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师用教学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794543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师用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师用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师用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师用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师用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师用教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为你打开一扇门主备:盛未(七年级) 课型:新授 审核人: 审批人: 教学案部分教学活动思路【教学目标】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二、引导学生理解和领会有关文学的内涵以及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三、体会本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并且养成积累、运用新词汇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一、文学的内涵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二、品味本文优美丰富的语言。【教学方法】诵读点拨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 预习导学1朗读课文3遍2掌握生字词(注音或解释,并抄写3遍)诠释( ) 憧憬( ) 裨益( ) 广袤( )徘徊( )肃穆( ) 帷幕( ) 热泪沾襟( )诠释: 憧

2、憬: 裨益: 潜移默化: 危言耸听: 3我所了解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4作者为我们打开的是一扇什么样的门?为什么要打开这扇门?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呢?(用原文回答) 5质疑(我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第一课时1导入: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为你打开一扇门这篇课文,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赵丽宏将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准备导语。)2检查预习3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全文,要求:(1)读得流畅,准确;(2)每组推出一名代表朗读第四节,同学点评。(明确从字音、断句、感情等方面评价。)4思考标题“门”的含义; 5理清课文结构。 6研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 “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

3、”、“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各是什么意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7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8布置作业(1)认真熟读全文并思考课后练习。(2)挑选出曾深深打动你的文学作品,思考并写出打动你的理由,不少于250字。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文学的意义、作用。2、能够对文学产生兴趣。二、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三、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这篇课文,并学习了1-3小节,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2精读第四节,思考:你心中的文学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来谈) 第四段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文学的?请加以概括。 文学的殿堂处处充满瑰

4、丽的色彩,每一件文学珍品都闪耀着迷人的光环,请大家再读课文第四段,结合自己所读作品来谈谈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并找出不理解的语句。(学生精读课文,为精彩片段或句子做批注,然后在全班交流) 3如何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并举例说明。 4拓展延伸:从你以前读过的童话、寓言或看过的影视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角色,并做简要评价。说一说阅读本文后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话,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我想叩开文学之门,因为她能 5、教师小结: 文学的魅力无处不在,愿在座的每个同学都能深深地爱上文学,打开这扇神奇的大门,在文学的世界里尽情地遨游。 三、课堂检测1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打开这些门走进去

5、,浏览新鲜的事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事情。一个不想开门探寻的人,只能是一个精神上贫困衰弱的人,只能在门外无聊地徘徊。当别人为大自然和人世间奇妙的景象醉迷时,他却在沉睡。 ( ) 在这些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这两个字:文学。( )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话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缩影 (2)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

6、个你不了解的世界。前一个“世界”指 后一个“世界”指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1) 文学,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 知识, 修养, 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增长、丰富、亲近,提高)(2)不管是 的,还是 的,不管是 ,还是 的,你都能有声有色的展现。(深沉肃穆、精微细致、缤纷热烈、壮阔雄奇)(3)仿照第(2)句写一个长句:不管是 ,还是 ,不管是 ,还是 ,都 。4语段分析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

7、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就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里的“高智商”是指 “野蛮”在这里是指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指 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这”具体指 明确表明了作者激励青少年读者走近文学大门不是最终目的,其真意在于: 。.这段文字中反复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文中划线句中加点的三个词语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 四、课后作业1完成补充习题问题探究部分2完成自主检测18-22题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