浊粘滞5. 下列那点不属于火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A .易伤阴津B .易于动血C .易于生风D .其性干涩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土风为季的主气;风为百病之长,是指风邪常为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2寒为 的主气,湿为的主气,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先受之”。3. 邪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迅速,临诊病状变幻无常的致病因素是邪。4. 燥为 季的主气,燥性干涩,最易伤。5

11、. 前人有“为生痰之源”的说法。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何谓病因?包括哪些内容?2. 什么叫疫疠?3. 六气和六淫之间有何区别?4. 内伤致病因素有何临诊意义?5. 寒邪致病主要与哪些脏腑有关?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试述六淫的性质及致病特点。2. 怎样理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第5章中草药及方剂的基本知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药炮制的目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清除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纯净,用量准确B. 除去某些药物的腥臭气味C. 为了使药物外形美观,便于观赏D. 增强药物的疗效和该变药物的性能2. 中药的性能

12、下列那种说法欠妥:()A. 是指药物的性味和效能B. 是指中药的药性和功能C. 是指中药具有寒热湿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和功能D. 中药性能的主要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内容3. 平性药是指:()A.毒性不显著的药物B .寒热偏胜之性不显著的药物C .药性平和的药物D .无毒之药4. 按升降浮沉的药性理论,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辛甘温热药主升浮,如桂枝B .矿物质重的药物主浮沉,如礞石C 性味苦寒的药主降如大黄D .花类质轻的药主升,如旋覆花5. 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两方的组成边化属于:()A .药味增减的变化B .药量增减的变化C 剂型更换的变化D .数方相合加减的变化二、填空题

13、(每题3分,共30分)1. 现代出版的中药大辞典共收药 味。仅本草纲目就附方 个。2. 一般中药的常用剂量(马,牛)为 克。3. 中药的配伍的“七情”是:。4. 方剂的组成是按照 的原则组织起来的。5. 中药常用剂型有。6. 主药是针对 和 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7. 辛味药的作用是,酸味药的作用是。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 了解作中药的采集与贮藏有何重要意义?2. 中药采集时保护药源从哪些方面做起?3. 什么是配伍?药物为什么要配伍?药物七情中哪些是属于配伍范畴,哪些是禁忌范畴?4. 什么叫方剂?为什么要组成方剂?它与中药有什么区别?5. 下列各组病证,应该用什么性味的中药治疗?

14、(1)热病高热,狂燥不安,舌红、苔黄、脉洪数(2)热病后期,余热未清,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3)小便短赤壁,舍红、苔黄、脉数(4)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苔白,舌淡,脉沉迟弱。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什么叫炮制?中药为什么要炮制?常用的炮制方法是什么?2. 什么叫中药的性能?它包括哪些内容?对指导临诊要药有哪些意义?第6章常用中草药及方剂第12节习题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凡以 、为主要作用的方剂,称为解表方、药,属“八法”中的法2. 辛温解表药适用于外感风寒所引起的 等表寒证。3. 辛凉解表药适用于外感风热所引起的 等表热证。4. 清热药具有、等作用,适用于治疗 等证。5. 黄苓长于,黄连长于,黄柏长于。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解表药多属芳香药,煎时()A .要别煎B .必须先煎C .适当久煎D .不宜久煎2. 下列药物配伍属于相须的有()A .桑叶配菊花发散风热B .麻黄配石膏清热平喘C .银花配荆芥清热解表3. 下列药物属于清热解毒的有()A .金银花B .生地黄C .黄柏D .苦参4. 下列药物属于辛凉解表的有()A .细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