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材分析理解.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810250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音乐教材分析理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音乐教材分析理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音乐教材分析理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音乐教材分析理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音乐教材分析理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音乐教材分析理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音乐教材分析理解.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中音乐教材分析与理解一、关于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的目的就是理清整册教材的教学思路,也就是弄清楚本册教材编排的意图是什么,教材的重难是什么,教学目标要求是什么。根据学生实际,你认为教材要如何取舍,课时要如何安排,要选择何种教学方法适合学生才能来达成教学目标要求。 教材分析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要求(课标)、本册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各章节教材的重难点、各章节教材的处理及其理由,教法的选择及其理由,学法指导的重点等。 教材分析稿就相当于说课稿,只不过内容不是一个课时而是整册教材,教材分析稿的撰写要有理有据,要通俗易懂,要切合学生实际,语言要精炼准确。反对不动脑筋的网上下载来应付,这样做的结果收获不大,养

2、成了不好习惯。开展教材分析考核活动的目的是考核教师是否通读教材,是否理清教学思路,是否制定好教学措施与策略。二、教材的重要性 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中介,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和发展物理能力的源泉。教材并不等于教师的讲稿。教师在授课之前,还必须深入学习课程标准,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选用教法,精心编写教案,实施教学,以圆满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说教材分析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而教材编写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学生的认知规律、现有教材的知识体系、编书人的个人看法(新理念)。在分析教材过

3、程中,教师经常要仔细琢磨教什么、怎样教、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在联系、教学的目的要求以及教材的地位、作用、重点、难点、关键及蕴涵的思想方法、德育因素等问题。所以说,教材分析又是教师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并逐步达到驾驭教材的重要途径。 新课标强调“人本位”的课程观,对人的关注,对学生发展的关注,是标准的基本精神之一。如标准在“课程性质”定位上所表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因而,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标准所阐述的10个基本理念,更是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在不同的侧面上,均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培育

4、学生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发展学生音乐兴趣终生享受音乐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每一个学生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音乐中受益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注重个性发展;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重视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想象力鼓励音乐创造;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倡学科综合;增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民族音族音乐;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理解多元文化;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完善评价机制。 因此,可以认为:新课程带给音乐教学最根本的变化将是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变化。这一点,也正是音乐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要是学这样的目标,音乐教材呈现方式和音

5、乐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是必须,而且至关重要。 三、教学特点: 在正确理解每单元的教学主题,首先要了解教学的特点,根据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教育编辑室编印的实验通讯第一期介绍的教材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充分重视各年段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要求,切实体现“课本是学生读本”的原则,可读,可学,可看,可听四为一体。2、教材内容主要从学生生活和实际出发所血案音乐作品在注重艺术性、代性、趣味性的同时,特别重视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音乐密切结合,努力贴近学生的实际,并力求动听、好唱、易记。如小学的拉勾勾、捉迷藏、动物说话,中学的东方之珠、青春舞曲、我心永恒等。3、新教材一改传统音乐教材单一,乐谱加文字的版

6、本,力求形式活泼新颖。小学低年级以图为主,图谱并茂,图以卡通式手法绘制,谱以字母及图形谱为主,音的唱名与汉字拼音结合,音的长短以图形表示,学生一看就明白,形象生动,活泼新颖。4、音乐风格多样,内容形式多元。教材体系是以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各单元的作品多样,除音乐本体为主外,还融合其他姊妹艺术,如舞蹈、美术、戏剧等,使学生更有新鲜感,更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5、新教材强调人本与音响密切结合,强调学生的实践与创造活动相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方式相结合,以利于改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探索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四、教材分析 人音版音乐教材每册由若干单元构成:中学每单元由“歌唱”

7、一首,“欣赏”二至三首及“实践与创造”构成,每册各有56单元。此外,每册教材除单元内容外,还设有音乐宫、万花筒、音乐瞬间、音乐小网站、我们心爱的歌、我们喜欢的器乐曲等相关音乐知识项目,供学生拓展、选择、自学、自评自测用,以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现就第13册音乐教材进行举例:本册有六个单元,其中“歌曲”六首,“欣赏”20首,“演奏”2首,每单元都有“实践与创造”另外还设有音乐是我的好朋友、音乐小网站、我们心爱的歌(四首)、我们喜欢的器乐曲(2首)以及音乐瞬间等栏目。如果说要把教材内的所有内容都让学生学完,就课程设置每周一节课而言,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梳理整合,根据

8、每单元的主题,选择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在教学设计中要做到轻、重合理,要抓住主要的内容作为重点教学,有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或作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必面面俱到都是重点教学。 怎样对教材进行梳理整合? 1、理解每单元的主题每单元都有标题,我们要理解每个标题的主题是什么。如第一单元七子之歌,可以理解为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单元内容以香港、澳门的回归及对台湾同胞的期盼,由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欣赏东方之珠、1997天地人交响曲、鼓浪屿之波三首组成,分别代表了香港、澳门、台湾三地同胞对祖国的热爱和回归的向往,因此将主题定位爱国主义教育。 2、围绕主题队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整合明确了单元主题,如何选择教学

9、内容,如何对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这是音乐教学的关键,同时也要根据所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欣赏曲选择,学生对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较熟悉,也容易理解,但对1997天地人交响曲的理解可能就困难多了,因此在教学中应以欣赏东方之珠或鼓浪屿之波为重点,1997天地人交响曲的欣赏教学只要根据实践与创造第三题的要求,让学生能听出编钟、童声合唱、大提琴独奏及乐队合奏出现的顺序即可,不必作过多的要求。 3、其他单元主题简析第二单元天山之春主题可定位在新疆音乐的介绍,第三单元欧洲风情主题可定位在欧洲音乐介绍,第四单元行进中的歌主题可定位在进行曲介绍,第五单元金色乐章可定位在中外优秀弦乐作品介绍,第六

10、单元荧屏乐声主题可定位在影视音乐介绍。 五、教学设计 确定了单元主题后,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体现学生为主的“人本论”理念,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方法运用正确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不能马马虎虎,应付了事,而应多思考,思考的范围要大,不要受教材内容的限制,而且要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并及时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是否符合课标理念,安排是否合理有所了解,教学水平也能较快地得到提高,否则将永远原地踏步,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在教学能力方面将落后于其他教师。实际上本次课改每一位教师,无论是新教师或是老教师都是公平

11、的,都处于同一起跑线,关键就看谁对课标的理念理解深,谁能更快的进入角色,谁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那么应该如何做到教学设计合理,符合课标的理念,我们以13册第五单元为例来设计:本单元有歌曲夜曲,欣赏二泉映月、G大调弦乐小夜曲、如歌的行板,演奏如歌的行板。本单元主题定位“中外优秀弦乐作品欣赏”,从提供的内容来看,基本都是弦乐类,有弦乐合奏二泉映月、G大调弦乐小夜曲,有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知识有“小夜曲”、“室内乐”、“鱼咬尾”等。再看“实践与创造”栏目,共四个内容,基本也都围绕知识开展实践或创作的,如“做鱼咬尾创作练习”、“用象声词唱G大调弦乐小夜曲主题等。因此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为: 一、能

12、够对室内乐作品感兴趣,并能主动探索与室内乐相关的音乐知识。二、聆听二泉映月、G大调弦乐小夜曲及如歌的行板,能感受、体验三首乐曲不同的音乐情绪,并能从音乐要素方面探索其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能够在聆听音乐中,掌握“弦乐合奏”、“弦乐四重奏”、“室内乐”、“小夜曲”、“鱼咬尾”等音乐知识。三、能用忧伤、思念故乡的情绪演唱夜曲。四、能够创造地参与鱼咬尾创作、自制拨弦乐器等音乐实践活动。 本单元可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如歌的行板、(弦乐四重奏),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掌握学习“弦乐四重奏”、“室内乐”及“鱼咬尾”音乐知识。2、能用忧伤、思念故乡的情绪演唱歌曲夜曲,并能为夜曲设计适

13、当的演唱形式。3、参与“鱼咬尾”的创作练习。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夜曲,欣赏如歌的行板,实践创作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音乐知识“弦乐四重奏“、室内乐”、“鱼咬尾”。 教学重点:歌曲夜曲的学唱。 教学难点:歌曲夜曲的情绪表现及4/4拍、4/5混合拍子的变化。教学设计:可以从欣赏如歌的行板导入,让学生探索音乐知识“弦乐四重奏”、“室内乐”、“鱼咬尾”,并进行“鱼咬尾”的创作练习。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探究及创作练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的音乐知识,这样让学生再学唱夜曲就较容易了。当然在歌曲学唱时就应注意演唱技能的教学,特别是在情感表现上如何能正确的表现出忧伤、思念的情绪,这就必须要教师把演唱技能教给学生,

14、也便于学生能设计适当的演唱形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欣赏二泉映月、G大调弦乐小夜曲,感受、体验乐曲不同的音乐情绪,掌握“弦乐合奏”、“小夜曲”音乐知识。二、了解G大调弦乐小夜曲主题音乐,并能用象声词演唱,三、能自制拨弦乐器为G大调弦乐小夜曲片段伴奏。 教学内容: 欣赏二泉映月、G大调弦乐小夜曲,实践创作2题,音乐知识“弦乐合奏”、“小夜曲”。 教学重点:二首欣赏曲的不同音乐情绪探究。 教学难点:能用象声词有感情的学唱G大调弦乐小夜曲主题音乐(特别是二声部)。 教学设计:可以从上节课的欣赏如歌的行板片段导入,复习“弦乐四重奏”、“室内乐”,引出本节课的音乐知识“弦乐合奏”,欣赏二泉映月,G大调弦乐小夜曲,思考乐曲的不同音乐情绪,介绍“小夜曲”,探究找出G大调弦乐小夜曲主题音乐,并试着用相声词演唱,用自制的拨弦乐器为G大调弦乐小夜曲片段伴奏(自制乐器可在上节课布置课外完成)。 六、注意问题: 一、教学设计前必须对教材进行仔细的研究和探索,寻找确定单元的主题及教学内容。二、教学设计每单元必须要有总的单元教学目标,各课时必须要有课时教学目标,不能把教师用书中的教学目标作为每课时的教学目标。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