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1--元素、元素概念发展.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794299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背景资料1--元素、元素概念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背景资料1--元素、元素概念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背景资料1--元素、元素概念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背景资料1--元素、元素概念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景资料1--元素、元素概念发展.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素 古希腊人认为宇宙万物由水、火、土、气组成,称为四元素说,火元素、气元素两种轻元素会向上飘,土元素、水元素两种重元素会向下沉,四种元素按一定的比例组成各种物体。在古中国,也有相似的观点,我们的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称为五行说。当然,在今天这些都是错误的定义了。定义: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在这里,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到目前为止,人们在自然中发现的元素有90余种,人工合成的元素有20余种。元素(element)又称化学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只由几种有共同特点的原子原子

2、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变得更为简单,并且单独地或组合地构成一切物质。一些常见元素的例子有氢,氮和碳。到2007年为止,总共有118种元素被发现,其中94种是存在于地球上。拥有原子序数大于82(即铋及之后的元素)都是不稳定,并会进行放射衰变。 第43和第61种元素(即锝和钷)没有稳定的同位素,会进行衰变。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数高达94,没有稳定原子核的元素都一样能在自然中找到,这就是铀和钍的自然衰变。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其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中文命名元素以部首来表示常温(298K)时之物态:“钅”为固体金属。例:铜、铑“石”为类金

3、属。例:硅、碳“气”为气体。例:氧、氟“氵”和“水”为液体。例:汞、溴除了从古代中国就发现而且常用的元素(金、银、铜、铁、铂、锡、硫、碳、硼、汞、铅),元素的名称是十九、二十世纪创造的,组成由个部首和表示读音的部分。读音部分几乎全部是大约根据欧洲和北美洲现代或中古化学家或地方的名称Er(Erbium)钅耳铒Nd(Neodymium)钅女钕Eu(Europium)钅有铕Ka(Kalium)钅甲钾Na(Natrium)钅内钠Sb(Stibium)钅弟锑(用第一音节的一部分)I(Iodine)石典碘(用最后音节)Ar(Argon)气亚氩(用第一音节的一部分)少数部分元素中文名字是描述特色:溴:味道臭

4、氯:颜色绿氢:重量轻氮:“淡”取冲淡空气之意磷:发磷光或磷火氧:“养”取支持生命之意和中文元素名字不一样的是欧文元素名字大部分是描述特色,其它:20个左右来源于地名(全部欧美):Germanium(锗):德国。Yttrium(钇)、Terbium(铽)、Ytterbium(镱):这三者都瑞典小镇伊特比。10个左右来源于人或神名,例:Curium (锔):居里夫人。Promethium(钷):普罗米修斯,古希腊神话中偷火被处罚的神。元素周期表制成人:门捷列夫元素概念的发展 人类生活在变化万千的物质世界之中,在与之打交道的过程中,认识物质世界并变革物质世界。古代实用化学的诞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和变

5、革物质世界提供了实践基础,同时也牵动着人们经常围绕有关物质构成的问题进行思考:物质间既能发生相互转化,就足以说明,不同物质有着相同的本原。那么,这个相同的本原究竟是什么呢?这些物质的本原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构成万物的呢?我国古代的唯物论者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是“气”,还有人提出是金、木、水、火、土等五行;古埃及的思想家则认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是“水”;印度古代的哲学家则主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始基”构成;而古希腊则有人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有人认为“火”是万物之源,也有人提出水、火、土、气的四元素说。总之,古代各民族中,这些关于自然界组成的提法虽未尽相同,但都坚持了从世界本身来

6、说明世界,它和用所谓“神”、“上帝”和“精神”等超自然的东西来解释世界是根本不同的,应该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到17世纪中叶,波义耳(Boyle)才把元素这个概念介绍到化学里来,用以表示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解的单质(在长时期里,大多数化学家不区分元素和单质这两个概念现今西方有些国家如美国把element一词既用于指“化学元素”,也用于指“单质”)。直到19世纪60年代,原子、分子概念得到进一步明确以后,单质和元素这两个概念才跟分子和原子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把具有一定化学性质的同种原子叫做元素,游离存在的元素组成单质。到20世纪初期,对原子内部结构有了一定的研究,又在原子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把元素定

7、义为: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 科学实验证明,有很多元素的原子核内所含质子数是相同的,但中子数却不相同。这种核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取其在周期表中占同一位置的意思)。12C、13C是碳的同位素,1H、2H、3H是氢的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类原子,它们的原子质量彼此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决定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不是原子质量而是核外电子数量和排布。至此,人们对元素的概念有了本质的认识。元素是以核电荷数为标准而对原子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原子的核电荷数决定着元素的种类。 资料出处:http:/baike。baidu。com/view/19993。htmhttp:/www。i3721。com/cz/tbjak/jnj/xjcc3hx/200605/32270。ht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