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筑师辅导之建筑结构抗震(1).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76485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建筑师辅导之建筑结构抗震(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级建筑师辅导之建筑结构抗震(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级建筑师辅导之建筑结构抗震(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级建筑师辅导之建筑结构抗震(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级建筑师辅导之建筑结构抗震(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级建筑师辅导之建筑结构抗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建筑师辅导之建筑结构抗震(1).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二级建筑师辅导之建筑结构抗震(1)1 .地震由于地下岩层构造状态突然裂开、或由于局部岩层塌落、火山喷发、核爆炸等缘由产生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传到地面引起地面颠簸和摇摆,这种地面运动就叫做地震。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所指的地震是由于岩层构造状态突然发生裂开引起的地震。2 .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级。用符号“m”表示,一般称为里氏震级。( 1 ) m =24 的地震为有感地震。( 2 ) m 5 的地震,对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3 ) m 7 的地震,称为剧烈地震或大地震。3 .地震烈度指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患病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4 .多遇地震烈度设计基准期 50 年内,超越概率为

2、 6 3 . 2 %的地震烈度。5 .根本烈度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标明的地震烈度。 1990年公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标明的根本烈度为 50 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超越概率为 10 %的地震烈度。6 .罕遇地震烈度设计基准期 50 年内,超越概率为 2 %一 3 %的地震烈度。7 .抗震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状况可采纳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标明的根本烈度。8 .地震作用地震作用是地震惊影响构造后,构造产生的动态反响(如速度,加速度,变形)。地震作用不是直接的外力作用,而是构造的地震时的动力反响,是一种间接作用。地震作用的大小与地震惊的性质和工程

3、构造的周期、阻尼等动力特性有关;地震作用分为水平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作用和扭转地震作用。9 .超越概率肯定地区范围和时间范围内,发生的地震烈度超过给定地震烈度的概率。10 .抗震设防标准衡量抗震设防要求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和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11 .设计地震惊参数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加速度(速度、位移)时程曲线,加速度反响谱和峰值加速度。12 .设计根本地震加速度50 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 10 %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13 .抗震概念设计依据地震灾难和工程阅历等所形成的根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展建筑和构造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14 .抗震措施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

4、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15 .抗震构造措施依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要计算而构造和非构造各局部必需实行的各种细部要求。16 .设计特征周期抗震设计用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反响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段起始点对应的周期值。17 .场地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像的反响谱特征。其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或不小于1.0km2的平面面积。二、建筑抗及设防分类与设防目标(一)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物依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 4 类。1 .特别设防类(甲类建筑)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破坏会导致严峻次生灾难、造成严峻经济损失或特殊重要的建筑。2 .重点设防类

5、(乙类建筑)地震震灾发生后必需维持正常使用或者救灾需要的建筑物、人员大量集中的公共建筑物及地震破坏会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和国民经济重大损失的建筑物。3 .标注设防类(丙类建筑)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4 .适度设防类(丁类建筑)次要建筑,一般指地震破坏或倒塌不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的建筑。如储存价值低的物品或人员活动少的单层仓库建筑。(二)抗震设防目标抗震设计要到达的目标是在不同频度和强度的地震发生时,要求建筑具有不同的反抗力量。对发生可能性较大的多遇地震,要求构造不受损坏;而对于发生可能性较小的罕遇地震,则允许构造有所损坏,但不倒塌。我国现行 建筑抗震设计标准 ( gb 5

6、0011-2022 ) (以下简称抗震标准)依据这些原则提出了“三个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第一水准:当患病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小震)作用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连续使用;其次水准:当患病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中震)作用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连续使用;第三水准:当患病到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大震)作用时,建筑不致倒塌或危及生命的严峻破坏。通常将其概括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在抗震设计时,为满意上述三水准的目标采纳两阶段设计法。第一阶段设计:按多遇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根本组合进展截面设计,以及验算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构造的弹性变形,这就是所谓的“抗震计算设计”。它使建筑物满意第一水准设防目标。第一阶段设计中还包括抗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它使建筑物满意其次水准的设计要求。其次阶段设计为弹塑性变形验算,对特别要求的建筑和地震时易倒塌的构造,除进展第一阶段设计外,还要对罕遇地震作用下构造的薄弱层进展弹塑性变形验算和实行相应的构造措施,使建筑物满意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上面提到的多遇地震 小震)、根本烈度地震(中震)、罕遇地震(大震)之间的关系大致为:小震比根本烈度低 1 . 55 度;大震比根本烈度高 1 度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