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蔬菜种子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意见.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803208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蔬菜种子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省蔬菜种子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省蔬菜种子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云南省蔬菜种子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意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云南省蔬菜种子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意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蔬菜种子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蔬菜种子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意见.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蔬菜种子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意见一、概述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一般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要占30-5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科教兴农,突出抓好种子工程”,“完善优良品种的繁育、引进、加工、销售、推广体系”。在1995年9月的全国农业种子工作会议上,姜春云副总理也指出:“种子是农业增产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一个新品种的培育、推广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良种在增产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都无法取代的,真抓农业就要抓科技,真抓科技,首先抓种子”。由此可见,实施种子产业化的重大意义所在。蔬菜种子产业化,就是将蔬菜种子从新品

2、种选育到种子生产、加工、推广、销售形成一体,由各部门组成科技先导型种子产业集团,纳入产业化管理轨道。在日本、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现已形成了从科研、生产、直至销售的种子企业集团,其主要蔬菜种子已逐渐被种子企业所垄断。实践证明,进行蔬菜种子的一体化经营,不仅发展发种子产业,推动了育种科学的进步,而且还带动了农机、农药、化肥、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产生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二、产业现状(一)资源现状:1、自然气候资源:云南气候跨越了从北热带到北温带的七个气候带,相似于全国气候的缩影。其显著的特点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雨量适中,洪涝等自然灾害相对较少。无论从

3、平面乍全省或垂直看一地,都存在典型的“立体气候”,形成了作物多样性的“立体农业”。在南部干热河谷地区如元江、元谋、开远、蒙自等地很适宜于西瓜、甜瓜、番茄、辣椒、莴笋、花菜等的繁种,而中高海拨的昆明、大理、东川等又适宜于繁育喜冷凉的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芥菜、甘兰、萝卜、胡萝卜等的繁育。2、蔬菜品种资源:云南具有丰富的蔬菜品种资源。据省农科院园艺所所作的调查、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全省共收集到的资源共2198份,分属34个科、70多个属、150多个种或变种。其中辣椒358份、茄子120多份、白菜180份、芥菜类129份、萝卜90多份、菜豆250多份,另有其他众多的资源和丰富的野生蔬菜品种,其中许多

4、具有特殊的优良性状。值得一提的是云南还有众多的野生蔬菜,历来各地都有食用习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许多野菜倍受青睐,值得开发。有的已经变为人工栽培。据调查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有40多个科80多个种,如蕺耳根(鱼腥草)、藜蒿、苦刺花、灰挑菜、龙葵、以及高山上的野韭菜、高河菜、竹叶菜等。总之,云南丰富的蔬菜品种资源是我省极其宝贵的农业遗产,它为我们进行资源的直接和间接利用,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坚实的品种资源基础。3、利用现状:我省自然条件优势,品种资源丰富,但蔬菜种子自给率低,约占10左右,而且多是一些用种量大、产量低的豆类、叶用芥菜、萝卜以及用无性繁殖的薯芋类及水生菜中的莲藕、茨

5、菇等。而制种或繁种基地除少量是自繁外,大部分也是受托国外及省外的种子公司及繁种单位代繁。(二)生产现状:1、我省蔬菜种子的需求量:我省蔬菜种植面积至98年已达392万亩,总产量为769万吨,其中冬早菜35万亩,外销量31万吨。2、繁制种情况:全省蔬菜繁种面积约一万亩左右,其中元谋要占一半,其次是宾川、建水、永仁、弥渡、华坪、东川、嵩明、姚安、个旧等地。第一为省外代表,主要是为天津、四川、重庆、北京等地代繁洋花菜、莴笋、白菜、甘兰、蕃茄、菜心、青花菜、生菜等,面积约5000亩左右。第二自繁自用或外销的大宗品种有黑籽南瓜、莴笋、三月萝卜、苤兰、小白菜、青菜、广芥兰、大葱、皱壳辣、冬瓜、姜饼瓜、苦瓜

6、、菜豆等。3、加工及销售:我省蔬菜种子加了业相对滞后,除省、市种子公司有一定的风干、清选包装等机械设备外,大部分仍然是传统的人工操作。散籽、麻袋包装、质量粗劣、产值低、效益差。省外及国外代繁的均为杂交种,产值高,而我们的几乎都为常规种。销售方面:目前全省有一百多家国营种子公司,专业的仅有昆明市蔬菜种子公司一家,其经营量为全省之冠。其次是省种子公司蔬菜种子经营部。其他均为兼营,为数还不到一半。非国有的集体和个体发展迅猛,仅官渡区小板桥和呈贡就有大小种子商店200多家,其中约有一半是省外的。省内尽管也有一些有一定技术力量及一定实力的研究开发所及经营者,但绝大多数是既无技术人员,也无繁种基地的个体商

7、店。其规模小,品种雷同,无特色,信誉差,有的将被兼并或淘汰。(三)科研推广及开发我省蔬菜科研推广及开发工作起步晚,技术力量弱。到目前为止全省尚无一所蔬菜专业研究所,从事蔬菜科研、推广的技术人员不足二百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也只十多人。在资金投入上,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投入较多、科研开发、人才培养等投入不足。在选育种工作上、自己选育的杂一代种很少,尽管育成了一些品种,但由于各种原因,繁种量少,推广面积不大,市场占有份额不多,更难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四)国内外蔬菜种子生产及市场分析1、国际蔬菜种子生产及市场分析我国是一个种了消费大国,在世界上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94年世界蔬菜花卉种子出口额为1

8、0亿美元,前6名分别是美国、荷兰、法国、德国、丹麦、意大利,占世界出口额的51。其中美国1.5亿美元,荷兰2亿美元,法国7500万美元,日本3000万美元,我国还不到1000万美元。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种子消费大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日本是最大的进口国;中国则是最大的自产自销国,对蔬菜种子的进出口量非常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种子进出口之一,日本从95年至97年的三年间,平均每年购进蔬菜种子5721吨,价值5549万美元,其进口蔬菜种子的国家主要是美国、意大利、南韩、智利等,从上述4国进口的蔬菜种子大约占其进口的蔬菜种子大约占其进口总值的70,其中美国约40。我国出口蔬菜种子的价值目前在150

9、0万美元左右,出口量约120吨,其中80以上是外国种子公司委托国内生产(由国外提供亲本)。产品出口到相应的国外种子公司。委托制种的主要品种是番茄,80是为美国公司生产。此外还有西瓜、黄瓜、少量南瓜、甘兰、花菜、辣椒、空心菜等。蔬菜种子生产大国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因发在国家生产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较高,而发展中国家有充足而便宜的劳动力资源。目前的蔬菜种子生产大国主要为亚洲的中国、泰国、印度、南韩、台湾、越南;美洲的美国、智利;欧洲的意大利等国。一般地,发达国家主要生产一些技术含量高,采收方便,耗工量少的品咱,且生产量逐年减少。而发展中国家生产耗工量大,完全手工操作的品种,这部分种子多为价值较高

10、的杂交一代种子,多数是为发达国家种子生产商生产的,如中国每年为国外生产商生产的100吨杂交一代茄果类种子,南韩生产250吨以上。目前我国只能出口极少数自产的大白菜、黄瓜、西瓜、甘兰等杂交一代种子及其它常规种子。我国蔬菜种子出口受限的主要原因是可用于生产尽可能交一代的亲本有限,中外我国的育种方向、目标与国外有差异,只能靠国外种子商提供亲本,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生产国外不愿生产的品咱:如瓜类、茄果类等劳动密集型品种。值得一提的是国外种子生产的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参考。其种子生产都是产业化生产,即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每个种子公司都设有科研开发部、生产部、销售部。科研开发部主要从事品种

11、资源收集、品种改良、新品种培育、配制亲本组合。新组合配制成后,或新品种育成后即交给生产部门进行繁制,产品交销售部,同时销售部门把市场信息反馈给科研部门培育市场所需的品种,同样生产部门也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科研部门,以便对亲本组合随时调整。综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蔬菜种子要进入国际市场仍有相当的难度。但为国外种子商(如美国等国)代繁其不愿繁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大有潜力可挖,具体品咱如茄果类、瓜类的杂一代制种。这符合我国的国情,同时其产品的价值也较高。目前的竞争对手主要来自于泰国、韩国、智利等国,但利用我国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气候资源,要参予国际竞争是完全可行的。2、国内蔬菜种子生产

12、及市场分析(1)国内蔬菜种子的需求量我国为世界上第一蔬菜生产大国,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种子消耗大国之一,1997年蔬菜播种面积扩大到1.5亿多亩,较1980年增加了2.5倍。(2)我国的蔬菜种子生产近年来,中国的蔬菜种子生产正逐步进入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的格局、,自留、自繁、自用的格局逐步成为历史,逐步走上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化道路。我国科研部门已成为蔬菜种子生产的主体,销售的主渠道,在培育新品种的同时,还参与了生产、销售环节,而且已逐步走向品牌化、区域化。这种模式已和国际接轨,是我国今后蔬菜种子科研,生产及销售的主流,也是发展方向。此外,这些部门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其

13、所经营销售的种子都是自己培育的品种。也就是说,其产业化程度之所以高,是以科技为先导,以选育种工作为基础的。我国的主要品牌品种大白菜系列主要由山东农科院蔬菜所完成科研、生产、销售;黄瓜杂交系列品种几乎由天津黄瓜所独有垄断;甘兰、甜椒几乎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的独家产品;辣椒主要由湖南农科院蔬菜所、江苏农科院蔬菜所占垄断地位;番茄呈现多家激烈竞争的局面;花菜主要由浙江温州、福建占据市场;莴苣由四川、云南占据主要市场;黑籽南瓜由云南居于垄断地位,但无任何一家龙头企业。应特别指出的是,干椒在我国目前使用的基本都是常规种,国内进行其杂一代新品种先育的单位极少;对茄子、脱毒大蒜尽管有一些研究,但应用于生产

14、的量仍然不大;对黑籽南瓜的新品种选育则更是寥寥无几。上述4个菜种目前在国内都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或科研单位在种子上形成优势或垄断地位。野生蔬菜在全国的栽培也悄然兴起,对种子的需求量前途光明,且研究的单位仍然很少。种子生产在我国呈区域化分布。西北地区是番茄种子的主产地;新疆是甜瓜种子的主产地;东北及内蒙是大白菜、甘兰等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的主要繁殖地;西瓜种子的生产主要分布于西北、东北、新疆及华中区,东南沿海主要生产豆类、茄果类及水省事叶菜类种子;海南及云南的一些干热河谷地区是茄果类种子冬繁基地。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就国内市场而言,黄瓜、西瓜、鲜椒、甘兰、番茄、花菜等品种不仅竞争激烈,而且科研已具有一定

15、水平,市场已被抢占。而脱毒大蒜、干椒、茄子则是竞争的空白点或竞争较弱,且用种量较大;黑籽南瓜我省目前处于垄断地位,种子输出量也相当大,但省内市场异常混乱,且几乎无人从事该项目的深入研究工作,目前仍处于原始资源的利用阶段,繁种缺乏严格的技术规程,种子质量低,目前已受到来自国外新的黑籽南瓜品种的挑战;花菜尽管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但我省80-120天的花菜品咱也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且我省为全国主要的繁制种基地之一,无论从资源惧的角度还是从今后的繁制种基地之一,无论从资源惧的角度还是从今后的繁制种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条件。因此,脱毒大蒜、黑籽南瓜、干椒、茄子、花菜、野生蔬菜应为我省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的首选项目。(五)存在的问题1、认识不足:很多地方未把蔬菜种子的培育作为我省的一项新的产业来发展,对科技在该产业中的作用也认识不足。2、基地建设滞后。繁种基地分为原原种、原种繁育基地和生产种繁荣昌盛育基地两部分。目前我省普遍存在着缺乏稳定可靠、设施条件好的原种和原原种繁育基地的问题。在生产种繁育基地方面,存在着现代化的温室、大棚、网室等设施不足,交通闭塞,基地零星分散,基地劳动者素质差,种子产量低,效益差等问题。3、蔬菜种子市场不规范;另一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的对科研及种子单位培育的品种的侵权行为。4、资金及科技投入不足:机构的设置、人才的引进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