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线施工交通组织方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80420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线施工交通组织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跨线施工交通组织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跨线施工交通组织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跨线施工交通组织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跨线施工交通组织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线施工交通组织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线施工交通组织方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线工程第03标段 施工方案温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线工程 第 03 标段边施工边通车交通组织方案T U C G 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温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线工程第03标段项目经理部二一五年三月十七日目 录1、编制说明12、工程概况13、施工情况简介24、 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55、 交通组织管理体系86、 施工完工后对原有道路的清理、恢复工作117、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28、 附图13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1边施工边通车交通组织方案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A、本合同段施工招标文件、合同文本;B、温州绕城高速西南线工程第3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会审答疑报告技术交底报告;

2、C、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D、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E、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F、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G、我公司近年来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现场实地踏勘资料及周边交通状况1.2编制范围温州绕城高速西南线工程第3标段上部结构跨路施工。2、工程概况2.1设计概况本标段为温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线工程第03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9+979.5,终点桩号为:K12+800.893,主线全长2.821km。2.2地貌本标段桥梁工程均位于海积平原区,平原区表部硬壳层厚度在0.82.0m,工程

3、性质较差。上部为全新统海积软土,流塑,工程性质很差,最大厚度在25m左右,一般地区厚度在1020m左右。中部为粘性土,碎石土,最大揭露厚度在40m左右,受下部地形影响,厚度变化大,碎石土包含卵石土、碎石粉质粘土,工程性质一般较差。本标段桥梁工程所在区域有母亲河和官庄河。其中官庄河河道宽度约50m,母亲河宽度约10m,水深均较浅。2.3气象本项目通过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春季36月为梅雨季,气候潮湿多雨;夏季79月为台风雨季,空气湿润,是高温、强光照射季节;秋季为过渡时期,气候凉爽宜人,雨量较多;冬季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是低温少雨季节。3、施工情况简介3.1施工范围内道路交叉情况简介本标

4、段施工范围内上部结构施工跨越当地道路情况如下:郭溪高架桥第61跨、75跨分别与当地工业区路、康宏东路路交叉,交叉角度分别为88、84.45,均为30m先简支后连续T梁;瞿溪互通F匝道2号桥第8、9跨与瓯海大道交叉,交叉角度为73.9,均为40m先简支后连续T梁;雄溪高架桥第13跨与当地雄华路交叉,交叉角度为67.5,为30m先简支后连续T梁。梁板地面运输通道与瓯海大道交叉,交叉角度为89。结合我标段当前对这些被跨道路交通情况的调查,结论为施工安全隐患较大、交通压力较大者为F匝道2号桥上部结构跨瓯海大道施工。瓯海大道道路情况简介如下:被跨瓯海大道部位中心里程桩号为K10+279.5,路面被交叉部

5、分中心高程为4.5m,位于瓯海大道与XXX路交叉口,路线设计为一级公路,设计车速60km/h。目前瓯海大道扩宽工程已经开工,且已实行半幅通车半幅封闭的形式。扩宽完成后的瓯海大道该部位总宽57.5m,中央设10m宽绿化带,两侧主车道与辅车道间设1.5m宽分隔带。双向6车道。瓯海大道为瞿溪镇、巨溪镇等乡镇主要出行通道,附近工厂等企业发达,人口众多,且与与温州市中心较近,交通繁忙,过往车辆多为小型客车和货场,且是7路、57路公交车必经之路。经调查,车流量和人流量密集时间段主要集中在白天上班及下班时间段,夜晚行车较少。3.2施工方案简介本标段桥梁上部结构跨路交叉边施工边通车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梁

6、板安装阶段,第二阶段为上部结构先简支后连续施工阶段,即上部湿接缝、中横梁、桥面铺装、防撞护栏施工阶段。第一阶段梁板由架桥机安装跨路施工时,为确保施工及道路交通安全,项目部拟采用临时封闭道路施工的方式进行。即在郭溪高架第61、75跨,雄溪高架桥第13跨跨路安装每片梁板期间,临时封闭道路交通,待本片梁板安装完成后恢复交通,封闭时间每次约为3060min不等;而梁板运输跨瓯海大道时,也同样临时封闭道路交通,待梁板运输通过后恢复交通,每次封闭时间约为510min不等。另外,F匝道2号桥40mT梁采用两台吊机抬吊的方式安装,安装期间采用半幅封闭半幅通车的方式进行,半幅封闭时间为2d。第二阶段桥梁上部结构

7、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时,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在与桥梁交叉的道路交叉口,桥梁边缘投影线外两米范围内搭设施工防护棚,防护棚采用碗扣钢管和型钢相结合形成门式通道,顶部覆盖双层竹栅栏,防护棚顶四周用483.5mm钢管搭设防护栏杆,栏杆上方挂设安全立网和彩钢瓦安全挡板,防止施工物件掉落至路面。4、 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4.1施工交通组织原则A、遵循边通车、边施工的基本原则B、安全原则:本工程施工期间,必须保障运营车辆的行驶安全,同时也必须保障施工车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C、畅通原则:本工程施工期间,道路通车保持畅通,基本上要做到保持原有道路通行能力,确保施工过程中社会车辆都能以一定的行车速度顺利通过,保证一定

8、的服务水平。D、确保施工进度的原则:在做好交通组织的基础上,确保施工进度,尽量缩短施工周期,要保证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E、安全文明施工,是做好交通组织的必要条件。F、强化管理,分步实施,加强与各级管理部门的联系,取得协助,降低交通组织的难度。4.2交通组织管理目标交通组织管理目标:尽量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把交通疏导工作做细做好,贯彻始终,实现施工、交通双顺利。在施工期间保证车辆、行人的顺利通行。4.3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由于瓯海大道道路交通流量大,行人多,在跨瓯海大道架梁施工、上部湿接缝、桥面铺装、护栏施工时道路交通压力最大,故在此重点叙述在架梁期间及上部结构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其他

9、道路交叉部位参照此部位实施。(1) 架梁阶段道路交通组织第一步:在瓯海大道道路左幅外边线上相应位置设置临时交通设施、标线、警示、导流标志等;在瓯海大道右幅道路中间纵向用彩色水马临时隔离将道路分流为双向行驶车道。第二步:在距离桥梁中心部位约50m远部位开挖中央分隔带,将左幅道路改移至右幅通行,绕过梁板安装位置后再恢复至左幅通行。第三步:封闭瓯海大道左幅道路,在道路车流正前方改移路口安排一名交通协管员,负责指挥交通,让所有车流绕至右幅行驶通过。第四步:安装F匝道2号桥第8跨T梁。第五步:第8跨T梁安装完成后,在瓯海大道道路右幅外边线上相应位置设置临时交通设施、标线、警示、导流标志等;在瓯海大道左幅

10、道路中间纵向用彩色水马临时隔离将道路分流为双向行驶车道。第六步:修整原有中央分隔带开口,将右幅道路改移至左幅通行,绕过梁板安装位置后再恢复至右幅通行。第七步:封闭瓯海大道右幅道路,在道路车流正前方改移路口和梁板运输跨路部位各安排一名交通协管员,负责指挥交通,让所有车流绕至右幅行驶通过,同时在梁板跨路运输时,临时封闭右幅道路。第八步:安装F匝道2号桥第9跨T梁。第九步:第9跨T梁安装完成后,拆除道路改移标志及分流水马,恢复道路双向通行,恢复中央绿化带。(2) 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道路交通组织1) 搭设门式通道防护棚第一步:设置临时交通设施、标线、警示、导流标志等交通标志。第二步:封闭瓯海大道左幅道路

11、,搭设F匝道2号桥第8跨跨瓯海大道门式通道。此时交通导流方式与第8跨梁板安装期间相同。封闭时间为2天。第三步:改移临时交通设施、标线、警示、导流标志等的位置。第四步:开放瓯海大道左幅道路,封闭瓯海大道右幅道路,搭F匝道2号桥第9跨跨瓯海大道门式通道。此时交通导流方式与第9跨梁板安装期间相同。封闭时间为2天。第五步:改移临时临时交通设施、标线、警示、导流标志等的位置,恢复瓯海大道左右幅通车,F匝道2号桥上部湿接缝、护栏及桥面系施工。2) 拆除门式通道防护棚第一步:设置临时交通设施、标线、警示、导流标志等交通标志。第二步:封闭瓯海大道左幅道路,拆除瓯海大道左幅上方门式通道。第三步:改移临时交通设施

12、、标线、警示、导流标志等的位置。第四步:开放瓯海大道左幅道路,封闭瓯海大道右幅道路,拆除瓯海大道右幅上方门式通道。第五步:清理施工现场、恢复瓯海大道绿化带,恢复瓯海大道左右幅通车。4.4施工安全防护措施为了保证车辆通行及正常施工,需在上部结构施工时,对全施工区域道路通行路段进行道路交通安全防护。1) 施工警示标志为了警示施工车辆安全通过施工区域,保证交通安全及桥梁施工安全的需要,施工区域设置临时交通安全管制设施如下: 施工警示标志:因本工程变截面箱梁跨路施工需搭设门式通道,搭设采用时采用半幅通车半幅封闭的方式进行。需在道路的前进方向右侧设置预告牌及封闭、改道警示标志;在瓯海大道行车道前进方向右

13、侧距离施工部位1km、300m、200m、100m处设置安全警示牌提示前方正在处于施工状态。限速标志:在1km处设置限速40km/h的限速标志,在道路前进的方向右侧距离施工部位300m处设置30km/h慢行标志,在200m处设置20km/h慢行标志,在100m处设置10km/h慢行标志,提示车辆以10km/h通过施工区域。限高标志:本工程跨路门洞设计净高为5.2m,道路通行的两侧各设置一个限高门架及悬挂限高标志。施工路段路灯设置:本工程施工时,在门洞两侧各50m道路两侧设置照明灯,保证施工路段夜间视线良好,并在路边防撞桶上方设置红色闪光警示灯。反光防撞设置:在跨路门洞两侧各30m范围内道路两侧设置彩色水马,在碗扣钢管上涂刷红白相间的反光油漆,以保证行车安全及跨路支架安全。其他标志标牌设置:根据需要及交通部门的指示,在施工路段设置桥梁施工标志牌、夜间施工频闪灯、太阳能爆闪灯等。 2)施工安全防护在门式通道上方满铺两层竹栅栏,并在四周用钢管扣件搭设1.2m高防护栏杆,栏杆上挂设安全立网,在侧面(道路上方)竖立竹胶板挡板作为施工的防护设施,同时对桥面上方施工进行全封闭防护,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