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2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776703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自然的语言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自然的语言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自然的语言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的语言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抽查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H、学习第 4至第,12自然段。 教学形式:3至4个学生组成个学习小组,根据老师提出的思考题自学课文内 容,然后集中讨论,交流学习体会。再从若干组中选派若干名同学作代表上讲台讲课, 听后互相评议,教师适时点拨,最后归纳小结。 自学思考题:(出示小黑板) 1用自己的话概括第4、5、7、B、9、10、11、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文中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哪些例子?各用来说明什么问题? 3第7、8、9、10段分别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是按 什么顺序排列的?能否打乱顺序?为什么?

2、4研究物候学有何意义? 学生自学15分钟,讨论、交流10分钟,派代表讲课15分钟,教师归纳小结5分 钟。 (一)概括段意 第4段:介绍物候观测的手段和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5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第7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的差异。 第8段: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第9段: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第10段:物候现象来临的第四个因素是古今的差异。 第11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第12段:加强物候观测,促进农业生产。 (二)体会本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1北京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

3、槐 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第5段) 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更有说服力。 2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 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第7段) 举例说明纬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 3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盛开都比北京要迟 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第8段) 举两例说明经度的差异是怎样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 4山地秋冬两季,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 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第

4、9段) 举例说明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5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几天。(第10段) 举例说明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举例子是常用的说明方法,它往往能深入浅出,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通 俗易懂,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解说得很清楚。 (三)说明的顺序。 第7段至第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由主到次,由空间到时 间的顺序来说明的,顺序不能打乱,因为这是按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说明事理的,否 则就会不合逻辑、事理。 (四)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有四点: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 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三、教师归纳小结。 这堂课采用这样的形式,意在调动大家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会学” 的目的。从效果来看,大家都动了脑、动了笔、动了口,并且大家互帮互学,想必是有 很大收获的。希望大家像这堂课一样主动地学习,学会求知。 四、布置作业 。 课后作一次社会调查,通过调查,你发现还有哪些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试举例说明。(农谚也行,但要做适当的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