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成本法+损益表的计算方法.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759667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成本法+损益表的计算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会计成本法+损益表的计算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会计成本法+损益表的计算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会计成本法+损益表的计算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会计成本法+损益表的计算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成本法+损益表的计算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成本法+损益表的计算方法.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备考:一句口诀学通“成本法”注册会计师考试贵州学习网属于你的学习中心 投资这章的内容既是会计教材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历年考试中的一个重点。但是很多考友对本章的知识点感觉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很难理解和掌握,在此笔者对成本法的核算方法用一个简明易懂的口诀给朋友们理出一个简单的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成本法核算:首先为大家隆重推出一首投资损益确认的口诀:“当年分以前,直接冲成本;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 怎么理解呢?咱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看一下: a企业1996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c公司10%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实际投资成本为11 0000元。c公司于1996年5月2日

2、宣告分派1995年度的现金股利10 0000元,假设c公司1996年1月1日股东权益合计为120 0000元,其中股本为100 0000元,未分配利润为20 0000元,1996年实现净利润为40 0000元,1997年5月1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0 0000元。 “当年分以前,直接冲成本”:在我国由于当年的盈余一般在下年度发放利润或现金股利。因此,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者现金股利,是由投资前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利润分配来的,故一般作为冲减投资成本处理。所以96年5月2日宣告分派95年度股利,于是就要全部冲减投资成本。 “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若投资企业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有一部分来

3、自投资后被投资单位的盈余分配,则应作为投资企业投资年度的投资收益;在具体计算时,如能分清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情况的,应当分别按投资前和投资后计算冲减投资成本和应当确认投资收益的金额。所以如果此题假设96年5月分派的股利,还包括本年度的,那么就需要计算一下属于投资前的部分和属于投资后的部分,前者冲减投资成本,后者计入投资收益。当然了,这种情况下,出题者一般都会假定各月的利润平均分配。 “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 97年5月1日宣告分派股利,这时我们就可以比较两个值: 其一,是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在本例中为(10,00030,000)元; 其二

4、,是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在本例中为(40,000)元。然后判断: 前者=后者,将以前已冲减的投资成本转回,如本例。 前者后者,将(前者后者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冲减投资成本。 将(前者投资比例)计入应收股利 将两者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例如,将本例修改为97年5月分派现金股利改为45,0000元计算。 前者后者,则不用冲减成本,若以前已冲减,就将其转回,例如,将97年5月分派现金股利改为20,000元,那么,前者=10,00020,000=30,000元;后者=40,000元,前者后者,此时将已冲减成本的10,000元转回。 上述的理论说明不太好掌握,现在就把几种情况的会

5、计分录列出来,这样也就一目了然。仍然引用本例题,只将97年5月1日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进行改动: 分派值为30,000元,已分股利(10,00030,000)元 ,影响上年末净利润数40,000元 借:应收股利 30,000 长期股权投资 10,000 贷:投资收益 40,000 分派值45,000元,已分股利 (10,00045,000)元,影响上年末净利润数40,000元,差额15,000元 借:应收股利 45,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5,000(15,00010,000) 投资收益 40,000 分派值20,000元,已分股利(10,000+20,000)元,影响上年末净利润数40,0

6、00 元,差额5,000元 借:应收股利 20,000 长期股权投资 10,000 贷:投资收益 30,000 综上所述,成本法核算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a、“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反映的是该项投资的历史成本; b、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其初始投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c、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发生增减变动,投资企业一般不调整投资账面价值; d、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计入“投资收益”科目,但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增利润的部分,应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这样一来,我想大家应该很容易的就学通了成本法,而且也可以牢牢的记住。所以说

7、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把书本从厚变薄是个总结的过程,只要开动脑筋寻找适合自己实际的快乐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笔者认为学习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死记硬背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法。损益表的计算方法一、 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

8、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

9、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

10、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

11、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四、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

12、: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 一般无数据。 五、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

14、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 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