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831745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一、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对于器官移植等专业术语不再陌生。 器官移植的成功发展,使许多患者能够继续生活,造福了人类。但是尽管器官移植已被公众了解和接受,然而它还存在着许多的伦理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我们将分析器官移植存在的伦理问题,找出可行的措施以完善器官移植,减少纠纷,使器官移植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二、关键字:器官移植伦理问题法律条文解决措施三、正文(一)器官移植的概念、类型、历史和现状 1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是摘除人体的某一器官并把它置于同一个(自

2、体移植)或同种另一个体(同种异体移植)、或不同种个体(异体移植)的相同部位(常位)或不同部位(异位)。器官移植有同种移植和异种移植这两大类。同种移植包括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同时异体移植分为原位移植和异位移植。器官移植中的皮肤移植在古代就有成功的记载,角膜移植开展也较早。19 世纪的欧洲,人们为了实现以新的器官替换功能低下的器官的愿望,进行了新的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首先是维也纳的外科医生Vilman进行了肾移植试验。他把摘除的肾移植到同一条狗的颈部。从生物体内取出器官移植于其它部位,并使之具有功能,这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世纪30年代开始了同种肾移植的研究, 同种异体肾移植始于20世纪60

3、年代,迄今为止各种器官移植相继开展,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目前全世界做了器官移植术的患者已超过50万,其中肾脏移植患者较多。现在科学家运用技术使移植后器官的存活率大大提高,器官移植事业得到大力发展。但是它现在仍存在许多伦理问题,需要我们解决。(二)器官移植所产生的伦理问题、器官的来源以及器官的商品化:器官的来源主要有自愿捐献 、推定同意、人造器官等途径,另外,器官来源有活体和尸体之分。在中国,由于人们传统观念等原因,器官来源相对缺乏,多数还是使用死刑犯尸体的器官。一些国家为解决器官来源不足的问题,采取推定同意的方法,即只要不反对,就视为同意。活体器官虽容易成活,但会降低供体的生命质量,因此采用活

4、体来源比较慎重。且活体来源在我国器官移植的比例相比于欧美国家比较低器官来源牵涉到器官的商品化问题,它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近来,我们能在许多电线杆上看见有卖肾或角膜等可供活体移植的器官的广告,这就是典型的器官商品化现象。现实中有不少人支持器官商品化,他们认为器官是自己的个人财产,自己有权出售。特别对于穷人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出售自己的器官获得大量资金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且器官的商品化可以缓和现在器官的供需矛盾。反对的人主要认为现实生活中出现不少通过非法手段获得器官的事,出售的器官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富人购买穷人的器官是对穷人的人格上一种的侮辱,不符合人道主义,社会秩序也会更加不稳定。、分配方式和

5、分配原则 2器官是比较稀有的医学资源,它的分配标准至关重要。一般来说,生存率、紧迫性、排队等待的时间、年龄、责任和支付能力是考虑的主要因素。比如只有一个器官,现在一个酗酒有钱的年迈垂危者和一个积极工作的年轻穷人同时需要它。这时我们应该把机会给年轻人,因为他对于社会的贡献比较大,他活下来的社会价值更高,而不是仅仅看重富人充足的经济能力。在器官的分配上,国内外的医学伦理学书籍中对此都从理论上给出5个原则:余年寿命原则、回顾性原则 、前瞻性原则 、家庭角色原则 和科研价值原则 。但在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经济承受力原则,因此不正当的通过“内部关系”获得器官的情况并不少见。、费用器官移植的费用很高昂,一般

6、民众只能望而兴叹。因此有不少人由于昂贵的医疗费用,不得不放弃移植。而且即使移植成功,患者也必须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来避免排斥反应的发生,这明显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移植后的并发症及心理状态:目前器官移植数目在增多,患者有各种不同反应的出现,器官移植潜在的远期并发症等问题日渐受到重视。其中以代谢性并发症最为常见,且对移植后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这些问题主要与免疫抑制药物有关。了解接受器官移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伦理学问题。通过跟踪调查,我们发现不少患者术后存在抑郁、焦虑情绪及社会功能缺陷等精神科问题。移植后患者普遍存在发病率高的情感性精神症状,包括忧郁和焦虑,患者对生

7、活失去了信心,对长期坚持的药物治疗方式失去了耐心,不再听从医生的嘱咐,导致移植的器官失去功能或者排斥反应率上升,最终导致移植后的生存率下降。有不少患者在移植后一直担心费用问题,使自己更加焦躁,增加心理负担,最终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支持与反对异种器官移植: 1异种器官移植,是用手术的方法将某一种属个体的器官或组织移植到另一种属个体的某一部位,科学家在动物身体上培育出新的或直接使用其器官,把它移植到支持异种器官移植的原因主要是目前供体器官严重短缺,采用异种器官移植可以缓和当前供求矛盾。反对的原因主要是异种的伦理道德问题比同种的更为复杂。先是移植器官的种类受到限制,人们担心异种器官移植能引起人的特性

8、改变,正如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有了动物的习性。其次反对者强调对动物的保护,反对为了获得动物器官恶意捕杀动物,且他们担心动物器官上带有病毒。、死亡标准对于尸体器官的摘取牵涉到死亡标准。如果死亡时间过长,就会影响到器官的价值。我国目前医学和法律上,还是以呼吸、心跳停止为判定死亡的标准。脑死亡还没有引入临床或司法实践。不过,学术界一直在建议采用脑死亡。脑死即脑干及全脑髓不可逆之功能丧失状态,其他器官即使有继续活动,但在短时间内必导致整个死亡。脑死亡判定医师需要有三位,一位是主治医师,另外两位是神经外科、麻醉科或加护病房专业医师。2(三)各国关于器官移植的法律条文以及原则1984年,美国通过了国家器官移

9、植法并根据该法律成立了国家器官获取和移植网络和器官移植受者科学登记系统。2009年7月13号,日本国会通过了一项法案修改器官移植法,放弃原法律规定脑死亡独特双重标准。2003年8月深圳市出台我国第一部地方器官移植法规。中国于2007年5月1日实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该条例规范中国的人体器官移植活动,为维护公民在器官的捐献、摘取、植入过程中的权益提供法律依据。3器官移植的主要原则有坚持人道主义原则和功利主义原则。医生应把恢复病人的健康为工作原则,而不是盲目地追求轰动效应。器官移植过程中,医生应使双方的利益得到同等的保护并遵循对供者和受者健康利益关心和忠诚的原则,以及有利和不伤害的原则:活体供器官的

10、一个最基本的伦理原则是不能危机供者的生命;严禁器官的买卖或变相买卖,器官收集的商业化是不可取的。器官移植手术中,应保护“受者”和“供者”双方的秘密,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活人捐献器官,一定要出自自愿,不可附加任何其他条件;向“供者”、“受者”双方或其亲属及法定代理人说明器官移植的程序,说明移植或可能发生的危险;从尸体上摘取器官和组织可采用自愿捐献,推定同意和需要决定等三相结合或并用的原则。2(四)改善目前器官移植状况的措施1、医务人员及其机构:坚持人道主义和功利主义相结合的原则,优先考虑病人利益,严守医学标准,关心供者和受者健康利益,遵守知情同意原则,必要时对病人的情况保密。同时遵守无无伤、有利和

11、公正原则。医疗机构从事人体器官移植,应当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2、病人及其家属: 应当知晓器官移植的相关情况,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家属应特别关注病人移植后的心理状况,努力开导患者,提高病人移植后的生存率。在出现纠纷时,病人与家属不应野蛮地找医院理论,而应依法办事。3、政府: 应加大对医学技术的投入,积极实施医疗改革,加强硬件建设,使器官移植更加高效和公正。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可参考国外器官移植的相关法律。针对器官移植加大对国民的宣传力度,倡导自愿捐献器官,不过这需要时间和精力。同时严禁器官的商品化。四、总结虽然我国开展器官移植手术的时间不长,但在技术水平和成功率方面并不低。我们同其他国家一样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可以减少器官移植中一些伦理问题的发生,使器官移植发挥它的最大优势,造福人类。参考文献:1 医学术语 - 器官移植历史 - 器官移植种类 - 器官移植应用2 丛亚丽: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伦理学教研室3 2009-8-6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_百度百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