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之“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806125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学生”之“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问题学生”之“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问题学生”之“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问题学生”之“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问题学生”之“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学生”之“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问题学生”之“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 训练实践证明: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一局部成绩差、道德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即所谓的“问题学生”。“问题学生”转化工作是训练工作中最难也是最苦的“差事”。 要想做好“问题学生”转化工作,必须先要了解“问题学生”的问题成因,才能使“问题学生”转化工作水到渠成。具体来讲“问题学生”之问题成因有如下几种: 1、个人因素。“问题学生”受各方面的影响,心理产生肯定的障碍,难免有行为越轨、心态乖戾等不良表现,易产生一些片面错误的认识,甚至会采取一些过激行为。 2、家庭因素。有些家庭由于经济条件较好,对子女无原则的溺爱,使其唯我独尊;或父母因工作忙,对子女的学习

2、、思想情况了解甚少;或父母文化素养低,家庭不和谐,动辄便对子女打骂、惩罚;或训练子女时多用物质刺激,金钱引诱;或大多父母极少关心子女的成长,使其缺乏亲情的呵护,致使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 3、学校因素。在班集体中,同学们大都讨厌“问题学生”,不愿和他们亲近,即使他们有勇于改正错误的表现,也常难以得到确定和信任;另一方面,“问题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表现不好,经常成为老师批评、同学称赞的物件。他们总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久而久之,形成了强烈的自卑心理,甚至逆反心理。 4、社会因素。社会上真善美、假恶丑的颠倒,是非的混淆,使“问题学生”缺乏辨识力量,往往把好事当坏事,坏事当好事,加速了其心理品质和

3、人格的变形。 “问题学生”不良心理品质的形成,有肯定的顽固性,只有截断源头,疏通渠道,对症下药,方可取得成效。我认为可从“情”、“理”、“联”、“恒”四字入手来做“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一、以“情”为基础,主动接近,宽容接纳。 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我们的训练失却了一些最不该失却的东西:爱心、关怀和理解。这就需要我们用情感内容去填平师生间的情感沟堑,去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教师要敬重学生,以关心他们成长进步的爱心,和他们一起共度难关;教师要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以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以急躁期盼他们的转化,并为他们供应展现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鼓励和引导他们确立新的行为目标,不断确定他们新

4、的行为模式和进步表现,让“问题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帮助他们从旧的习惯思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逐渐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以“理”为要求,晓以利害,导之以行。 “问题学生”之所以有问题,常是出于行为养成方面的因素,或是“心中无标尺”,所以教师应明确规范,使其遵之有度,循之有则。首要任务是进行思想训练,帮助“问题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要进行法制训练,训练他们做一个守法公民,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正确识别真善美、假恶丑。 对他们坚持正面诱导,结合具体事例和榜样,透彻说理,以理服人,利用集体,辅之以清楚的奖罚,还要求他们经常进行自我克制,养成、巩固并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以行为规范做目

5、标,晓以利害,导之以行,培养其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三、以“联”为手段,形成合力,共同训练。 在“问题学生”训练上,单靠教师、学校的力气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利用家庭、社会等训练合力。为此,作为教师,应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络,引导家长采取正确的训练方式方法,要求家长协作学校,开展适当的家庭训练,并主动向教师反映子女在家的情况。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社会的训练功能,如邀请社会各届知名人士到校进行专题训练,组织学生对校外训练基地参观实践亲身体验。 在学校、家庭、社会所结成的训练网路中,“问题学生”转化工作肯定能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 四、以“恒”为追求,反覆训练,形成品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6、“问题学生”的不良习惯不行能依靠一两次的谈心、说服训练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在转化过程中,“问题学生”可能会“旧病,所以我们要冷静分析、正确对待这种反覆,不能斥之为屡教不改,不堪造就。这时,教师更不能“恨铁不成钢”,而需鍊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地关心、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因势利导,使“问题学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特别有意义而又艰巨的工作。我们坚信:在铸志、铸业、铸人的平凡而伟大的工作中,真正为“问题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精神家园,众多的“问题学生“会在老师们热情期盼的目光中,在赤诚挚爱的引导中,在辛勤急躁的辅导下转化为优生,成为“明天的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