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2015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2015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2015版 2015年3月,中华医学杂志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2002版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进行了充实和更新,全文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本文就新版防治建议进行有针对性的摘录。 一、定义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或严重心理疾病等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等病变,严重者可并发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可使原有疾病的程度加重及恶化,增加病死率。预防SU时救治危重症患者不可忽视的环节。SU在内镜下可表现为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消化道溃疡。 二、发病率及预后 ICU中危重症患者在发病后
2、的24h内即可发生应激相关的胃肠道黏膜损伤,发病后的13d内胃镜检查发现75%100%的危重症患者出现胃黏膜损伤。一旦发生出血、穿孔,病死率将明显升高。 三、应激源和危险因素 (一)应激源 两版建议中,常见的应激源基本一致: 严重颅脑、颈脊髓外伤(又称Cushing溃疡); 严重烧伤,烧伤面积30%,新版建议增加了对于烧伤面积的界定,细化了严重烧伤的指征; 严重创伤,多发伤; 各种困难、复杂的手术; 脓毒症;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休克,心、肺、脑复苏后; 严重心理应激,如精神创伤、过度紧张等;心脑血管意外等。 (二)危险因素 在上述应激源存在情况下,以下危险因素会增加应激性溃疡
3、(SU)并发出血的风险: 机械通气超过48h; 凝血机制障碍 原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病史; 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肝功能衰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器官移植等。 四、SU的发病机制 在原发病早期发生的SU,常位于胃的近端,而在原发病的后期,SU常位于胃底远端和十二指肠。目前认为胃黏膜防御机能降低与胃黏膜损伤因子作用相对增强是SU发病的主要机制。 1.胃黏膜防御机能降低 2.胃黏膜损伤因子增强 3.神经内分泌失调 五、SU的临床表现 1.原发病越严重,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越高,病情也越凶险,病死率越高。 2.患者常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如上腹
4、痛、反酸等),主要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便)与失血性休克的症状。对无显性出血的患者,若出现胃液或粪便潜血试验阳性、不明原因血红蛋白浓度降低20g/L,应考虑有SU伴出血可能。 3. SU发生穿孔时,可出现急腹症的症状与体征。 4. SU的发生大多集中在原发疾病发生的3-5d,少数可发生在2周左右。 (二)内镜特征 1.病变以胃底、胃体部最多,也可见于胃窦、食管、十二指肠及空肠。 2.病变形态以多发性糜烂、溃疡为主,前者表现为多发性出血点、出血斑或斑片状血痂,溃疡深度可至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甚至达浆膜层。 六、SU的诊断 有应激源相关病史及相关危险因素、在原发病后2周内出现上消化道出
5、血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异常,即可拟诊SU;如内镜检查发现糜烂、溃疡等病变存在,即可确诊SU 七、SU的预防 (一)药物预防SU的指征 1.具有以下一项高危情况者应使用预防药物: 机械通气超过48h; 凝血机制障碍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血小板50109/L或部分凝血酶时间正常值2倍; 原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病史; 严重颅脑、颈脊髓外伤; 严重烧伤(烧伤面积30%); 严重创伤,多发伤; 各种困难,复杂的手术; 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肝功能衰竭; ARDS; 休克或持续低血压; 脓毒症; 心脑血管意外; 严重心理应激,如精神创伤、过度紧张等。2.若同时具有以下任意两项危险因素同时也应考虑使
6、用预防药物;ICU住院时间1周;粪便隐血持续时间3d;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剂量氢化可的松250mg/d);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二)预防SU的药物选择 1.抑酸药 (1)术前预防:对拟做重大手术患者,估计术后有并发SU可能者,可在手术前开始应用口服PPI或H2RA以提高胃内pH值。 (2)对严重创伤、高危人群的预防: PPI类作为预防SU的首选药物。推荐在原发病发生后以标准剂量PPI静脉输注,每12h一次,至少连续3d,当患者病情稳定可耐受肠内营养或已进食、临床症状好转或转入普通病房后可改为口服药或逐渐停药。 2.抗酸药:氢氧化铝、铝碳酸镁、5%碳酸氢钠溶液等,可从胃管内注入,使胃内p
7、H升高。但其降低SU相关出血风险效果不及PPI和H2RA针剂。 3.粘膜保护剂:可增加胃粘膜的防御功能,但不能中和胃酸和提高胃内pH值。其降低SU相关出血风险的效果也不及PPI或H2RA针剂。 八、SU并发出血的治疗 1.立即补液,维持正常血液循环;必要时输血。 2.迅速提高胃内pH值,使之6,以促进血小板聚集和防治血栓溶解,创造胃内止血必要条件。可选用PPI或H2RA抑酸治疗,但首选PPI针剂;胃内注入抗酸药。 3.对有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可输注血小板悬液、凝血酶原复合物等,以及其他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的药物。 4.药物治疗后仍不能控制病情者,若条件许可,应立即行紧急内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 5.经药物、内镜治疗、放射介入治疗等治疗措施仍不能有效止血者,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6.在出血停止后,应继续使用抗溃疡药物,直至溃疡愈合。推荐使用PPI,疗程为4-6周。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 第95卷第20期1555-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