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季《护理学基础》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788459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秋季《护理学基础》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年秋季《护理学基础》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年秋季《护理学基础》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5年秋季《护理学基础》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秋季《护理学基础》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秋季《护理学基础》教学计划.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秋季护理学基础教学计划 -马茹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护理专业培养目标设定在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面向市场、面向岗位,培养 “实用型”护理人才,实现学校培养与岗位需求“零距离”的目标,满足现代化医院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护理技能型人才需求。本课程是护理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才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为今后的临床实践作好准备。一、课程目标1、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团队合作精神,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养成正确的护理行为意识。3、将护理的基本知识与技术运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及各项护理操作中。4、培养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能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熟练运用各种护理技能;5、适应由实训室、模拟病房到医院临床和社区服务的转变;由模拟人到临床实施护理措施的转变。二、知识顺序及对应的学时理论 58学时(生命体征观察与护理 16学时;饮食护理 4学时;给药、输液输血护理 20学时;排泄护理 4学时;冷与热的应用4学时;病情观察抢救护理4学时;临终关怀2学时;护理文件书写 4学时)实验课80学时(各种铺床及换单法10学时;无菌、隔离技术 10学时;患者清洁卫生护理 8学

3、时;生命体征测量与记录4学时;鼻饲2学时;导尿术、灌肠10学时;各种给药方法14学时;静脉输液与输血6学时;冷与热的应用2学时;各种抢救技术10学时;护理文件的记录4学时;尸体料理2学时)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课程重点:课程重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给药方法、病情观察和抢救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护患沟通技巧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2难点:无菌观念的形成;各种注射给药的方法(肌肉注射的定位,静脉输液穿刺技术、准确配置过敏试验液);病情观察;各种护理技能的综合运用。3.解决办法: 针对课程重点,课程中安排了充分的学时,使学生学习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后,及时进行练习、考核。并将临床护理的新知识、新

4、技术不断扩充到课程中。将素质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学生进入医院临床、社区实习,运用沟通交流技巧和所学知识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针对课程难点,采取如下措施无菌观念的形成:复习微生物相关知识,让学生进行显微镜下观察或作微生物培养实验,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无菌观念的重要性;利用课堂教学及多媒体课件和教师操作演示让学生懂得无菌技术的意义和操作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场所和时间进行无菌技术的操作练习,通过考核评价学生无菌观念形成的程度,达标后进入临床护理实践。各种注射给药的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用图片展示和录像,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利用各种注射模型,反复练习;同学之间互作角色扮演练习;下医

5、院进行注射见习;基本达标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真人注射操作。病情观察:首先学会观察同学的行为、情绪变化;运用高级护理模拟人的病例库软件,强化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应变能力;到临床、社区结合实际进一步掌握病情观察的内容。各种护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针对不同的患者综合运用各种护理技能是本课程的最终目标,为实现本目标,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中必须贯穿整体护理的思想,在技能操作练习中强调护生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以培养学生根据不同人群、不同需要灵活运用护理技术,实施整体化护理的能力;利用高级护理人模型进行综合护理技能练习。四、实践(验)课教学内容1、课程设计的思想以及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传统的实践过多依

6、附于理论教学状态,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素质能力培养的结合,把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贯穿于实训实习全过程。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减少单项操作技能训练,增加综合技能训练,设计临床常见病例,让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操作演示时,注意情景模拟尽量逼真,选择模拟病人时尽可能用真人实做代替用模型模拟操作,增加操作的真实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强化了

7、学生对操作的感性记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以能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培养目标,我们利用华夏护理实践基地的有利条件,购置了国际先进的护理训练模型,提供数百种病例供学生练习,达到了提高学生应变处理能力的目的。遵循“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我们编写了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大纲,常用护理技能操作流程和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出版了实验指导教材,使实践教学有章可循,技能练习程序化、技能考核规范化。使学习目标能较好地完成。2、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护理学基础的内容进展虽然不是太快,但由于医院的医疗用品不断更新,护理基本技能操作的程序也在不断变化,针对临床实际,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随时增加医院

8、新的进展内容,剔除陈旧的已不用的内容,使护理技能教学始终走在临床的前面,与临床实际接轨。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上,考虑到护理学基础以基本护理技能为主要内容的特点,针对大专层次的学生,理论教学提炼精讲,让学生懂得是什么;技能教学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进行教学,规范主要护理技能操作流程,不但要使学生懂得是什么,怎么做,还必须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怎么学?怎么变(应变)?便于学生掌握护理技能,有利于教师总结提炼。 校内实训:教师示教播放教学录像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示范教师总结课后实训技能考核 根据实训项目不同,采用单项技能练习、角色扮演,模拟情境,综合训练等方式进行。3、考核内容与方法分必考、抽考与综

9、合考核必考内容:铺床,生命体征的测量、无菌技术、穿脱隔离衣,大量不保留灌肠,女病人导尿,各种注射,静脉输液,吸氧,吸痰。必考方法:在上述技能技能(逐项)练习达到一定程度后,由教师为每位学生进行技能考核。抽考项目:压疮护理,冷与热的应用、患者清洁护理、鼻饲法、灌肠法。在练习一定的时间后对上述项目抽考一项。成绩评定:上述项目的平均成绩则为学生的技能成绩4、创新与特点一、课程教学内容与护士执业考试接轨,紧扣护理、助产专业岗位群“必需、够用”的知识与能力要求,精练护理理论内容,突出护理技能教学,实现课程教学与临床实际“零距离”的目标。二、依据现代护理模式的变化,护理技能教学用情境模拟的方式进行,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三、技能实践教学管理实施模块教学管理模式,形成了本门课程独具特色的教学、实践、考核体系,以突出综合技能考核为特征。四、借助网络、多媒体及情景教学等形式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感性认识 马茹 2015-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