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1发霉和发酵教案.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810849 上传时间:2024-03-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新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1发霉和发酵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新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1发霉和发酵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新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1发霉和发酵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新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1发霉和发酵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新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1发霉和发酵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新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1发霉和发酵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新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1发霉和发酵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微生物第一课发霉和发酵一、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知道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空气中的食物及物品容易发霉。知道人们很早以前就发现了食物可发霉、野果可发酵变酒的现象。2. 科学探究回顾观察生活中的发霉现象,能针对物品发霉的条件作出假设,据此设计对 比实验并以馒头为例进行研究,证实发霉需要温暖潮湿的条件。阅读有关“野果可发酵变酒”的科学史资料,联系发霉现象,能对发酵的原 因作出初步的猜想。3. 科学态度、STSE乐于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尊重证据,合作交流。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面包片或馒头片、密封小塑料袋、水、滴管等;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

2、教学导入(1) 看单元页画面,读小诗:果实粮食酿美酒,橘子发霉长绿毛。伤口感 染有危险,打针消炎来治疗。谁的本领这么高?显微镜下找一找!(2) 思考:想一想,诗里面这个“本领高”的东西是什么?(3) 学生自由猜测:微生物。(4) 引入: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将深入探究“微生物”那些“厉害的本领”。 一起来看看吧!(二) 新课学习1. 观察生活中的发霉现象(1) 课件展示教材P14上方四幅图。(2) 交流:这些物品发霉了,发霉之处,有哪些变化?(3)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4) 小结:发霉之处,颜色、形状、气味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5) 聚焦问题:霉经常出现在什么地方?什么季节容易看到发霉现象?据 此,我

3、们可以推测什么条件容易产生发霉现象?(6) 作出假设。2. 探究馒头发霉的条件(1) 明确任务:探究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馒头是否更容易发霉?(2) 任务分解并讨论:怎样研究“发霉与温暖有关”?怎样研究“发霉与 潮湿有关”?(3) 汇报并小结:“温暖”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来控制,例如常温和低温;“潮 湿”可以通过改变水分来控制,例如食物中含有水分、食物中不含水分。因此, 我们需要设计两组对比实验。(4) 分组讨论,设计实验计划。a. 对比研究的是什么?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应该是怎样的?b. 需要准备哪些实验材料?c. 按照什么步骤开展实验?怎样做记录?(5) 汇报实验计划,并进行班级交流。(6)

4、 示例讲解1: “温暖的条件下馒头是否更容易发霉“的研究计划假设:馒头容易在温暖环境下发霉。材料:两组馒头片,冰箱,滴管,水。相同条件:同一块馒头切片;都滴12滴水;同时摆放每天同时比较。 不同条件:摆放地点一组放冰箱中;另一组放冰箱外。实验步骤:a. 将同一块馒头切成相同大小的若干小片。b. 每小片馒头都滴1一2滴水。c. 将小片馒头分成两组。d. 组放入冰箱保鲜层,另一组放在温暖的地方。e. 连续一周观察比较实验样品,记录看到的现象。(7) 示例讲解2: “潮湿的条件下馒头是否更容易发霉“的研究计划假设:馒头容易在潮湿环境下发霉。材料:两组馒头片,一组是正常情况下含有水分的馒头,另一组是完

5、全烤干 不含水分的馒头、密封塑料袋。相同条件:同一块馒头的切片;同样密封好;温度环境一样,都是常温;同 时摆放每天同时比较。不同条件:一组是正常情况下含有水分的馒头,另一组是完全烤干不含水分 的馒头。实验步骤:a. 将同一块馒头切成相同大小的两片,将其中一片完全烤干。b. 分别将这两块馒头片装入塑料袋并密封。c. 同时放在室内的桌子上。d. 连续一周观察比较实脸样品,记录看到的现象。(8) 各组完善实验方案,并填写在活动手册中。(9) 实验结果预测:预测一周后馒头的发霉情况,将预测结果记录在活动 手册中。(10) 动手实验:课后,按照实验方案实施。连续一周观察比较实验样品, 记录看到的现象。(

6、11) 汇报实验结果:一周后,各小组根据实验结果,汇报自己的发现。3. 猿猴“造”酒自主阅读教材P16的材料。(1) 交流:阅读这则材料后,你知道了什么?(三) 整理,下课。食物变质的原因食物的种类很多,但大多数食物在自然环境下都不能较长时间地贮藏,贮藏 时间过长,食物会腐败变质。食物腐败变质一般是指食物放置在一定的环境中, 因环境中微生物的作用使食品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色、香、味和组织形态的过 程。例如,鱼、肉的腐臭,水果和蔬菜的腐烂,油脂的酸败,粮食的霉变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通过不断探索,逐渐了解食物较长时间贮藏 发生腐败变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微生物繁殖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空气中

7、氧 的作用而引起食品成分的髭化变质;食品内部所含翼化酶、过房化酶、淀粉酶、 蛋白酶等的作用,促进食品代谢作用的进行,产生热、水蒸气和二翼化碳,致使 食品变质;昆虫的侵蚀繁殖和有害物质污染,致使食品变质。其中最活跃、最普 通、最重要的原因是在食物的周围存在着许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如细菌、 霉菌等。暴露在空气中的食物被微生物感染后,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使食物中的 营养物质减少、积累大量的微生物代谢产物而使食物腐烂变质。这些微生物经过 繁殖大量增加,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大小的菌落。不同的微生物会形成 不同颜色和形态的菌落,我们通过检测菌落的颜色、形态就可了解是哪一种微生 物感染了食物。发霉和发酵学习评价表班级:姓名:项目评价内容自我评价0-科学知识知道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空气中的 食物及物品容易发霉。知道人们很早以前就发现了食物可发霉、野果可发酵变酒的现象。科学探究回顾观察生活中的发霉现象,能针对物 品发霉的条件作出假设,据此设计对比 实验并以馒头为例进行研究,证实发霉 需要温暖潮湿的条件。阅读有关“野果可发酵变酒”的科学史 资料,联系发霉现象,能对发酵的原因作 出初步的猜想。注: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相应的栏目内画“ J,教师在最下面的 一行中给出评价,用V、挡、的符号表示。科学态度、STSE乐于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尊重证据, 合作交流。老师给我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