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作业.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786288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假期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十一假期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十一假期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十一假期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十一假期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一假期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假期作业.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化学十一假期作业一1.过滤时不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A.烧杯 B.玻璃棒 C.漏斗 D.试管2. 提纯含有少量Ba(NO3)2杂质的KNO3溶液,可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加入过量K2SO4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加入过量K2CO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补加适量硝酸3.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干布擦,后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酒精在

2、实验台上燃烧时,用水扑灭火焰。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g氢气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 0.5moL/L、2L的AlCl3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数为NAC.32g氧气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A D.1moL/L、500mL的H2SO4溶液中 SO42的数目为0. 5 NA5. 两份质量相同的CH4和NH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分子个数比为17:16 B.原子个数比为17:16 C.氢原子个数比为17:12 D.氢原子质量比为 17:126. 下列各溶液中,Na+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3、 ( )A.4L0.5mol/LNaCl溶液 B.1L0.3mol/LNa2SO4溶液C.5L0.4mol/LNaOH D.2L0.15mol/LNa3PO47. 用已准确称量的氯化钠固体配制0.1mol/L的氯化钠溶液500mL,需要用到的仪器是烧瓶 烧杯 1000mL的容量瓶 500mL的容量瓶 胶头滴管 玻璃棒 ( ) A. B. C. D. 8. 用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氮气的摩尔质量等于NA个N2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B.1mol氯气的质量等于NA个氯原子的质量C. NA个氮气分子与NA个一氧化碳分子的质量比是1:1D.常温常压下,NA个氢

4、分子的质量为2g9(2011徐州师大附中检测)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B25,1.01105 Pa,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C在常温常压下,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A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A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2.4 L 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B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水的质量约为18 gC22 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D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11(1)0.

5、5 mol SO3中含有 个SO3分子, 个氧原子, g SO3(2)1.2041024个CH4中含有 mol CH4, molH, mol质子, mol电子,标准状况下 L CH4(3)标准状况下33.6 L N2中含有 个N2分子, g N212(1)下列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 。A标准状况下33.6 L H2 B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的H2C20 时45 g H2O D常温下,16 g O2与14 g N2的混合气体E含原子总数约为1.2041024的NH3 (2)现有m 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1)该

6、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mol。 (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个。(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L。(4)该气体溶于1 L水中(不考虑反应),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5)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 L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 13. V mL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a g,取V mL溶液稀释到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 S0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4.将153.5g由氯化钠和氯化镁混合而成的盐溶解于水配成1L溶液,测得溶液中Cl的浓度为3mol/L,则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51 L K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含Mg2 4.8 g,SO的物质的量浓

7、度为2 mol/L,则MgSO4和K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_、_.16在标准状况下,将a L HCl气体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7、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填空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应量取盐酸体积/mL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来源:Z*xx*k.Com(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_;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

8、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来源:学.科.网(3)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 ,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_ _;(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没有进行A操作 ;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5)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盐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

9、无影响填写)A. 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 B. 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C. 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 D. 定容时仰视溶液的液凹面 18将密度为1.84 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 0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密度为1.20 g/cm3的稀硫酸。求:(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2)所需水的体积。高一化学十一假期作业二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冷水中可以形成胶体B.纳米材料的纳米粒子的尺寸和胶体粒子大致相当C.胶体具有介稳性D.胶体与溶液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别2.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10、( )A. 有没有丁达尔效应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C.是否能通过滤纸或半透膜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3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 ( )A原子数 B分子数 C体积 D物质的量4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32g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C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D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B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

11、氢原子数为2NAC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NAD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6用可溶性钡盐检验SO42-离子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 )A形成较多的白色沉淀 B形成的沉淀纯度更高C排除SO42-以外的其它阴离子及Ag+的干扰D排除Ba2+以外的其它阳离子的干扰7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O3 BCH4 CCO DN28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90.5L 1m

12、ol/L FeCl3溶液与0.2L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 ( )A5 : 2 B3 : 1 C15 : 2 D1 : 310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4时2.7mL 水B2.24L一氧化碳(标准状况下)C6.021022个氯化氢分子D4.9g 磷酸11.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100ml 1mol/L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是( )A300ml 1mol/LNaCl溶液 B50ml 1.5mol/LMgCl2溶液C150ml 3mol/LKCl溶液 D150ml 2mol/LAlCl3溶液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 mol O2的质量为32 g/mol BSO42-的摩尔质量是96 g/molC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水分子的质量等于水的相对分子质量D标准状况下,水的摩尔体积22.4 L/mol13下列物质中,电解质是 ( )ACu丝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