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4(主题真题汇编演练).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805786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4(主题真题汇编演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说4(主题真题汇编演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说4(主题真题汇编演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说4(主题真题汇编演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说4(主题真题汇编演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说4(主题真题汇编演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4(主题真题汇编演练).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总复习语文(经典版)考案四主题考向概括小说的主题【例1】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形象揭示了怎样的主旨?答: 答案祝福通过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揭露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劳动人民的摧残,及其吃人的罪恶,指出了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作者刻意把祥林嫂的悲剧都安排在春天发生,表明了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性。这也启示我们不推翻吃人的封建制度,像祥林嫂这样的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是不可能改变的。(2016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锄李锐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

2、,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问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

3、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

4、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

5、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

6、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

7、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有删改)1“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答: 答案六安爷层面: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征;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小说主旨层面: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耕种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叹惋又发人深思。解析本题考查体会

8、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题干已经提示了答题的角度,即六安爷和小说主旨两个层面。从六安爷层面上,这句话是六安爷面对村民的反复劝阻时所作的回应,体现了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征;而“过瘾”也表明六安爷对即将失去的百亩园的不舍和痛心。从小说主旨层面上,在土地上劳作成为一种瘾,成为农民精神的寄托;而耕种从劳作变为“过瘾”,暗示着对传统农耕文明衰落的深思。(2019甘肃定西岷县第一中学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老鲁汪曾祺有一天,似乎看见校警们所住的房间热闹起来。看看,似乎多了一个人。想,大概是哪个来了从前队伍上的朋友了(学校校警多是退伍的兵)。再过几天,我们在挑野菜时看

9、见一个光头瘦长个子穿半旧草绿军服的人也在那里低着头掐灰藿菜的嫩头。走过去,他歪了头似笑不笑地笑了一下。这是一种世故,也不失其淳朴。这个“校警的朋友”有五十岁了,额上一抬眉有细而密的皱纹。看他摘菜,极其内行,既迅速且准确。他不时给我们指点指点,说哪些菜吃得,哪些吃不得。照他说,可吃的简直太多了。这人是一部活的救荒本草!他打着一嘴山东话,说话神情和所用字眼都很有趣。后来,大家都称呼他为老鲁。不久,老鲁即由一个姓刘的旧校警领着见了校长,在校警队补了一个名字。校长说:“饷是一两个月发不出来的哩。”老鲁说不要紧的,只想清清静静地住下,能吃一口这样的饭就行。老鲁名为校警,其实做了本来是工友所做的事。他每天

10、必做的事是挑水。每年春末夏初,几乎全校都要泻一次肚,泻肚的同时,大家的眼睛又必一起通红发痒。是水的关系。这村子叫观音寺。昆明春天不下雨,是风季,或称干季,灰沙很大。学校附近没有河,也没有井,我们食用的水只能从两处挑来:一个是前面胡萝卜田地里的一口塘;一个是后面山顶上的一个“龙潭”。龙潭,那也是一口塘,想是下面有泉水冒上来,故终年盈满,水清可鉴。在龙泉边坐一坐,便觉得水气沁人,眼目明爽。如果从山上龙潭里挑水来吃,自然极好。但是,我们平日饮用、炊煮、漱口、洗面的水其实都是田地里的塘水。塘水是雨水所潴积,大小虽不止半亩,但并无源头,乃是死水,照一学生物的同学的说法:浮游生物很多。他去舀了一杯水,放在

11、显微镜下,只见草履虫、阿米巴来来往往,十分活跃。自从老鲁来了,情况才有所改变。老鲁到山上、田里两处都看了看,说底下那个水“要不的”。老鲁的专职是挑水。全校三百人连吃带用的水由他一个人挑,真也够瞧的。老鲁天一模糊亮就起来,来回不停地挑。一担四桶。水挑回来,还得劈柴。劈了柴,一个人关在茶炉间里烧。自此,我们之间竟有人要了茶叶,泡起茶来了!因为水实在太方便。老鲁提了一个很大的铅铁水壶,挨着个儿往各个房间里送,一天送三次。老鲁来了,我们且问问他:“老鲁,你累不累?”“累什么,我的精神是顶年幼儿的来!”这个“顶年幼儿的”,好新鲜的词!老鲁身体很好。他并不高大,但很结实。他不是像一个运动员那样浑身都是练出

12、来的腱子肉,他哪里来的那么多的力气呢?老鲁是从沙土里长起来的一棵枣树。说像枣树好像不大合适。然而像什么呢?得,就是枣树!寒假以后,学校搬了家,从观音寺搬到白马庙。我是跟老鲁坐一个马车去的。自从学校迁到白马庙,我不在学校里住,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民房,除了上课,很少到学校来,下了课,就回宿舍了,对老鲁的情况就不大了解了。(有删改)2结合全文,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答: 答案这篇小说记叙了校工老鲁的几件平凡琐事;赞美了老鲁身上表现出的人性美,如热情、善良、朴实、开朗等;表达了作者对像老鲁这样的底层小人物命运的关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对主题的挖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

13、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整体倾向看等。对主题的概括常用这样一些基本术语:歌颂、赞扬、张扬;讽刺、批判、揭露、谴责;揭示人生道理;对现象的反思;表达了情感。本篇小说中通过写校工老鲁的几件平凡琐事,如指点“我们”摘菜;每天前往龙潭挑水,还往教员房间送热水;面对校长说有可能欠薪的话,他认为“能吃一口这样的饭就行”等。这些都表现他热情能干、朴实诚恳、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等性格特征。再结合文本内容“我们且问问他:老鲁,你累不累”“我是跟老鲁坐一个马车去的”等语句分析可知,表达了作者对像老鲁这样的底层小人物命运的关心。考向概括小说的情感和思想意蕴【例2】在边城中,作者营造了一个“世外桃源”

14、,通过美丽的边城,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答: 答案作者所描写的湘西,就是他营造的“世外桃源”。这里民风淳朴,人们淡化功利,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当时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社会现实。这篇小说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呼吁重建民族的品德与人格。技法“三从”“一联”“一掌握”解答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类题1.“三从”第一,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双关义、

15、引申义等。如祝福就具有双关义,“祝福”是鲁镇的一种封建迷信活动,但深层意蕴就是把“凶人的愚顽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不幸,鲜明地摆到读者的面前,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表现主题方面更增强了祥林嫂命运的悲剧性。第二,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考生可从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变化中,去挖掘小说所要揭示的社会意义。第三,从作者的思想倾向上入手这可以抓住小说中的关键性词语或语句来加以把握。2.“一联”考生可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在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等,达到探究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的目的。3.“一掌握”掌握常用答题模板:总分,即总说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主旨,分点证明。可采用小议论文的形式。在探究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时,考生要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出现认识上的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