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工作计划格式范文(二篇).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804234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格式范文(二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格式范文(二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格式范文(二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格式范文(二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格式范文(二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格式范文(二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工作计划格式范文(二篇).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小衔接工作计划格式范文从学前到小学,跨两个学段,从儿童身心发展看,是从学前期向学龄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因而既存在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在此期间,儿童身心要发生一定的质变,掌握不了这一阶段教育的规律性就会出现种种“衔接”的问题。在我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在学习与生活制度等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前者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导形式的教育,后者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导形式的教育,这种客观存在已造成儿童入小学后的不适应,同时,近些年来,由于入学年龄提前、小学课程加深、父母对子女过高的学业要求、过分包办儿童自己能做的事等等,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责任感、独立性以及有关能力形成,这些都加大衔接的“坡度”。因此,为

2、了处理好幼小衔接的连续性与阶段性问题,幼小衔接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通常会存在几个方面的断层问题:1、关系人的断层;2、学习方式的断层;3、行为规范的断层;4、社会结构的断层。因此,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和个体的发展创造最大的可能性。是大班工作的重点。具体工作计划如下:一、

3、端正指导思想,增强衔接意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教育阶段,既要充分认识它们的阶段性,又要充分认识它们的连续性;幼儿园的教育,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实现教育之间的衔接。绝不能学前教育“小学化”;增强衔接意识的基本要求是明确入学准备的内容,这不是具体知识的多少,而是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的发展水平,这既是入学准备的内容又是幼小衔接的焦点。二、开展教育活动,加强日常生活管理,促进幼小衔接1、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1)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的生活,按时来园,不迟到。(2)培养幼儿会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

4、等生活习惯。(3)会做值日生工作,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椅子等等。2、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独立意识(1)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有条不紊,按时完成不拖拉。(3)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其意志、品质。3、重视幼儿情商的发展(1)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分析成败的原因,增强其获得成功的信心。(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适当改变太多儿童化的教师态度,在师生关系中,肯定性和混合性(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要求或批评)接触应成为主体。(3)鼓励幼儿多与同学、老师交往,鼓励其合作性行为。4、讲究教育的相互渗透,提高幼儿的学习适

5、当性。(1)以儿童为本,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活动,不“拔苗助长”。(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3)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等。(4)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小学的课堂环境接轨,在下学期后半段将幼儿的座位改成小学的上课座位形式。(5)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及握笔姿势。(6)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7)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进行简单的书写练习。(8)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三、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

6、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1、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的实际,各班学期初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2、各班开设幼小衔接家长专栏,开辟“家长须知”、“专栏快讯”、“今日要点”等栏目,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3、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4、组织教师、家长、幼儿“三位”一体的教育活动,吸引家长参与并重视幼小衔接工作。5、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6、积极参加幼儿毕业典礼。四、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交流。1、参观

7、小学的校园,观摩小学生升旗上课及课余活动。2、邀请小学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3、通过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如:玩角色游戏“老师与学生”,给幼儿讲有关小学的事或老师上课的故事,减轻幼儿的思想压力,促使他们向往做一名小学生。幼小衔接工作计划格式范文(二)(一)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二)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

8、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三)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相互间的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本园大班老师之间的,同是还要加强与小学一年级老师之间的以及与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这样做的目的旨在能够及时的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四)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幼儿多次去小学观摩,从单一的观摩小学的教学活动,可以涵盖到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幼儿向往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更进一

9、步的培养幼儿入小学的兴趣。(五)建立家长活动小组。让家长自行或幼儿园帮助,与已进入一年级学习的本园毕业生联系,并结成相应的对子,加强家长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六)请已上一年级的本园毕业生来园,向大班幼儿讲述小学生的各种生活,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感觉,为大班的孩子上一课,因为同年龄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之必要的。(七)组织大班幼儿进行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表演赛,并注意对大班幼儿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

10、惯的培养。(八)适时调整大班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九)向大班幼儿家长进一步宣传和教育,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工作-开办大班年龄段家长学校。(十)利用家访、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十一)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四、具休活动_年_月幼小衔接讲座_年_月问卷调查_年_月小学幼儿园联合教研活动_年_月幼儿入学体验第5页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