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中试卷讲评课精品教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774630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中试卷讲评课精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中试卷讲评课精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中试卷讲评课精品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中试卷讲评课精品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中试卷讲评课精品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中试卷讲评课精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中试卷讲评课精品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中试卷讲评课精品教案期中考试试卷讲评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习的自信;培养正确的考试观;培养他们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挫折面前不气馁的良好心理品质。2、能力目标: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注重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3、知识目标:了解自己本次考试及前段学习中存在的知识性问题;及时解疑纠错;系统掌握知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回顾落实与解题反思教学难点:注重解题方法的掌握和对课本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三、教学方法: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为主;组织小组讨论学习。

2、四、教学准备:认真分析试卷的特点及学生的解题情况;尤其是学生在此次考试中暴露出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对教师讲评的需求;为教学活动做好准备。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励导入同学们;期中考试已经结束;这次期中考试是对我们前段时间学习情况的一个总结。俗话说“有反思才有提高”;当我们重新回顾反思这份试卷;相信在大家的共同探讨交流中;我们会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共同进步和提高。环节二:考情分析;明确目标(一)、试卷分析:从整张试卷和同学们取得的成绩来看;本次考试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查面较广;题型灵活;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教材特点。试题内容涉及八年级下册教材第五、六单元中的知识;既检验同学们对教材基

3、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二)、考试情况整体分析(1)平均分:86.36分;(2)班级之间成绩较均衡,差距1-3分左右。(3)优点:书写较工整、条理清晰、答题规范、要点明确。(4)不足:个别同学态度不认真、学科术语不规范;答题内容空洞;脱离教材;无基本要点。环节三:试卷详析;查因纠错(一)选择题评析查因纠错;讲解点拨(大屏幕显示)小组探究活动一:(3分钟)1、交流统计本组考试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自主纠正;2、归纳出错的原因3、提炼出选择题的一般答题思路或经验4、多媒体展示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坚持“一个原则”;做到“三个审查”、“三个排除”一个原则: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4、原则(针对性的回答)三个审查: 一是审题干;抓题干的关键词或中心词语;明确题干的规定性;二是审选项;对所有选项逐一分析;比较;三是审题干与选项的关系;看两者是否相符三个排除:一是排除观点本身错误的选项;二是排除观点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的选项:三是排除观点本身正确;与题干也有关系;但不符合题干规定性的选项5、注意检查;检查时应注意题干和选项都要看;避免只检查选项的情况;减少错误的发生。(二)、非选择题评析:师:非选择题都是通过一个或几个材料设置几个问题;所以可以通称为材料分析题。非选择题又可根据试题的具体特征分为不同类型;如:理解说明题、辨析题、漫画题、实践题;启示题、图表说明题等。1、小组交流

5、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自主纠正;2、找出出错的原因3、介绍自己做这类题目的经验、办法4、多媒体展示完成非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一审 读题审意;先读问题;了解该题所提出的要求和规范;带着问题读材料;明确答题的方向和范围;找准与课本知识的切入点;以便有目的、有重点的去分析。二析 剖析材料;根据问题分析材料。第一、看清材料的内容;读懂材料的直观意思。洞察材料要揭示的主题。第二:透过直观材料;挖掘材料蕴含的深刻道理;找出几问之间的联系。三联 联系教材;结合材料进行全面分析;看看材料的意思与教材中的哪些观点、原理相吻合;找准切合点。环节四:典例评析;方法点拨一、选择题【错误原因】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如第15题

6、。 2、教材知识理解不到位;审题不清:如第3题。 【方法点拨】课件展示选择题解题常用方法:排除法、选优法、比较分析法【典题评析】第12题:2013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其主题是:“水和生物多样性”。对此认识正确的是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保护地球家园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A. B. C D. 【解析】本题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背景;考查学生对环保问题的理解。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地球家园与保护人类自己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故正确答案为A。此

7、题重在考察学生对以上这几个观点的认识;并提高学生保护生物的意识。二、非选择题(一)价值判断【错误原因】1、不仔细审题;忽视题中所提供的情境;凭直觉判断。2、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运用能力不到位;答题要点不符合题意;缺乏要点3、缺少答题技巧;只写原理;不会扣题分析。【方法点拨】一辨:结合题目提供的情境;对题中观点进行辨别;判断对错。二析:联系教材中学过的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如果观点正确;则分析正确的原因;如果观点错误;则分析错误的原因;如果题中观点包含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意思;则逐层判断逐层分析。三结: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正确观点;指出正确做法;或揭示错误的实质;进行扣题分析。【典题评析】第

8、17题(1):为培养亲社会行为;小航要和同学一起去进行社会调查;可爸爸却非常担心地对小航说:“孩子;社会生活复杂;你们还是少接触社会的好。”小航爸爸的观点对吗?判断:( )理由:【解析】本题重在考察学生对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要辩证的看问题;知道社会既有光明面;也有阴暗面。面对这种情况中学生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的有机结合;解题时;既要对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加以阐述;又要在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法指导;还要注意紧扣题意加以总结。【参考答案】判断:(错误)理由:(1)中学生只有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亲身实践;才能学到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9、;所以中学生应积极参与社会生活。(2)当然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光明面;也有阴暗面。所以中学生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克服盲目从众心理;自觉抵制消极影响。(二)情境分析【错误原因】1、对课本知识掌握不扎实。2、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方法点拨】一审:(审设问;明指向;审材料;析题意。)二联:(联教材;寻依据;联生活;切实际。)三解:(层次化;要点化;序号化;规范化。)【典题评析】第19题:现年92岁的刘盛兰是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的一位孤寡老人;靠拾荒度日;18年未添新衣未尝肉味;未添新衣;每年生活支出仅仅千余元。可正是这么“吝啬”的倔老头;却用拾荒和省吃俭用的10多万元资助

10、了全国100多名贫困生! 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2014年2月10日获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奖。(1) 刘盛兰老人的坚持和付出;为什么会感动中国?(2) 你打算怎样向刘盛兰老人学习?【解析】本题紧密联系社会热点话题;考查学生热爱集体;关心社会;以及养成亲社会的行为的情感和认识。培养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和以实际行动服务奉献社会的行为。题目就有综合性;应考虑从第五单元所涉及的多个知识点回答。【参考答案】(1)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助人为乐的品质 服务、奉献社会的精神是亲社会的行为等。(2)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方法:从小事做起;

11、参与社会生活; 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服务、奉献社会。材料题解题方法:第一:认真阅读设问和材料;找出关键词或句子;第二:添加必要的疑问词;弄清到底要问你什么?第三:联系课本;找出试题材料和设问与课本知识的连接点;第四: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解决问题。第五:组织答案;切记要:层次分明;要点清楚;一目了然;第六:多用政治术语;书写工整;书面整洁第七答题紧扣中心走;活动方案要合理;第八:做到事理结合;理论观点联系实际材料;摆事实讲道理。联系个人实际;表明自己的态度行为环节五:积累收获;寄语未来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掌握的解题方法有_ 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_教师:在我

12、们的共同探讨中;同学们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希望大家通过本次试卷讲评;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查缺补漏。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做到温故而知新;让自己的成绩和综合能力更上一层楼。六、课后作业写出对这张试卷的反思;做百分卷;总结好经验;吸取教训;做到“吃一堑;长一智。”七、教后反思依据对试卷所覆盖的知识点、考查的能力、试题难易度、命题意图及答题情况的全面分析。整节课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纠错、合作交流、互助提升、分享成功;较好地落实了生本教育理念;同时;通过激励导入、引导纠错、典例评析、方法点拨等活动;充当了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引导者、促进者、参谋者。教学理念科学、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活动充分;教学效果也较为显著。只是时间的安排上较为紧张;今后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完善。20190516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