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客专无喳轨道双块式轨枕合格率.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818829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客专无喳轨道双块式轨枕合格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提高客专无喳轨道双块式轨枕合格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提高客专无喳轨道双块式轨枕合格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提高客专无喳轨道双块式轨枕合格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提高客专无喳轨道双块式轨枕合格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客专无喳轨道双块式轨枕合格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客专无喳轨道双块式轨枕合格率.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客专无喳轨道双块式轨枕合格率一、工程概况xx铁路客运专线双块式无碴轨道是我国引进德国旭普林技术,全套采用德国技术施工的铁路客运专线。全线共设4个轨枕厂,我轨枕项目部承担了85双线公里(26万根)双块式轨枕的生产任务。双块式轨枕以其高精度的要求著称。它是由两个混凝土块通过桁架钢筋,采用非预应力配筋,相互连接成一体的。在国内属首次生产,技术资料也只有双块式轨枕暂行技术条件和图纸,并无成功经验可借鉴,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都有待进一步完善。轨枕精度要求轨枕外观尺寸控制标准二、选题理由存在问题选择课题截止2007年11月7日,总计试生产双块式轨枕2430根,废品462根,合格率为81,按照这样的合格品

2、率推算,全部生产完26万根轨枕,将产生废品49400根,如果按300元/根计算,工程结束损失将达到49400 300= 1482万元,这样的损失是无法接受的.提高铁路客专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合格品率技术要求预埋套管垂直度、中心距误差均为 0.5mm,控制难度大,而套管误差超标后期无法弥补,直接导致废品产生。编制人:xx xx三、现状调查1、掌握现状 11月7日,QC小组成员抽查了637根前期生产的双块式轨枕,对其中121根不合格轨枕进行不合格原因分类调查,汇总了影响因素调查表。影响因素调查表质量问题出现频数累计频数出现频数累计频率预埋套管垂直度超标999981.8%81.8%预埋套管中心距超标1

3、01098.2%90.0%轨枕表面有蜂窝麻面71165.8%95.8%拆模不当造成缺棱掉角31192.5%98.3%预埋套管下陷21211.7%100%制表人:xx 制表日期:xx根据影响因素调查表,制作排列图进行分析:60结论:由图可以看出导致产品合格品率低的关键因素是预埋套管垂直度超标。制图人:彭攀岐2007年11月9日0204080100累计频率(%)频数N025507595121991073281.890.095.898.3预埋套管垂直度超标预埋套管中心距超标砼表面蜂窝麻面拆模不当造成缺棱掉角预埋套管 下 陷四、设定目标 9581设定的目标为:产品合格品率由原来的81%提高到95%。产

4、品合格品率目标制定依据:从现状调查我们知道造成合格品率低的关键因素是预埋套管垂直度超标,如果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我们生产的轨枕合格率将提高为:1981.8+8196.5,可以达到目标值。即使只解决90%也可以达到1981.890%+8195,目标也能够实现。五、原因分析制表日期:人料机法测操作不熟练套管安装不能到位套管内径偏小返工次数多安装精度超差安装方法不易掌握定位装置设计缺陷检查不到位安装精度不够培训不到位测量手段不合适环安装空间狭小不易操作定位桩精度不足xx人料机法测操作不熟练套管安装不能到位套管内径偏小返工次数多安装精度超差安装方法不易掌握定位装置设计缺陷检查不到位安装精度不够培训不

5、到位测量手段不合适环安装空间狭小不易操作定位桩精度不足人料机法测操作不熟练套管安装不能到位套管内径偏小返工次数多安装精度超差安装方法不易掌握定位装置设计缺陷检查不到位安装精度不够培训不到位测量手段不合适环安装空间狭小不易操作定位桩精度不足六、要因确认要因确认计划表序号末端因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标 准负责人确认完成时间1培训不到位对员工进行考核调查分析成绩达到90分;通过率达到100%。xx07年11月12日2套管内径小逐个检查套管内径并统计现场验证套管内径小于标准值误差不超过0.15mmxx07年11月13日3定位装置设计缺陷对定位桩进行试验验证调查分析垂直度误差不大于0.5xx07年11月13

6、日4操作空间有限实际操作验证现场验证操作不受任何限制xx07年11月13日5测量手段不合适检查现有的测量手段现场验证测量能够标准化作业xx07年11月12日6安装方法不易掌握观察、询问操作方法掌握情况现场验证操作人员能够说出操作要点并按要求操作xx07年11月12日确认一:培训不到位确认方法:马丽华到主管培训工作的的办公室查阅相关培训资料,看到有针对各工序操作人员进行的岗前培训讲义、试卷及考核成绩单和补考成绩单。姓名性别年龄成绩姓名性别年龄成绩xx男2995xx男408893(补考)xx男2298xx男3692xx男3290xx男2496xx男2390xx男2395xx男2595xx男3093

7、结论:现场人员均进行了岗前培训,考核不合格的经再次培训考核合格,上岗前培训合格率100%,该项不是主要原因。确认二:套管内径小确认方法:由彭攀岐在料库逐个检查两箱共计160个套管的内径,未发现套管内径小于标准值误差超过0.15mm的现象,前期发现的两个数极个别超限,几率很低。结论:套管内径小的属于极个别现象,该项不是主要原因。确认三:定位桩设计缺陷针对客专双块式轨枕制造特点,我们采用了新的方式-橡胶摩阻与真空负压联合定位方式。利用真空负压和橡胶摩阻两种力来确保套管的定位,同时工序操作简单,有很高的自动化生产水平。实践发现,密封圈在经过几次蒸汽养护后,与钢芯不能很密贴,破坏了真空度的保持,导致吸

8、力不足,且安装时操作不注意会进一步损坏密封圈,形成恶性循环。套管与定位桩是柔性连接,灌注混凝土时,振动力使混凝土流动、人工辅助时铁锹对混凝土施加的力都会导致套管倾斜。缺陷:1.密封圈容易损坏;2.灌注时套管容易倾斜。确认方法:杨经理和焦殿喜通过定位桩与预埋套管连接的反复测试,多方寻找原因,发现在安装工位套管垂直度98%能够符合误差要求,在灌注后垂直度超过0.5的比例为15%,主要在灌注过程中发生问题,进而发现灌注时真空泵的真空度不能保持,经常需要补充,这说明密封效果不好。结论:定位桩设计缺陷导致了预埋套管定位误差,即使安装合格,在灌注时也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定位桩设计不合理是主要原因之一。确认

9、四:操作空间有限确认方法:模型单个壳体内只有292mm720mm的面积,深度为279mm,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两个套管,操作有一定的难度,但模具尺寸是无法更改的。结论:操作空间由模型决定无法进行更改,该项不是主要原因。确认五:测量手段不合适确认方法:由韩雪春现场观察操作,测量手段为:检查人员用手晃动套管,检查是否牢固,并观察套管口与模板密贴情况,定位是否准确完全依赖于员工的经验和直觉,无法形成标准化作业。结论:测量不能够标准化作业,该项是主要原因之一。确认六:安装方法不易掌握确认方法:通过旁站观察和不定时抽查,发现操作人员均能够按照规定的作业方法操作,询问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能够迅速说出操作方

10、法的控制要点。结论:操作人员能够说出操作要点并按要求操作,该项不是主要原因。要因确认结果:1、定位装置设计缺陷,2、测量手段不合适。七、制定对策1、制定对策评价选择表:对策评价选择表序号要因对 策评 价综合得分选定方案有效性可实施性经济性可靠性1定位装置设计缺陷1.提高真空泵的真空度,加大定位桩对套管的吸紧力142.重新设计刚性固定定位装置163.使用弹性比较好的密封圈102测量手段不合适1.增加有责任心的检验人员专门负责检查套管密贴情况142.使用塞尺检查套管是否密贴16制表:xx xx2、制定对策表对 策 表序号要因对策目 标措施地点完成时间负责人1定位装置设计缺陷重新设计刚性固定的定位装

11、置套管垂直度合格率95%(产品合格率为95%的目标决定)1.拆除真空管道2.机械工程师根据模型情况用螺旋道钉改制定位桩生产车间2007年11月20日xx2测量手段不合适使用塞尺检查套管是否密贴套管口与模型的缝隙0.3mm(根据0.5的误差计算出)1.给班组检查人员发塞尺2.对使用方法及标准进行交底,安质部督促检查生产车间2007年11月15日xx 制表人:xx八、对策实施对策一:重新设计刚性固定的定位装置如何重新设计刚性固定的定位装置呢?我们进一步对套管定位方法进行了比较。在德国,预埋套管在模型运行过程中在相应的台位完成安装,其安装工作少部分由人工操作,大部分由电脑控制的机械完成,机械设备成本

12、非常高,专门去购置设备来生产也不符合中国国情。我国传统轨枕预埋套管的定位采用了螺栓固定的方式,保证了螺栓定位的准确,但在脱模时需要先卸下螺栓,模具需要多次翻转,加大了生产的难度。武广客专轨枕生产中,采用了橡胶螺钉的固定方式,利用橡胶拉伸变形脱离套管,解决了脱模时拆卸螺栓增加的施工难度,但此种方式由橡胶产生的摩阻力来有效保证固定,同时也要有足够的弹性来满足脱模的需要,橡胶螺钉在生产中很容易损坏,有时脱模也很困难,效果并不理想。解决方案:定位装置与套管采用刚性连接。利用螺旋道钉加工成与模型定位孔相匹配的零件,再利用弹簧来拉紧套管,实现与套管刚性连接,拆模时道钉只旋出套管丝扣部分,套管与定位桩断开。

13、实施:更换了5套模型的定位桩,采用刚性连接定位装置进行试验。先生产5根轨枕。效果检查:采用硬连接装置后,套管牢固地定位在模型中,套管间距、垂直度效果有所提高,但同时又出现新的情况:5根轨枕中有2根套管口被刚性的螺旋部分刮伤。 实施前实施后 1、增加橡胶密封圈,套在螺旋的末端来,避免螺旋刃口刮伤套管口,同时与预埋套管紧密连接。2、安装了5套20根轨枕的模型,安装完毕后质检人员进行了详细的检验,保证套管安装质量符合要求,并在当日晚进行了砼灌注;达到拆模强度后,轨枕出坑拆模,对轨枕各项指标进行了检查并记录;3.为了证实对策实施结果的有效性,分别又在连续两天上午和下午试制了两批轨枕,在拆模后检查结果如下: 套管垂直度统计表生产日期生产数量套管合格数套管倾斜数套管合格率检查人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