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的传球是基础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78546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确的传球是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确的传球是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确的传球是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确的传球是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确的传球是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确的传球是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确的传球是基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确的传球是基础在青少年各年龄组的冬季训练中均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彼得谢巴拉(Peter Hyballa)在本篇文章中就精确的(短)传球是场上各种配合的基础作专题介绍。文中所介绍的一些改进传球技术的练习及其组织形式不仅适用于冬季训练,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季节的训练。精确传球的意义:尽管在青少年B年龄组(15-16岁)和A年龄组(17-18岁)的训练中应该逐步增加战术练习和战术配合形式的训练内容,但是,技术仍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训练目标。技术不仅可以保持已经达到的竞技水平并不断地完善之,而且可以弥补一些不足和缺陷。行动的失败或者效果不理想并不都是由于个人、小组和整队战术配合的实施和实施质量所

2、造成的。我们大家常常会因为进攻球员一些不该犯的低级错误而生气,他们的错误直接导致对方的快速反击,或者,会因为防守球员轻率的差错而生气,他们在没有对方球员逼抢的情况下将球送到进攻球员的脚下。精确对准目标且符合当时场上形势的传球是每一次配合行动的基础。但这并不仅意味着只练习正面向前的传球形式,而且也应该练习带冲刺或者转身和向各种不同传球方向的传球。当然还包括来自队友的各种相应的支援,例如,队友的起动动作;从对手的防守下摆脱出来;形成2过1的局面等,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配合和支持。必要的技术:不同竞技水平的B年龄组和A年龄组的足球运动员,按理讲他们都已经掌握了各种形式的传球基本技术了,例如脚内侧和脚外

3、侧的传球以及内脚背和正脚背传球等等。在不太平整的场地上,还需要教练员在练习时给予专门的手势或声音提示,告诉球员们在什么样的形势下应该注意采用什么样的动作。在较硬的和不太平整的场地上,“上身超过球”的要求是很重要的,亦即适合于传低平球,在接停球和盘带球时也有重要意义。另外,在较低的场地上,更适合于传高空球。在这里的标志性话是“在球下行动”。传球分类表:技术:脚内侧内脚背正脚背外脚背脚外侧方向:向前传球向后传球(回传球)横向传球斜线传球接触面:侧面(旋转球)正面(直线球)距离:短传球长传球执行过程:低平传球半高传球高空传球足球中的传球如同网球中的正手球:在很多运动项目中,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动作或

4、者技术却也是最难、最不熟悉的,因为很多运动员,包括一些教练员往往不重视这些,因此也不能持之以恒的不断练习。每个球员不管怎么样都能把球传出去,而球往往也大都能到达同伴的身边。尽管如此,传球练习仍然必须是经常性的训练内容。正如网球运动员必须用很多的训练时间来练习简单的正击球。如果谁到职业足球俱乐部去看过一次他们的训练课的话,那么他就知道,即使是那些大牌球星也一再重复练习传球技术。符合实战需要和左右脚都训练在低级和中级竞技水平的足球队中,仍然经常采用所谓的“胡同”式传球练习,即2名球员面对面站立,相互把球传给对方。采用这种训练形式也可以较好地看到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同时可以及时进行纠正。但是,这

5、种训练形式和实战要求有差异,而且不能激励球员的训练热情。首先,我们应该考虑到有各种不同的传球方式,在运用不同的战术打法时,情况会有差异。还有,队友的位置,对方球员的位置,球的位置以及相互间的距离等等,我们必须根据上述各种条件情况来选用最合适的传球方式(详见传球分类表)。我们知道向前传球、横向传球、向后传球(回传球)或者斜线传球;我们知道短传球和长传球;我们知道低平传球、半高传球和高空传球;我们知道直线传球以及带旋转的传球;我们也知道2过1传球以及在时间紧迫和对手拼抢时的传球。上述的大多数传球方式不仅不能犹豫,要坚决有力,而且首先要传得精确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战术配合继续进行下去。我们经常讲到符

6、合实战要求的训练,那么,我们在传球练习时,也应该尽可能地按照这种要求进行。因而,上面提到的“胡同式”传球练习只能作为球员的“家庭作业”去完成或者作为热身活动的内容。根据上面所讲的,我们应该将大部分的传球练习还要加上其他一些相关的内容和侧重点,例如为同伴供球,无球跑动,形成2过1局面,跑空档和得用空档,跟进,交换位置等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加上其他一些任务使得球员们必须分别用左右脚进行传球练习。同样的,还可以进行一些变化,例如限制接触球的次数,或者增加一些附加条件例如,第一次触球就必须改变球的方向,第二次触球再继续盘带。下面一些练习主要是一些包括接停球和盘带球的短传球的基本技术形式;包括一脚传球和

7、交换位置的基本技术形式;有对方球员时和时间紧迫时的传球组合的基本技术形式以及传球套路的技术形式等等。传球练习和练习形式:1正方形传球(见图1)组织形式和过程:各3或4名球员站在12米12米的正方形场地的A、B、C和D尖顶塑料筒的后面。A和B位置的各第1名球员持球。他们用低平传球将球传给在另一边的C和D的第1名球员。他们跑到斜对面的位置上。C和D位的球员接停球,再将球直线传回,同时斜线跑到斜对面的位置,。图1变化:直接一脚传球。按照练习前规定的技术传球。教练员提示:上身超过球,以便传出有力而低平的传球。2在一个开放的正方形场地上进行横传球和斜线传球(见图2)图2组织形式和过程:A、B、C和D4名

8、球员分别站在一个开放的,未标明的正方形四角线上。他们可以调整相互之间的距离。A将球直线传给B,B将球传回。A将球斜传给C,C将球平传给B,B再将球斜传给D,D将球再平传给C。C再将球斜传给A,A接着将球平传给D。教练员提示:为了快速而直接进行传球并且能够及时归位,要求“上身超过球”。(译注:要求传低平球)。在平传球时应将脚稍移向球的上部,这样使传出的球在地面上滚动。尽量使球不旋转或少旋转,以便使传球练习能更顺畅地进行下去。3在三角形中的短传和长传球(见图3)图3组织形式和过程:用尖顶塑料筒标出一个边长各为25米的三角形场地。在三角形中间再放置1只尖顶塑料筒。球员B、C和D无球分别站在三角形的角

9、上,球员A持球和球员E站在场地中间的尖顶塑料筒边。A将球短传给B并且跟着球跑动。B接着将球传给C并且也跟着传球方向跑动。C和E做一次反弹球,然后C将球长传给D,同时跟着他的传球跑动。D将球短传给E,而且也跟着传球跑动。E接球后盘带转身再传给A,如此继续下去。教练员提示:面向球的方向转动。要做出快速起动动作。4在三角形中的短传和长传(见图4)组织形式和过程:组织形式和设置以及球员站位同上。A和B做一次反弹球传球后,带球转身并将球传给C,并且跑到B位。C将球传给迎面跑来的B并自行向侧面跑动。B将球传给正在跑动中的C,C接球后用高空球将球传给D。D将球传给站在场地中间的E,接下去依次类推。所有球员顺

10、序调换位置。图4教练员提示:面向球的方向转动。要做出快速起动动作。每次传球时要大声提醒同伴。54个门并设中立传球员的3对3对抗练习(见图5)组织形式:以足球场中线为中心划出4030米大小的场地,设2个大足球门(带守门员),同时与球门相对再各设2个小足球门。组成各有6名球员的球队,外加2名中立球员。每支球队要守住2个半场内的1大1小2个球门。2支球队都一分为2,在2个半场内都是3对3。2名中立球员分别站在场地中线的外侧。比赛从持球队持球的半场开始进行。持球队设法通过与中立球中的传球配合将球射入开始比赛的半场的大门或者是另外半场的小门。图5提示:要求传球干脆快速。鼓励大家快速、有力和果断的射门,特

11、别是射小门。6设中立传球员的持球练习(见图6)组织形式和过程:在2020米的场地上4对4对抗。在场地的4个边线上各有1名中立的传球员。不限触球次数,自由进行持球练习。中立传球员必须一脚传球。他们允许向别的中立传球员传1次球,这名中立传球员则必须将球传回场地中间的持球队球员。在经过8次传球后,仍能继续持球,而且对方球员未能触到球,则判持球队得1分。对抗练习时间最多为3分钟,之后休息2分钟,胜队成员队与中立传球员交换位置再进行下场对抗练习。图6教练员提示:中立传球员应该根据场上情况随时作好起动准备,以便接应传来的球。精确的将球传到同伴的脚下或者传到跑动中的同伴身边。场上的持球球员在将球传出后马上就

12、作好接应的准备,即接-传-跑。变化:在场地中间划一条中线,将场地分成A和B两个半场。在A半场内接到传球后必须至少触球2次,即接传球并盘带;而在B半场内则必须1脚传球,即只触球1次。74加4对4穿越走廊(见图7)练习描述:场地需稍大一些,约3025米。在场地中间划出一条2米宽的走廊,由4名球员进行防守,防止传球穿越走廊。在场地两侧的A半场和B半场各有4名球员。A队在A半场内持球,他们之间用1脚直接传球或触球2次传球。在A队进行4次传球后,站在走廊中的4名防守球员可以离开走廊到A半场中设法抢断球。A队则设法继续持球并抓住机会把球传到B半场去。图7走廊中的4名防守球员可以根据场上情况随时调整站住。例如他们可以用3名球员主动出击到A半场而留1名球员在走廊中,或者,他们也可以出击到B半场去,以便拦截从A半场长传到B半场的传球。走廊中的防守球员在成功抢断和拦截到5次球后,几个球队交换任务再进行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