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教案1.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807829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教案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平均数(一)(P116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意义。 2、把握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3、会正确解答简洁的平均数应用题。 4、初步建立平均数的统计思想。 5、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要求以下问题,必需已知哪两个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 平均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2)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3) 平均每组分到几本书? (4) 平均每筐重多少千克? 2、导入 (1) 象以上这些问题都是要求平均每一份是多少。类似题 称之为求“平均数”。所谓平均数,就是把不相等的几个数量,在其总量不变的

2、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其相等。 提醒课题: 平均数 (2)求平均数用什么方法? 求平均数首先从问题中推断:把什么作为总数平均分; 是按什么平均分的,即与总数对应的总份数是什么;然 后用“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 二、探究 1、例1: 有4组小长方体,第一组有9个,其次组有5个, 第三组有7个,第四组有3个。平均每组有多少个? (1)默读题目,想一想这到题的数量关系式 长方体的总个数组数=平均每组的个数 总 数 份 数 (2)生列式,并说明是怎样想的? (9+5+7+3)4 问:平均每组的个数会不会比最多一组9个多,会不会 比最少一组3个少,为什么? (3)阅书P116的例

3、1 2、例2: 陈小红期中考试成绩,数学和英语都是98分,语文 96分,自然常识100分。她的平均成绩多少分? (1)自学例2的解题过程: A.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括号中为什么会消失两个98相加? 总份数为什么是4?) B.你能完整说说这题的数量关系式吗? 总分科数=平均成绩 (2)练习: 书P117的练一练的1、2(只列式) 三、运用 1、依据问题找总数、总份数 (1)平均每辆车运煤多少吨? (2)平均每季度生产多少台? (3)平均每人踢毽子多少个? (4)平均每组踢毽子多少个? (5)平均每次踢毽子多少个? 2、列式解答 (1)第一组植树12棵,其次、第三小组共植树20棵。平均 每组植

4、树多少棵? (12+20)3 括号中只有两个数字相加,后面为什么要除以3,不除以2? (2)书P117的试一试 书P118/2 3、深化 (1)5个同学身高分别为145厘米、150厘米、144厘米、 142厘米、147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在大于( ) 厘米和小于( )厘米之间。 (2)小芳、小华各有一些书,小芳的书比小华多4本。要使 两人的书同样多,小芳应给小华( )本书。 (3)选择正确的算式 学校进行科技小制作展览会。高年级4个班,选出172 件作品;中年级5个班,选出188件作品;低年级3个 班,选出96件作品。平均每个年级选出多少件作品? A.(172+188+96)(4+5+3) B

5、.(172+188+96)3 (4)书P119/8 四、回家作业: #503885四年级数学下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把握四则运算中各局部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学问进展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熟悉中括号,把握四则混合运算的挨次,能进展简洁的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学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力量,养成仔细审题、独立思索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局部间的关系 四则运算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局部间的关系(含有关0的运算) 四则

6、混合运算的挨次 解决问题 三、编排特点 1.增加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局部间的关系。 2.突出对学问的梳理和总结。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把握三步运算的运算挨次并能正确计算。 2.会解答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0”不能做除数的道理。 2.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安排5课时(仅供参考,教师们可依据学生状况进展调整) 六、教学建议 1.要留意在实际问题中进展数量关系分析和解答思路的教学。由于本单元是将解决问题和四则混合运算有机结合起来编排的,因此,在教学中每节课都要留意在实际问题中进展数量关系分析和解答思路的教学,这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7、(1)要留意加强审题和对数量关系的分析。 有哪些数量?这些数量分别表示什么? 哪两个数量之间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2)帮忙学生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依据问题选择分析方法: 从条件入手 从问题入手 从关键句入手 (3)帮忙学生把握思维的外化形式。 示意图 线段图 枝形图 (4)在训练课中要留意补充相应的习题进展训练。由于关于整数的三步的实际问题在本册中已到达最难的程度,进入了收尾。 2.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挨次有机结合起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把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挨次规定的必要性。因此,教学中要把握好要求,即在解决问题时可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然后在综合

8、算式中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与运算挨次结合起来。但教师要明确,在解决问题中并不要求学生肯定列综合算式解答。 3.教学中为学生供应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的情境和空间。针对每个例题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供应的生活情境,或现实生活创设现实情境,(学问点要保存)放手让学生独立思索,自主探究,并在合作沟通中研讨。在每层的教学中要留意遵循研讨的六环节。 4.关于计算方面的训练。 (1)加强口算的训练。 (2)培育学生仔细审题的好习惯。 一审运算符号。 二审数据特点。 三定计算方法。 (3)要培育学生仔细书写的好习惯。 (4)教给学生抄题、抄数的方法。 (5)做题时速度适中,一步一回头。 (6)关于作业的批改

9、问题。 (7)练习要常常化。 (8)坚持弃九验算法。 学情分析: #503873四年级数学下教案3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学生把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并能娴熟进展计算。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受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帮忙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育学生养成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定商,商的位置。 一、热身运动。 1.看着算式直接报出答案。 6020 12030 8020 36040 18030 24040 42060 24030 2.括号里能填几? 30( )280 20( )82 40( )278 70( )165 30( )182 90( )620 3.笔算873

10、和4276。 4.反应。结合这两道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说师适当板书除法法则。 5.揭题。笔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1)板书:可以分给几个班?9230,口算,估算。 (2)学生尝试笔算。学生自练,师巡察收集学生的各种典型状况。并进展板书。 反应。 推断对错。你能告知教师哪一个竖式是正确的?为什么?另外三个竖式错在哪里?为什么? 结合小棒图理解算理。 结合正确的竖式说说9230是怎么算的?提问:商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做一做。3010 4020 6430 8540。请四位同学上台板演。 (3)笔算19230。 学生

11、列式笔算。 反应。结合正确的竖式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商4,你是怎么想的? (4)比拟:在笔算19230和9230的过程中,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做一做:14020 28050 56580请三生上板演。 2.小结 我们今日学习了什么学问?在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要留意哪些方面? 三、练习 1.选择其中一组完成计算。 A 8230 10230 28070 B 7820 19780 36440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练习十四,第2题。 3.体育用品商店正在搞促销活动: 陈教师原来准备买12只足球,用这些钱现在可以买多少只足球?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四、总结

12、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设想: 1.计算教学之前还要不要“复习铺垫”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肯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展学习,有利于意义建构。确实,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有关阅历、体验。标准也特别强调,计算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育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使学生经受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过程”;“避开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 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肯定的。计算教学之前还要不要“复习铺垫”呢?其实,新课前的复习铺垫主要目的,一是为了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二是为新知学习分散难点。前者,只要有必要,则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后者,有一些计算教学中,经常有人为了使教学“顺畅”,设计了一些过渡性、示意性问题,甚至人为设置了一条狭隘的思维通道,使得学生无需探究或者稍加尝试,结论就出来了。这节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用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要根底。为了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我觉得有必要在课前安排一个复习铺垫的环节。因此我在课前安排了3个小练习:1、看着算式直接报出答案;2、括号里能填几;3、笔算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